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伦”、“第六伦”到“第七伦”
2012-08-15胡成广
胡成广
(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政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于2011年10月25日正式公布。《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提出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
《决定》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生活的现代化。
中国伦理文化是中华文化血脉大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也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重要精神家园。中国伦理文化为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开拓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没有积极向上的优秀中国伦理文化引领,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和谐民族之林;没有优秀中国伦理文化(传统的或现代的),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稳步发展和进步。
走在21世纪初始之路的大道上,回望厚重的中国伦理文化发展历程,中国社会伦理关系发展研究的宏观历史线索清晰地展现出来:即从古代的“五伦”到20世纪晚期的“第六伦”,再到当代的“第七伦”。
一、中国古代社会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和主要内容是它的伦理道德学说。而“在儒家众多的伦理观念当中,‘五伦’是最基础性的一个,是整个道德系统的起点、社会性人际关系网络的主线,也是所有礼教活动赖以建基的中轴和良好社会风尚得以存续的根本保障”[1]。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纲常松塌的局面,孔子虽然曾经大声地呼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纲常伦理秩序,但是已经无法挽回社会伦理秩序的颓势。
在中国古代社会伦理思想发展历史上,是孟子在战国中期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长幼]、朋友五伦思想。《孟子·滕文公上》中就曾经明确指出:“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这五种关系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系统结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五伦”就是这五种社会系统关系和维系这种关系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按照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景海峰先生在《五伦观念的再认识》一文中的说法:这里孟子虽然讲了“五种人伦关系之间的交互性”,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五伦思想,但是还“没有区分主次的意思”[1]。这种“五种人伦关系”思想,经春秋时代诸子百家之中的韩非子、《吕氏春秋》的发展,把五伦之中的前三伦即“君臣、父子、夫妇”的地位,突出地表现出来。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把“三刚五常”之中的“三刚”,提升到“王道之三纲”的重要地位(《春秋繁露·基义》)。
东汉时期,在汉章帝“共正经义”的要求下,为了平息纷争,铸造统一的经学,于是在白虎观召开了白虎观经学会议。这次会议的最终成果形成了《白虎通义》。在《白虎通义》中,系统地提出了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的纲常和礼制,具体论述了对整个社会各个层面伦理关系的规定。如“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谓“纲”是指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所谓“纪”是指社会关系中相对次要的方面。而“三纲六纪”则是指封建社会关系中三个主要方面和六个次要方面。《三纲六纪》篇引纬书《含文嘉》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敬诸父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总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之中,三纲六纪犹如一张大网,试图将整个封建社会系统之中的各色人、人际关系等统统涵盖其中,“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正是在《白虎通义》之中,明确地将“三纲”定格为封建社会关系的伦理纲常。《白虎通义》实际把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提出的“五伦”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即指出了五伦之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伦,即君臣、父子和夫妇。
在中国古代社会,通过学者的倡导、统治阶级的扶持和鼓吹、社会大众的效法和实践,逐渐使五伦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五伦”思想观念,曾经是区分、调节和协同中国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伦理道德规范。直到今天,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区分、调节和协同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台湾学者李国鼎提出的所谓“第六伦”
在传统五伦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历史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台湾科技之父”、“台湾经济奇迹的建筑师”之称的台湾学者李国鼎(资政)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了所谓的“第六伦”(传统五伦加新的一伦),即人与陌生人的关系或个人与一般社会大众的关系,包括应该持有的态度。由于李国鼎看到台湾社会在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虽然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特别是伦理道德状况却每况愈下。他认为片面的物质文明进步、科技发展、经济腾飞,只能够导致社会精神文明的滑坡。
“为了挽救种种社会乱象,以及人心追求物欲、自私自利、伤害他人权利、违法犯纪、破坏社会秩序、轻忽环保、藐视公权力等脱序的风气,李资政便有了‘第六伦’的构想。一九八一年在向‘中国社会学社’年会中演讲时,他第一次正式公开地提出了‘第六伦’的主张。因为切中时弊,引起了学者及社会大众的热烈回应。李先生所倡导的‘第六伦’,是相对我国传统的‘五伦’而言。‘五伦’是规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与行为的伦理与道德。‘五伦’的对象都很具体,並且和个人的关系都很密切。”[2](P1)
按照台湾学者的说法:“第六伦”是泛指个人与一般社会大众之间关系和行为规范。它没有特定的指向。其实,个人和一般社会大众也没有亲属关系。“违反‘第六伦’的行为所伤害的对象,往往不在眼前,并且又很分散,没有直接的反应,因而少有罪恶感,也不引以为耻,小者如在公共场所吸烟、乱丟垃圾、破坏环保、违反交通秩序等;大者如买票贿选、滥用职权、严重污染水源和空气、贪污舞弊、偷工减料、假公济私等。”[2](P1)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之内,由于其系统结构比较简单明了,不发达的交通条件使人际沟通受到特别的限制。所以,人们接触的一般都是熟人社会,人际关系虽然密切,但是相对比较简单。经过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两千多年的教化,“五伦”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一般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传统五伦思想对于约束人际关系行为曾经起到了特别重要的规范作用。五四运动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由于现代交通和资讯业的突飞猛进,使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系统结构开始解体。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五伦”,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猛烈抨击和批判的情况下,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特别是“五伦”规范已经逐渐失去了对人际关系的内在约束功能。于是,弥补传统“五伦”思想的“第六伦”思想应运而生!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志琴研究员所说:“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也早已突破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五伦关系,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中,家庭的小型化,使得人与人之间血缘关系日渐缩小,社会交往却日渐扩大。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打破地区的界限,使山南海北的人,都有可能邂逅相遇,网友、电话友的出现,倾心交谈的可能从未谋面。公共交往的频繁,人们接触不相识人的机会愈来愈多,怎样对待那些非亲非故的人?又怎样对待那些不期而遇又遭遇困难的人们,难道不应该有相应的道德规范吗?”[3]近年来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突出表现是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互动模式等伦理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交互模式的改变也容易使一些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产生排斥,导致冷漠、孤僻、情感缺失,从而引发心里问题,产生不和谐因素。”[4]
三、科学发展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七伦”
传统“五伦”思想,加上人与陌生人的关系这个“第六伦”思想,科学准确地描述了中国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文化思想观念、特别是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变迁。它说明在现代、特别是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早已突破了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简单“五伦”关系。这是人类伦理道德观念发展史上的一次进步!这个进步,及时准确地弥补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发展的伦理真空,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关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但是,人类伦理关系系统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即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人与外部大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身体小自然的关系。当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不断被激化(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体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和迫切需要解决(协调和处理好人与外部大自然的关系;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己身体小自然的关系)的现实要求,热切呼唤人类社会关系系统解决、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伦理理论创新!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5]科学发展观,就是这种文化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6]在此基础上,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继续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方面要求,就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准确表述。与此同时,十七大报告还对这四方面要求都做以阐释,其中多次提到“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等。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又如,“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时,再次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要求,已经写入了中共十七大修改的党章中。
可见,我们完全可以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从伦理道德角度看就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七伦”。作为协调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七伦”伦理关系,从社会伦理道德角度看科学发展观,它实际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发展论,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生存诉求,已经具有了重大而深远的人类社会伦理关系、悠远深刻的终极道德规范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作为伦理关系的“第七伦”,它的空前划时代意义在于:是以一国最高领导人、以一党最高首脑的身份名义,通过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即党代会主题报告途径的形式提出来的。把一种普通的伦理关系提升到一个政党执政理念的地位、上升为一个政府的政策行动原则、行为实践的操作方式方法的高度,使这种伦理理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最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这是古今中外特别罕见的。这些客观事实本身就具有“五伦”、“第六伦”无法相比的特殊历史价值意义和特别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科学发展观作为伦理关系的“第七伦”的意义方面,我们看到了伦理理论推行的强大现实实践威力,看到了伦理理论走向并服务于伦理实践的无限张力。这就使传统伦理道德彻底走出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软手段推行弱势巢臼,走上了一个国家和政党通过执政权力的政治路线、政策方针策略的硬手段的强势大道。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实践中的不断贯彻落实,说明伦理文化由柔性的说教变成刚性的政治要求。它实质是中国伦理文化发展历史上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里程碑式的价值!它向我们证明了如下一个重要真理:一种正确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的倡导和张扬,如果希望得到彻底、有效和快速的贯彻落实(而不是简单空洞的理论口号),决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软弱的说教,它也能够、并应该成为一种强硬的政策。
从伦理文化发展角度看,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大局和不断呈现的良好势头已经证明,把科学发展观这种新的伦理关系作为一种执政战略理念来倡导弘扬、推广执行,是十分伟大和明智的政治伦理举措。
长期以来,伦理学家一直在苦苦寻觅使柔性伦理理论,变成刚性伦理实践操作方式的有效途径。科学发展观通过刚性政治手段(国家和政党的政治执政理念),把伦理理论和伦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开创了历史先河。
[1]景海峰.五伦观念的再认识[J].哲学研究,2008,(5).
[2]单国玺.活出爱[M].苏怡任,译.启示出版社,2009.
[3]刘志琴.“第六伦”与21世纪[N].浙江日报,2006-04-03.
[4]刘忠孝.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8-11-22.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25日)[Z].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