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养成机制研究

2012-08-15徐家宁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徐家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马列部,贵州 黔南 558000)

一、什么是信仰?首先要做一个明确的界定

从字面的意义上说,信是相信,仰是敬仰,也就是怀着某种敬仰的态度来相信某种事物(可以是理念、价值观、学说、主义或者目标等)。而我们的信仰教育主要是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坚定信念和加强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怎么样才算是有了信仰。笔者认为说一个人有信仰至少具备两个标准:

首先,他必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相信。如果一个人对某种理念、价值观、学说、主义或者目标,不是完全、彻底的相信,是不能称为信仰的。对于信仰者来说,无论在别人眼里,自己信仰的对象的价值如何,信仰者都不会对所信仰的对象产生怀疑,都不会改变自己对信仰的价值判断。信仰者对信仰对象、信仰内容的相信有时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荒谬的,但信仰者自己并不以为然。任何在信仰问题上的欺骗都是对别人而言的。对信仰者自己来说,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每个人信什么、不信什么,自己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不存在自己欺骗自己的问题。

其次,他必须是由衷的、自觉自愿的、无条件的接受、认可、追求某种理念、价值观、学说、主义或者目标,来不得半点强迫,半点强加于人。依靠强迫、利诱、欺骗不能产生真正的信仰,也不能来维持和改变信仰。为了信仰,信仰者可以疯狂,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信仰者的自愿。有了自愿,才会不仅“信”,而且“仰”。离开了自愿,信仰的支柱就会立刻坍塌,非自愿的“信仰”不过是逢场作戏。

二、影响大学生信仰形成的因素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误导,特别是其中的挫折、失误和问题影响了大学生信仰的养成。二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出现了信仰缺失的问题。近来利益矛盾凸显和贫富差距加剧更是影响大学生信仰养成的关键。

国际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断传入,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原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了多种信仰选择并存。复杂多变的价值观无疑对大学生克服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

2.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到23岁之间,正处在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这个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比如其抽象思维发展但容易带主观片面性,很容易走极端,看待问题不够客观;情感丰富波动性大很容易盲目接受一些新奇但可能不正确的一些思想;自我意识发展但还不成熟,容易自以为是,把叛逆标新立异作为一种荣耀。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大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3.教育方式

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也决定了我们这个阶段的教育不能再以灌输为主。因为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以灌输为主教育的方式,通过与大学生对话交流、辩论等方式,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同时理论要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要深入浅出的把问题讲清楚,使学生充分领会,留下最鲜明最深刻的印象。最大的说服力、最深刻的印象就容易化为坚定的信念和理想。

4.诱导机制

信仰的形成是与一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革命时代农民阶级为什么会接受并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是因为农民受到了严重的压迫,而中国共产党给农民改变这种受压迫状态一个出路,给农民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同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里确实得到了利益,共产党当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就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加入人民军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共产主义信仰。我们要使大学生端正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及对自己的意义,才能使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信仰。

5.强化机制

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人的思想始终是处于一种矛盾运动之中。大学生可塑性较强,同时又容易反复。赵志毅等提出了一个信仰形成的三层结构即从可信到确信到坚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正面强化。从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向大学生传达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面信息,而且这个过程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三、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

1.要为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社会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正在不断地完善,这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度会越来越高,有力于推动他们自觉接受对他的信仰教育。国家发展越好从而才能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影响。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解决信仰迷失的前提基础。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并不平衡,这使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完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才能证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才能积极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通过建设纪念馆、艺术馆、博物馆、国家公园等场所,利用广播、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开展认知教育、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形形色色的活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信仰教育。

第二,不断完善执政党自身队伍的建设,推动信仰教育的全面开展。如果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危机构成了当今部分大学生信仰迷失方向的诱因,那么部分党员干部的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解决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信仰迷失问题,要想完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终确立,要想推进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就要加强党的纪律,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完善选拔党员千部的机制,弘扬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发挥真正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身体力行地验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先进性。

2.引导大学生了解自身的特点

大学生处在一个易变的阶段,有很多问题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造成的。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信仰具有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尤其是在信仰主体还没有完全成熟并趋于成熟的阶段,信仰的主体容易受到后天环境和社会现状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导致信仰出现波动的态势。虽然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健康、 积极向上的,但是在书本和学校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外界环境和时代背景的交互影响及猛烈撞击之下,信仰容易出现波动。了解了自身的特点就更容易注意克服,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

3.教师的责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

说服力,最容易领会,留下最鲜明最深刻的印象。最大的说服力、最深刻的印象就容易化为坚定的信念和理想。这说明理论教育的艺术性是最有效的方式与手段。用什么方式和手段宣传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理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任何单一的方式和手段都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只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与现代化的手段,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的艺术性就在于此。同时,还要注意教育的实效性。如果不注意教育的实效性,不管教育方式和手段多么具有艺术性,多么生动,有吸引力,却只能是只开花,不结果。真正要使好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能够带来好的教育效果,能够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确立科学的世界观,还得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育者必须以身作则,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性与历史必然性,才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从而保证教的是马克思主义,才能将此作为一项事业并积极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工作,才能使对学生的信念、理想教育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身作则,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以自己的行为作表率,这本身就是最实际、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4.要给大学生以足够的激励

信仰教育就是要通过主体激动来完成意志的趋动。个体的信仰在认识的层面上达到整合的同时,便能调动起个体意志层面的潜能。信仰意志是个体为实现信仰目标而克服内外困难的心理过程。个体在实现信仰目标的过程中,内外诱因复杂,而个体又必须克服这些欲望或诱惑,这种克制就是意志的努力。对于个体而言,信仰的确立,可以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能使个体鼓起勇气去调动自身无限的潜能,力求实现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所谓“舍生取义”,无信仰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有些人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一些表面的、应景式的场面很难再引起他们激动。同时他们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常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往往表现于外的不是激动,而是偏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也不愿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对青年学生人格与心理的锤炼,要在正确的信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心情感,从而达到美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升华其精神的教育目的。

5.信仰强化

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人的思想始终是处于一种矛盾运动之中。成长过程中来源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关于信仰的教育在大学生心中会形成一定的认知基础。家庭、学校、社会的熏染与教育在多大程度上塑造和影响着大学生现有的信仰,要使大学生坚定正确的信仰,就面临着一个不同学生信仰认知存在差别的问题。大学生信仰认知基础存在差异,必然导致同样的信仰教育,收到的效果却不尽相同。

首先,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离开了家庭,开始了独立生活,不能直接受到父母的影响,但是,子女离开父母的时候,父母免不了要进行嘱告。随后,书信来往,电话联系,节假日接触,父母都会明确地向子女提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这些愿望和要求,是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往往比大学生离开家庭前所受的影响更富有教育性。因而对大学生来说,家庭教育仍然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和信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做好学校教育。一方面,利用好并信仰教育的条件。强化在高校里,学校信仰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是阵地,包括学校、业余党校、图书馆,应加大投入,利用好这些阵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一系列的理想信仰教育活动,如组织报告会、座谈会、演讲赛、写读书心得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信仰得到升华;二是媒介,包括校园广播、闭路电视、 校报、黑板报等。充分利用这些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信息量大、更新快的媒介,可以收到经常教育、反复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创新信仰教育的方法。应该用人际沟通的办法来弥补信仰教育机械化的缺陷。人际沟通是面对面的交流,是用感情来唤起人的共鸣的交流方式,进行人际沟通还可以做到把握症结、区别对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只有用感情才能唤起人们的心灵。在具有“ 重情感,尚人伦” 的传统文化氛围的中国,,信仰教育工作只有充满人情味、 充满亲切感和温暖感,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3]李粲.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5,(5).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铁的信仰
大学生之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