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2012-08-15孙娟娟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专业

孙娟娟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以跨越式发展速度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

据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575.4万人,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在一项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诚然,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而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相对滞后的教育理念、陈旧的专业设置、单一的教学方法等与社会需求日益脱节。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是“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1.从毕业生数量来看: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毕业生规模总量将持续攀升。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 680万人,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人数骤增为就业形势带来沉重压力。

2.从市场需求来看:社会总体就业形势向利好方向发展,但出现了新变化和新问题,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就业形势变化尚不确定。

3.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随着待就业毕业生的数量连续多年积累递增,待就业毕业生逐年增加,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消化增量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4.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来看: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毕业生“工作难求”;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岗位空缺、企业“人才难求”的现象。这种由于经济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劳动力技能、知识、观念和区域分布与市场需要不匹配,也即现代经济理论上的“结构性失业”。

面对总量压力和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为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化解就业难问题,从人才培养的终端即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方式

1.通过“专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按照社会分工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大力培养在专门领域从事专门职业或专门岗位的专门人才,使之能够在某一学科领域达到一定深度。这种专业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结构,具备某方面的专业能力,从而接受市场与社会的检验与认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通过“通识教育”影响大学生就业素质。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日益成为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砝码,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理论讲授轻素质培养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校积极开展包括人文素养、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等在内的通识教育,优化学科体系,必将极大增强大学生就业素质。

3.通过“三观教育”影响大学生就业意识。

就业意识应该说对求职者能否顺利就业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以及在就业市场上的积极主动性决定着就业质量的高下。高校人才培养中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切合实际的就业意识,扭转等、靠、要的择业观念。

总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综合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有鉴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深刻反思现行教育实践与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当务之需。

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趋于短视化

在市场的导向下,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偏重于“技”与“器”的层面,而忽视综合素养及可持续性学习发展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技巧有余而后劲不足,适应有余而创新不足。

2.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适应性

许多高校目前在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设置不尽合理、课程安排缺乏系统的考虑及科学的论证,教学计划陈旧,滞后于市场变化等弊病。个别专业在师资力量有限或者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依然盲目设置、盲目招生、盲目授课,因人设课、因人设岗现象存在,人才培养质量自然不容乐观。

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实践教学无论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深化、验证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都无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很多高校在实践教学或者形同虚设或者走马观花,形式主义严重。

4.评估体系不健全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仍然以考试分数论英雄,主要考查其理论知识为或者说记忆能力而忽视实践能力;毕业考评也相对宽松,学生忙于升学求职而对毕业论文或设计应付了事。

四、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决贯彻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决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的导向因素。我国高校从办学类型上可分为三类:(1)研究型大学,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力促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和转化;(2)教学型大学,进行一般性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服务型大学),重在培养为社区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对于不同高校需要对自身有明确定位,挖掘办学特色,制订适合校情的教育理念与发展规划。

(二)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的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条件。很多学校为扩大规模盲目合并,追求大而全,不切实际地纷纷把“创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培养世界领袖”等作为其发展与培养目标,显然有失科学。不同层次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办学理念及学校定位而不拘一格。比如研究型大学应把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教学型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服务型大学则重点在于输送技能型人才。

(三)科学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部分,培养过程解决了高等学校“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培养过程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科学的教育教学制度为保障,运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和切实可行教学手段所从事的教育过程,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

1.课程体系优化

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要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首先,在理论教学的内容设置上,要突出理论教学的基础性,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加强理论课内容的整合和优化;其次,在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上,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开拓意识的培养;再次,在素质拓展课程方面,注重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前提下实现全面发展。

2.组建新型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组建由学校专任教师、知名专家学者及业内实战导师三部分紧密配合的新型教学团队,全面负责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及实践教学课程等。同时,吸纳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由相关教师负责鼓励与引导,形成高年级带低年级、同年级学生互学互助,辅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局面。

3.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仅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还借助参与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服务学习等多种方式形成一个完善的、互补的、全面的手段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要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研究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学科竞赛、技能大赛等强化学习和创新能力。

4.评价考核多元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深入推进,社会与市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人才质量及其评价标准应当适用这种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人才评估中,既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层面的理解和掌握,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量,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力度

建设并稳定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构建完整、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结合本校特色,按照模块化、阶段化、全程化进行教学设计,对大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大一新生主要从职业生涯意识唤醒、自我探索等方面予以指导,大二学生侧重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的引导,对大三学生着手职业世界的探索与认知,大四重点进行求职技巧和招聘信息的指导,使就业指导课贯穿大学四年,陪伴学生成长,同时不断更新和完善教材,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刘献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7]李硕豪,阎月勤.高校培养模式刍议[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2).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