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语言因素看交际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不足及对策
2012-08-15王利华
韩 杰,王利华
(1.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2.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106)
从超语言因素看交际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不足及对策
韩 杰1,王利华2
(1.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2.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106)
字幕翻译;超语言因素;交际理论
纽马克提倡的交际翻译理论是当今电影翻译中的主流原则,它适用于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文本。交际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更加自由,把信息翻译的有效性放在首位。但是,其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情形。本文主要以《魔羯星一号》等一些影片的字幕翻译为范例,从超语言因素的角度探讨交际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形式,来自异域的影视作品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一种大众娱乐方式,而是文化交流的纽带和相互影响的工具。它在文化传播和外语学习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外国电影源源不断的传入,电影字幕翻译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字幕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在很大程度受到接受文化需求的制约。原电影中许多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的词语以及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如果译文处理不得当会直接影响信息和文化的传播。
一、交际理论概述
当代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首次提出了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的概念。他指出,交际翻译力图使译文对读者的影响与原文对其读者所产生的影响越相近越好。纽马克提倡的交际翻译方法适用于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的文本。
交际理论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或者说是以目的语为中心的),偏向目的语,为了加强效果可以纠正、解释、改善源语文本,使译文读者在理解时不会遇到困难或障碍,以目的语把异国文化等因素自然地传送。因此,在交际理论的指导下,目的语文本应该更通顺,更地道,更易懂。
交际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单位应该更大些,往往以句子或段落为单位。出于对目的语读者的考虑,交际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倾向于欠额翻译,比如以词为例,通常用更一般化的词汇,具体化的词大都用一般词汇替代,同时,以读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应该尊重源语文本,并把它作为仅有的翻译基础。交际理论的标准是对源语信息准确的翻译。一切过度增加或删减原文本信息的行为都会影响读者阅读,也违反了交际理论。简而言之,交际理论要求确保源语文本经过翻译后尽量在读者中再现源语文本的功能。
交际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更加自由,把信息翻译的有效性放在首位,更适用于形式和意义联系不是很紧密的语用型文本。电影字幕正是这种实用性强的文本。
二、从超语言因素看交际理论在电影汉译中的不适应性
彼得·纽马克在交际翻译的概念基础上,提出语言的三种功能(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指示或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电影字幕翻译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交际理论并不适合复杂的情况,必须按一定原则,主要是超语言因素影响,进行修正。本文所说的超语言因素指语言本身以外的、能够影响字幕翻译的一些因素,其中包括语言的整个文化背景,如文学、历史、现代社会生活背景、民俗等以及交际情境和上下文。它要求字幕译文必须与这些因素相对应,否则会出现情节的断裂,显得不自然,严重时会让人不知所云。下边我们来看三种交际理论指导下的影视字幕译文与超语言因素相违背的情况:
(一)时间空间限制
Georg-Michael Luyken指出,影视制作的特点使字幕翻译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如:字幕占的屏幕空间大小,字幕显示时间的长短,字幕切换的时间甚至字幕的显示和形式。此外,译文又受其它因素制约,语气的差别就是翻译中的一个困难所在,而译者为了避免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浓缩、删减和添加等方法,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有差额翻译。请看下面四个例子:
例1 Mail has come today and a friend writes this to me:…
今天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上说:……(《走出非洲》)
例2 I supervised 5 officers.That’s 5 personalities,5 sets of problems.You could be number 6 if you act right.But I ain’t holding no hand,you understand?I ain’t babysitting you.
我有五个手下,性格南辕北辙。你表现得好就是第六个。但我不会特别照顾你,懂吗?(《训练日》)
上面的两个示例中,原句比较长,逐字翻译的话,必定会影响声音、画面与字幕的融合。所以译者对整句进行改译,进行了删减,但同时可以看出例2中的问题是把主角试图示威的气势削弱了。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到汉语的句式变化和措辞时注意到这类问题并进行调整。
例3 Terrified.Mortified,petrified,stupefied...by you.
怕极了。怕得发抖,怕得发呆,怕得发神经!但不是怕你!(《美丽心灵》)
例4 What about your staying longer?
怎么回事?你还要再待几天吗?(《爵士歌手》)
例3中,原文是肯定语气,使用了尾韵“ied”。译者将尾韵“ied”翻译为头韵“怕”,译者对韵律的处理可谓绞尽脑汁,但直接将否定语气译出却不那么精妙了。例4中,原文语速很慢,所以翻译者加“怎么回事?”使时间拉长。
从以上示例很容易看出,在翻译的过程中信息有所增减。译者对原文的处理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忽略任何一方观众也无法体会到源语文字的精妙所在,那么观众对字幕片的反应与源语观众对源语影片的反应也会略显不同。
(二)场景要素限制
字幕翻译时常受到声音、画面等非文学因素的影响,有人说文学翻译是“戴着脚镣跳舞”,那么字幕翻译就是“戴着手镣与脚镣跳舞”。译者只能在不影响声音、画面和字幕呼应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影片要传达的信息和思想。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作品是我们熟知的,配音要求讲究口型一致,句子符合中国的口语规范,其优势是方便观众看电影,直接就能听懂,而不用费力看字幕。中文字幕和中文配音在翻译要求上与其它翻译是不一样的。其效果方面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口型上的要求,不得不对句子进行缩减或扩充;由于外国历史文化的差异,很多双关、幽默的意思难以表达,不得不舍弃这些句子的翻译。虽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交际理论的理念,但是汉译的字幕还是会丢失一些原文的信息。
以《魔羯星一号》为例,可以明显看出中文配音和英文字幕的差异。其中有一段剧情是母亲给孩子说英语绕口令,如果配音直接翻译的话,很难做到押韵,于是改为讲故事。另一段剧情是一个宇航员边爬山边讲笑话,这个笑话是有寓意的,直接翻译成配音的话,很多观众会感觉莫名其妙,于是配音版改为宇航员边爬山边呼救。该片配音版中很多幽默的成分都改掉了,这样就损失了很多欣赏电影的乐趣。
可见,若没有口型限制,字幕可以按原文直接翻译,而幽默和一语双关的意思可以使用注释来解决,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三)民族文化背景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民族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在交际理论指导下就出现了归化的翻译倾向,比如,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里很多具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归化翻译从而失去了异域风味:
例5 (Mulan)
Tranquil as a forest.
扎稳你们的马步。
A single grain of rice can tip the scale.
小兵也能立大功。
Say that to my face ya limp noodle!
有种当我面说,低能懦夫!
面对例句中的文化差异,句子也可以把意像以比喻、排比等方式翻译出来,观众就可以了解异域的思维。比如分别译为:扎马步稳得像一座森林;小谷粒起大作用,小兵也能立大功;瞧你那面条似的骨气,有种当我面说,低能懦夫!交际理论指导下的这种直接归化的方式少了异域风味,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播,虽然容易理解,与超语言因素不相对应,在文化方面有损失。我们应该多从文化差异角度进行电影字幕的翻译。
三、结 语
电影字幕就应较好处理时间、空间、场景、民族文化背景等超语言因素的问题,采取恰当的策略。字幕翻译存在瞬间性、交际性,影响交际的各种因素等方面,交际理论所提出的以读者为中心是可以为了加强效果,纠正、解释、改善源语文本,使读者不会遇到困难或障碍,并且期待以目的语把外国因素自然地传送。但是在更通顺、更地道、更易懂之余,对原文本信息的流失应有所顾及,才能以忠实优质的影视翻译来沟通不同的文化,避免误解产生,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享受电影的乐趣。
[1] Chaume,Frederic.Film Studies and Translation[J].Meta,vol.49,2004.
[2] 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 贾丽梅.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
[5] 索南才仁.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差额翻译[J].青年文学家,2011(6):30.
[6] 吴学鲁.超语言因素与翻译[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 (6):40.
[7] 朱坤.从功能目的论谈论英文电影字幕的汉译[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1-22.
Key words:subtitle translation;super language factors;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Abstract:Peter Newmark’s communicative method of translation is a major principle employed in movie subtitle translation.This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informative and vocative text translation.Under such instruction,target texts seem with less restriction but more effective.However,problems can be found from the view of super language factors.Then some examples are taken from movies like Capricorn One so as to get the strategies in solving those problems.
A Studyon th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Application in Movie Sub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er Language
HAN Jie1,WANG LI-hua2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2.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610106,China)
H315.9
A
2095-2708(2012)06-0128-02
201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