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课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缺失及对策研究*

2012-08-15周家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政治课信仰

周家华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信仰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支柱,是立足于社会的精神力量.就大学校园而言,旨在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信仰的现代化人才,而随着市场经济利益的冲击,以及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淡化,学生的信仰缺失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共产主义信仰是坚持党的领导,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更加需要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从国家发展和祖国未来的发展角度出发,提高个人修养.

1 马克思共产主义教育现状

(1)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二十一世纪是多媒体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习的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常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灌输.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这样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一方面学生难以掌握深刻的理论知识,一方面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的求学有着内在的驱动作用.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无法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此外,大学生有自己思想和辨别能力,在接触社会变化万千的政治形态和信仰后,自然会形成多元化的个人政治信仰,如果教育者仍然只是单方面的对其进行理论说教,是无法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的,并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由此可见当前马克思共产主义教学的传统方法是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的.

(2)教学的内容缺乏实践性和时代特征

教学的内容缺乏时代特征主要是指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的发展脱节,由于教材更新周期长,许多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同步,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度依赖这些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将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少了对理论的深加工,因此难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虽然理论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关键,但是理论是应该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的,因此增强当前教学中的实践性和时代特征是改良马克思共产主义教学的关键.在把握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2 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现状

根据中科院组织的《转型时期社会伦理与道德》社会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信仰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36.09%.有信仰的只占到了28.10%.由此可见信仰缺失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否有效,也为如何加强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教育陷入深思,具体来说当前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党动机不纯

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领导核心,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对党的历史和党的性质了解不深.然而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明显提高,这与其信仰缺失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和矛盾.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明显不纯,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为毕业时能够找到好单位的占48.3%,有共产主义信念的只占31.2%,希望得到领导重视的占10.4%,跟随大流的占10.1%.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直接表现在了其入党的动机不纯上.

(2)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空虚

大学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文艺活动,义工组织等都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娱乐环境,大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文化活动时间,因此,大学阶段应该是大学生增长见识、提升个人价值的重要阶段,但是不难发现许多学生沉迷网络,贪图享乐,因此使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正是由于大学生信仰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其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 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

(1)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利益驱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人的价值建立在为人民服务和为大众牺牲的基础上,随着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深入发展,个人价值与财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且与社会地位紧密相关.同时,由于学生对市场经济运作模式认识不足,造成个人认识上的误区,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也成为了学生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和平等的依据,太强的功利心和利益驱使使得学生的个人共产主义信仰缺失,万事从个人利益出发,忽略国家利益和党的利益.

(2)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是大学校园里学生接触较多的平台,网络信息也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思想和观念的形成.网络上对共产党的不正当披露和不实报道,都可能造成学生对党的不正确认识,影响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同时网络上一些资本主义观念,或者是其他阶级政党的信息也会成为学生的参考依据,长时间受类似信息的诱导就会形成政治信仰上的偏差.除此之外,网络上对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强调,以及各种社会腐败因素的横行,都让驻扎在学生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遭到破坏.

(3)就业压力的沉重与学生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我国大学生的人数和规模急剧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从调查中我们能够看到,在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中,将就业压力排在第一位的占据了72.8%.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环境,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因此而催生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逐渐占据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学生只注重实用价值,而忽略了其精神价值.因此大学生不去思考人生和个人价值,政治信仰相对缺乏.

(4)思想政治课在信仰引导上乏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大学生马克思共产主义信仰的主要阵地,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很好地贯彻思想政治课的信仰引导力量,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课程教学相对保守,很难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信仰引导作用.有的学校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学研究,偏重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与此同时,却忽略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初衷,也忽略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在价值.思想政治课在信仰引导上的乏力是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信仰引导作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和教育的重点.

4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目前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现状是极不乐观的,影响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因素也是多方面和多元化的.大学生信仰缺失现状的改善应该集中在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在学生信仰树立中的引导作用,唤起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政治意识以及共产主义信仰.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学生提高个人信仰的主要阵地,从多角度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和课堂环境,缓解目前高校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现状.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1)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建设

强化理论教学建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要丰富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育为核心,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融入教学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建设,加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教学.另外,好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其政治理论素养和政治鉴别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理念.其三,还要在教学中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自发地将个人理想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第四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内容中加入民主法治的教学内容,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从制度的角度完善大学生的发展体制见者,增强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此外还要将马克思理论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色.

(2)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

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合理的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是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关键,一方面能够改善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一方面又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灵活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仅仅局限在表面,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便应运而生.具体来说,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是体现在多反面的,一是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二是要综合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表达力.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放映党有关的历史纪录片,加深学生对党的认识;三是采用互动教学的模式,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开放和相对自由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互动教学的方法可以采用主题式的探讨法,通过设立自由讨论的空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3)实践教学,加深感悟

要让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唐真正形成个人的政治信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实践中让学生形成个人的正确认识,确立科学的人身观、价值观.就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况来看,实践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并且成为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将马克思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使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会更加坚固.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立足于现实国情,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大学生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具体说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

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实践活动的选题,让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中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将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二是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党的历史和党的发展过程.三是组织学生参加义工组织和志愿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践行共产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和思想,将服务人民的理念更好地进行贯彻执行.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大学生体悟共产主义的爱国情怀和奉献他人、服务社会的价值所在.教师也应该在实践敬爱呕血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引导学生的时间活动,对学生在实践中的感悟和经历加以提炼,引导其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4)提高共产主义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实现,是与教师的整体素质密不可分的,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强化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重点在两方面,一是要进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形成一定数量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者队伍,加强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和管理.二是要提高共产主义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因为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要加强其素质,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坚定不移的信仰共产主义,形成明确的共产主义信仰,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并且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的必要前提,在学生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其次是要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归属感,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自身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职责,并且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要把培养新时期,符合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作为己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共产主义艰苦奋斗,顽强不屈,勇于创新的精神.此外,要提高教育者的素质,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秉承师德师尊,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大学生的道德模范和学习对象.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缺失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教育问题,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相关,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化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问题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以国家大政方针为依托,以共产主义理论为核心,通过多方助力,重塑大学生的信仰价值体系,培养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优秀接班人.

[1]胡立娟,曹微,赵华.当代大学生信仰困境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J].华章,2011,(24).

[2]顾扬.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仰[J].求实,2005,(S2).

[3]陈新汉.信仰、科学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关于信仰结构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1992,(5).

[4]叶小卉.加强当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4).

[5]张冰.培养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3).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政治课信仰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