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与新闻翻译

2012-08-15

关键词:语篇译者语言

郑 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与新闻翻译

郑 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新闻语篇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反映了其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以及生成者的立场和观点,新闻的绝对客观性不存在。新闻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更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新闻翻译解码过程中意识形态意义的解读以及编码过程中意识形态作用的分析,提出在新闻翻译时要批判性地阅读和分析语篇内外的所有信息,并在保证语篇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地采用删、增、编等翻译手段,对具有意识形态意义的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同时提出随着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各国间意识形态差异不断缩小,意识形态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形态;新闻翻译

新闻翻译作为一种实用文体翻译,已经得到不少译界人士的关注,但以往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大多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关注的是新闻文体本身,主要从词汇、长句、篇章等不同语言层面进行静态、微观方面的翻译技巧研究;对于新闻中所涉及的文化层面,则主要以跨文化交际视野对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和阐述。在这些研究中,对原文信息忠实与否依然是译文好坏的评判标准,对于新闻中大量存在的编译现象也大多只是从中英新闻文体的不同特点、新闻内容的重要程度以及排版所需等角度加以分析和阐释。不可否认,这些研究不可或缺,但新闻翻译绝非简单的语言文本转换,因为新闻背后往往隐藏着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因素,而如何挖掘出这些因素并将其适当处理,对生成高质量的译文至关重要。

一、批评话语分析

(一)基本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简称CDA)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以系统功能语法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为基石,综合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认知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基础发展而来。与传统的话语分析不同,CDA理论不是静态地研究篇章的语言结构,而是将语言置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动态地分析,关注的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尤其是意识形态。根据这一理论,语言不仅产生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还参与构建社会现实。语言的这种建构性说明语言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控制工具。CDA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语言结构的社会情境分析,揭示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它关注的是语篇生成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如何在话语中得到体现以及语篇是如何在处理过程中被人为地用以产生和维持社会不平等关系的[1]。正因如此,批评话语分析可以揭开诸多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玄机,使人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及其社会实践功能。

(二)分析方法

CDA包括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两个方面。其语言分析的主要框架为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及物系统、分类系统、转换系统、情态系统等,分析对象主要有及物性、语言的分类、被动化、名物化以及引语等。及物性在各类论文中讨论较多,此处不再赘述。语言的分类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而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往往体现作者不同的情感和立场。名物化是指用名词性成分替代动词结构或句子,和被动化的语篇功能相似,名物化也能有效地减弱行为或过程的动作感,掩饰因果关系和行为者。引语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如何使用以及多大程度上使用引语也是媒体立场和倾向性的体现。此外,强调语篇和语境分析的预设研究,即研究受话人在发话人的暗示性劝诱下不得不随其理所当然地认同的信息[2]也是CDA常用的方法。CDA的社会分析则主要强调分析语篇中一切可以获得的社会背景信息以掌握语篇的全部意义。

二、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意识形态对新闻翻译的影响

(一)新闻翻译是对源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的解码过程

意识形态既有广义狭义之分,又有褒义贬义之别,各专家学者说法不一。其中罗特曼(Yury Lotman)从翻译角度将其描述为“框架性观念,它由某个社会在某个特定时期可以接受的思想观点和态度构成,读者和译者通过它接近文本”[3]。这一定义表明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同一时期可以存在多种意识形态,既包括社会的,也包括个人的,兼顾正反两方面含义。这也正是本文所采用的意识形态的解释。

作为传播媒介的新闻虽然标榜其客观性,实则受政治或权力集团的驱动,并维护其利益,是其意识形态的反映。面对某一事件,记者在新闻采写和编辑的过程中,总是站在所服务的媒体的立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情感和对新闻事件的态度注入其中,以便达到影响舆论和受众的目的。然而,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心理的交际活动,意识形态的冲突不可避免。这也正是王东风(2003)所说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往往首先是意识形态的交流”[4]的原因所在。作为文化协调员的译者只有在其解码过程中对原文进行细致的语言分析和社会历史分析,挖掘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识形态意义,才能在编码过程中有效地解决意识形态的冲突问题。以下以美联社(AP)刊发的关于中国逮捕83名新疆“7.5”事件犯罪嫌疑人的语篇为例来说明新闻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http://www.startribune.com/templates/Print_This_Story?sid=52430062)。

首先,该报道认为事件缘于当地警察阻止维吾尔族青年“原本和平的示威活动”(initially peaceful protest),其主动语态的使用将这一事件完全归咎于以维持秩序、保卫人民为天职的警察身上。维族不法分子打砸抢烧迫使汉族采取防卫行为,这却被视为是报复(retaliatory attacks),共产党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更被形容为heavy-handed(手辣的)。整个报道多处使用引语,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体现其客观性,但实际上,中国政府方面的引语主要涉及与事件相关的一些数据,而来自热比娅等东突分子的引语却都是对中国政府的指责。显然后者的分量更重,使人印象更为深刻,甚至会影响受众对整个事件的判断。此外,在报道中国政府指控热比亚煽动这一事件时,使用了插入语“although it has provided no direct evidence”(尽管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这一语用预设看似客观,实则弱化了指控的合理性以及效果,表明的是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同样,在谈及热比娅有两个孩子犯罪入狱时,该报道又加了一句“charges believed by many to be retaliation for their mother's activism”,即很多人相信(对他们的犯罪)指控是对其母亲的报复,给中国政府造成了负面影响。张健教授(2007)曾说,“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往往都会在一个反华的框架下寻找切入点。”[5]其实,不只是美国媒体,西方主流媒体情况基本相同。结合整个社会历史语境,不难找到其缘由。首先,中西方政治体制完全不同,文化悬殊,意识形态相去甚远。其次,由于语言具有社会构建功能,在后殖民主义时期,西方媒体为了巩固自己的话语权,在标榜其客观性的同时,仍然不遗余力地通过新闻话语来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以潜移默化读者。因此,可以说,译者对新闻话语的解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寻找意识形态痕迹的过程。

(二)新闻翻译编码过程中意识形态的作用

众所周知,译文的生产过程不是简单地寻找对等语的过程。新闻翻译经常涉及政治、军事、人权等意识形态意义明显的新闻题材,其跨文化交际过程异常复杂。根据CDA理论,语言不仅反映意识形态,而且参与构建意识形态,其构建作用反映在新闻翻译中就是译者的重新编码过程。这一过程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就意识形态而言,主要受以下方面制约。首先,媒体机构所代表的权力和利益。只有那些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符合要求的新闻话语才有可能被翻译,其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也必须以维护媒体机构的利益为前提。其次,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其编码过程中的个人意识形态不仅受到所属集团意识形态的影响,还受其自身文化素养、教育经历、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制约。此外,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也是译者解决意识形态冲突不可忽视的因素。总之,新闻翻译的完成受到意识形态的多重影响,同时新生成的话语又在新的语境下构建意识形态,并巩固新闻机构所代表集团的话语权力和利益。

对于编码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影响,台湾国立清华大学郭赛华教授等(2006)曾作过详尽的研究,其对象为分别刊登于《联合早报》和《自由时报》的两篇源自同一英语新闻的译文,内容是关于2002年9月吴淑珍(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的夫人)即将访美一事[6]。选取这两份刊物是因为两者政治立场不同,因而代表的意识形态迥异。作者分别从标题、词汇、句法、称呼以及段落组合上的文体差异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译文存在明显差异。为证明这一结果并非偶然,而是与不同的意识形态相关,作者又对两家媒体就吴访美这一系列报道进行了语篇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者在新闻标题、所强调的主题以及引用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如在倾向于台独的《自由早报》的系列报道中,常给吴以赞誉之辞,对其访美皆给予正面评论;而在倾向于两岸统一的《联合早报》中,频繁引用的是海外华人的言论,表达的是对吴所发表的关于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的不敬言辞的强烈不满。郭赛华教授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充分证明意识形态在新闻翻译中的重要影响。

三、对新闻翻译的启示

(一)新闻翻译中的忠实与灵活

和其它类型的翻译一样,忠实也是新闻翻译的标准,但对于新闻翻译尤其是具有意识形态意义的新闻翻译而言,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正如前文所述,在社会文化语境变化显著的情况下,新闻翻译需要挖掘其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加之翻译过程又会受到诸多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译者势必需要在翻译时作某些调整以便译语读者接受,从而有效传播信息。因此,新闻翻译一方面需要尽可能采用直译和意译来忠实传达主要信息,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因意识形态差异而对译文进行较为灵活的处理。

例如,“On April 20,the United States granted former Taiwan president Lee Teng-hui,a famous separatist,a visa to visit the country”这一话语中含有几处不符合我国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首先,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其“总统”说法不合理;第二,原文称李登辉为“famous separatist”。英语中separatist为中性词,而famous则一般用于褒义。该句直译显然不合适,对此,译者进行了灵活处理,将“总统”一词加了引号,“famous separatist”则译为“臭名昭著的分裂主义者”。这不仅符合我国的意识形态,更易于让读者接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和巩固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意识形态。

上述例子表明,在保证原文主要信息不变的情况下,对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灵活处理是新闻译者必备的素质。

(二)新闻翻译方法

1.删

删除是新闻翻译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依据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之分。外部因素主要指受版面所限;内部因素则主要源于译者的主体性以及相关媒体机构的规范及其意识形态取向。前者不在此讨论之列,而就后者而言,那些不符合媒体判断标准或者意识形态取向,或者不符合目标读者期待的内容都有可能被删除。

原文:The outbreak of riots in Tibet in March—which Tibetans say were spontaneous and Beiji ng says were carefully orchestrated—prompted a heavy Chinese crackdown and sparked sympathy demonstrations in London,Paris,and San Francisco.At times,the Tibetans appeared to hijack the Olympics f or their own cause.(New York Times,May 22,2008)(划线部分系本文作者所加)

译文:西藏三月骚乱引发了伦敦、巴黎和旧金山等地声援藏人的示威行动。

例句中,破折号之间的引语若直译则为“藏人说(骚乱)是自发的而北京则说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原文看似客观描述,实则具有意识形态意义。首先,原文主语为Tibetans,给人的印象是所有藏人或藏人普遍都这么认为。其次,即使骚动自发形成,人们也会认为是政府的当地政策或管理问题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原文虽将两种说法都“客观地”列出,但破折号后面部分(“引起中国政府强烈镇压”)以及最后一句(“藏人看似为了自己的事业而破坏奥运火炬的传递”)却泄露了天机,记者或媒体对整个事件的态度显而易见。正是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译者使用了删译。

2.增

增译在新闻翻译中也用得较多,增译的内容主要是相关事件的背景以及文化历史方面的语境,其目的除了使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某一事件之外,有时还用以表明政治立场。例如,在《纽约时报》2008年4月1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For the West,Many Tough Calls on China”的新闻中(http://www.nytimes.com/2008/04/13/world/13china.html?pagewanted=1&_r=1),大篇幅地描述中国在2008年奥运前夕所面临的来自各方的压力,文章看似客观描述,但字里行间却充斥着对中国人权问题的质疑,其中有几段涉及几个西方大国领导人对中国的施压。为表明立场,译者在这几段文字的前后分别加了“中国不屈服于压力”以及“北京的态度很明确,决不会屈服于‘藏独’分子的要求”以强调中国政府的坚决态度。

3.编

新闻编译是指“通过翻译和编辑的手段将用源语写成的新闻转化、加工成为译语语言新闻的翻译方法”[7]204。和新闻全译这一基本功相对应,编译是翻译工作者的“实用功”。根据刘其中(2009)所做的总结,新闻编译的依据主要有三个。首先,英语新闻的质量良莠不齐,需要认真筛选、再次加工;其次,源语新闻中含有一些不宜在译语国家和地区传播的政治因素;第三,源语新闻篇幅过长,而新闻媒体的版面有限[7]204。这三者中,最后一个属于外部因素,前两个属于内部因素,而其中的后者直接和意识形态有关。在保持源语语篇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不变的情况下,对涉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内容进行编译加工后的新闻语篇往往更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可以说,编译是在增删等译法基础上的更为高层的翻译手段,也是新闻翻译灵活性更为全面的反映。

四、结语

以上分析表明,意识形态和新闻翻译之间关系密切,新闻翻译的整个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西方强势文化和权力机构的某些意识形态随着翻译而向译语社会渗透,直至成为惯例性和常识性的知识而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在翻译涉及具有明显意识形态意义的语篇时,对译文进行适当地处理是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满足读者阅读兴趣和习惯的需要。具体而言,译者一方面要增强阅读中的意识形态敏感度,结合社会语境把握原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学会批判性地分析。另一方面,力求译语语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与源语语篇保持一致,同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对语篇进行适度灵活地处理。与此同时,也不能过分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毕竟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在不断地缩小,甚至在各国文化内部呈现多元化趋势。

[1]孙玉梅,孙志祥.及物性视角的英汉新闻语篇批评性对比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1):113-117.

[2]吴建刚.论批评话语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3):42-48.

[3]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J].中国翻译,2003,24(5):11-15.

[4]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24(5):16-23.

[5]张健.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分析[J].国际观察,2007,(1):51-56.

[6]Kuo Sai-hua,Mari Nakamura.Translation or Transformation?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deology in the Taiwanese Press[J].Discourse & Society,2005,16(3):393 -417.

[7]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Ideology and New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ZHENG We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As a product of social practice,news discourse reflects the ideology of its interest groups and the stances and opinions of its producers,hence no absolute objectivity.As a cross-linguistic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news translation is more influenced by ideology.This paper,guided b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based on the reading of implied ide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decoding proces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ideology in the encoding process,proposes a critical eye needed in reading and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the discourse and that appropriate translating approaches like deletion,addition and translating and compiling adopted to flexibly address the ideologically important elements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main idea and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remain the same.At the same time,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distances of ideologies among different nations have been shrink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ural exchanges;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es should not be over-exaggerated.

news discourse;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ideology;news translation

H059

B

1001-9146(2012)01-0032-05

2012-01-11

郑玮(1977-),女,浙江缙云人,讲师,翻译与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语篇译者语言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言是刀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