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
2012-08-15李浚侨
李浚侨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
李浚侨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根据CCID预计,到2011年年底,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本文通过对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势、劣势、市场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
服务外包;SWOT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上世纪末曾预言:10至15年内任何企业中仅作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根据CCID(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7.6%。到2011年年底,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业务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年底,全球离岸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85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比例约为17%。为尽快适应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新浪潮,提高承接服务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科技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调整机遇,全方位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努力提高服务价值。
二、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
(一)优势(S)
1.政府支持优势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新战略。继“十一五”期间推出“千百十工程”后,2009年1月和2010年4月,国家又陆续下发文件,确立了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出台了包括财税、金融、投融资、人才培养等30多项综合性政策,有利地促进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这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已经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聚集地,在企业数量、就业人员、合同执行金额等指标上都占全国的60%以上,其中合同执行金额超过了9成,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火车头并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2011年年初国家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政策的出台,为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政策保障。
为支持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及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商务部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由国家开发银行对基地城市建设和服务外包企业开展业务提供政策性贷款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在该合作意向书中承诺在5年合作期内,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外包项目,将提供不少于5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将向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包括信用管理,融资便利,海外投资保险和咨询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支持。
2.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外包服务企业主要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中高层次的人才,而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并且能够不断提供这种人才。据统计,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998年100万人增长为2011年的660万人。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中国大学每年向国内外企业提供30万科技专业毕业生。在人才供应成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主要瓶颈的情况下,拥有充足、可培养的初级人才资源将为中国承接服务外包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中国还具有较低的人才流失率。研究发现,中国人才流失率总体小于15%,而印度通常高于25%。
3.承接日、韩服务外包的文化优势和地缘优势
日、韩长期以来是中国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与日、韩两国在地理上临近,在文化上具有相似性,这些都帮助中国确立了承接日、韩两国服务外包的绝对领先地位,目前中国已经占据了世界第二大发包国日本的服务外包的绝大部分份额。北京、上海、深圳、大连和杭州等几个主要城市已形成了区域外包中心。其中,大连在开拓日本服务外包市场方面表现突出,已初步形成对日软件出口开发的骨干企业群。
4.产业集聚优势
目前,我国已经依靠不同地区和区域的特色和功能,建立起了多个服务外包的产业集聚区。以上海浦东为例,已经陆续建立了张江软件出口、生物医药研发和金融后台服务示范基地、金桥研发设计服务示范基地、陆家嘴信息服务示范基地,以及外高桥信息技术和物流服务示范基地等。以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为核心的浦东软件园现在已经集聚了 1000多家软件外包企业,2007年出口额超过3亿美元,相当于菲律宾整个国家的年度规模,已成为我国出口规模最大的软件外包基地。张江药谷内已有30多家企业加盟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基地,在张江的金融信息产业基地也吸引了一批金融后台服务企业入驻。
建立与各地区区域功能相吻合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能够突出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和特色,增强服务业的辐射效应。
5.完善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
中国具有高质量和大规模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基础设施。中国拥有世界级的电信基础设施。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高速互联网和宽带接入、向主要的软件基地提供稳定的不间断双电源供电、拥有连接大部分一级和二级城市的大约150个民用机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二)劣势(W)
1.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削弱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
自从2005年中国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等外币有明显的升值。6年期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20.35%。由于成本按人民币计价而收入按美元等外币计价,在新劳动法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服务外包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如果企业提高接包报价,其价格优势将被削弱,甚至不复存在。
2.外包服务的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在国内正规院校学历教育培训模式和民办培训机构培训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与服务外包企业所期望的人才素质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大中专毕业生的外语能力和基本商务技能普遍较低,在和海外公司沟通上存在较大问题。
同时,人才结构的失衡也使我国企业外包服务的发展面临瓶颈。以IT产业为例,合理的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结构,而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则呈现出纺锤型结构: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人才严重短缺,同时属于产业基础的软件蓝领也是非常稀少,而应该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阶层却极大膨胀。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3.我国服务业开放度不高导致服务外包发展滞后
从国际范围来看,不少西方国家,比如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在近几年的服务贸易开放度都超过了 10%,而我国仍徘徊在5%~6%之间。
我国虽然引进了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但却把很多为跨国公司服务的生产性服务外包环节拒之门外。我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许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的。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服务业的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我国对外国直接投资开放程度低的领域,基本都集中在服务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服务业的发展和市场自由化程度,影响了整体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市场机会(O)
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离岸服务外包高速发展。据估计,今年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将突破 1万亿美元而中国的服务外包市场在未来10年将以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成长。根据2008年8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援引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近年来,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和成熟度,均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到2012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近90亿美元。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势必将更多的 BPO、ITO、KPO业务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这为中国提供了很多市场机会。以软件外包为例,目前,全球软件外包发包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日本等国家,其中美国约占发包市场的 40%,日本约占 10%,各发包国都将中国作为重点发展。在中国离岸外包市场中,有52%的份额来自日本,另外22%来自于欧美企业,欧美企业在全行业对比中利润率高,是市场争夺的焦点。
(四)威胁(T)
1.美国采用政治手段防止服务外包行为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庞大军费以及连续几十年长期积累下的巨额贸易赤字使美国经济低靡、失业率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跨国公司大规模的高科技工作外包无疑使美国的就业状况恶化。因此,美国国内的劳工组织和工会开始进行抵制活动。为了保护美国国内的工作,马里兰州,康涅狄格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都出台了禁止与低成本国家签署外包合同的议案。
2.中国面临来自印度等服务外包承接国的挑战
与中国相比,印度在承接美国和欧盟市场的服务外包上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印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0%。以软件外包为例,印度的软件外包目前已经跨越了初级阶段,正在向全系列软件外包集成方案和定制开发大型企业级应用软件过渡,开始提供系统集成、方案执行、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承接金融服务、电信设备和制造业的全系列软件工程服务。
3.国内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的之间的盲目竞争
国际服务外包有很多层次,这给国内不同层次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的机会。然而,目前国内企业之间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而盲目竞争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大部分从事编码、测试等小规模、低层次、技术含量不高的业务,往往只能以低价取胜,并形成盲目竞争。这种以低价取胜的商业模式未来很难在与印度软件外包较量时取胜。
三、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金融支持
由于提供服务外包一般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回笼资金,所以资金压力始终困扰着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调整优化各地方扶持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逐年提高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资金比例;对企业通过国际认证给予资金扶持;推动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专项信贷额度;为大型服务外包项目提供项目信贷保险服务等。应通过政府提供信用担保,在资产重组、兼并上市等方面给予服务外包企业支持。政府还可以组织企业到国外进行推介和接单,建设服务外包网站,并通过专项资金对服务外包企业购买大型设备、自主创新、建设自主品牌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或奖励。
同时,政府还应引导金融机构研究服务外包企业的个性化信贷需求特征,建立符合服务业特点的内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加快开发面向服务外包企业的多元化、多层次信贷产品。
2.加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促进人才结构调整
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内部培训,可以让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提高,但这样的培训往往会增加服务外部企业的成本。为了促进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政府应设立专向资金为开展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此外,政府还应出台政策鼓励作为发包商的、有培训能力的跨国公司与国内培训机构和大企业进行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并在培训后吸收人员就业。
3.利用产业集聚优势,培育大型外包服务企业
各地政府应根据各地自身优势确定服务外包重点发展的领域以及重点承接的国家和地区。同时,注重培育大型外包服务企业,促进外包服务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升级。
4.改进和完善与服务外包相关的立法和执法
信息安全已成为服务外包发包方选择承接方的一个重要标准。承接方对服务外包发包方提供的信息,如果不能按照要求和合同约定,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一旦向第三方泄露或不经意披露出去,承接方将承担法律责任。从服务外包发包方对承接方的要求看,承接方的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政府应研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流程所涉及的新的知识产权关系,改进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降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同时,政府应加快完善与国际商业惯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建设,鼓励建立境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到境外申请知识产权,对申请和维护费用、代理费用等给予补贴。
此外,还应加大对软件盗版等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企业诚实守信,严格履行合同,保守客户商业机密,遵守国际上的信息保密规则,建立有效的数据安全机制来规范商业秩序。
5.加强国内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的客户互动技能
中国的外包服务企业可能有较强的项目开发技能,但包括英语在内的交流技能不足会严重影响其理解客户要求的能力。交流技能不足和文化意识缺乏甚至可能会使中国的服务外包承接企业难以进入合同竞标名单。调查显示,在语言技能和文化适用性方面,中国目前落后于爱尔兰、印度等重要外包供应国。因此,中国的外包服务企业应抓住各种学习机会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 胡苏. 国开行援手服务外包项目 承诺提供 50亿元贷款[EB/OL]. http://finance.qq.com/a/20070912/001839.htm
[2] 苏珊珊,杨龙. 中国和印度软件外包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发展建议[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
F760.3
A
1008-7427(2012)03-0100-02
20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