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2012-08-15叶敏娣柯新利
叶敏娣,柯新利
(1.湖北科技学院计财处;2.湖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叶敏娣1,柯新利2
(1.湖北科技学院计财处;2.湖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与区域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能反映特定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以咸宁市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明确了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为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
低碳经济;SWOT分析;咸宁市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应对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过高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1]。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多年来一直采取积极应对行动。2007年9月,胡锦涛在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2]。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3]。
湖北省是我国首批低碳省市试点区[4],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特别是加入武汉城市圈以来,咸宁市制定了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是以建设“两型”社会为目标,提出建设绿色咸宁、生态咸宁的构想。为此,咸宁市政府机构和各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本文以湖北省咸宁市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为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
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近年来,咸宁市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提高效益、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和发挥比较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产业基础,拓宽产业领域,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主要支撑、农业特色鲜明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加快发展工业的同时,着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突破性地发展旅游产业。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完善旅游规划,打造旅游精品。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地热水资源,建设咸宁温泉谷,形成咸宁旅游主导产品;支持九宫山与国内外旅游名山结成姊妹关系,抓好九宫山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生态健身旅游;加强陆水水系环境保护,加快整合陆水湖旅游资源,做好赤壁古战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发展咸安桂竹生态观光旅游。精心设计旅游产品,强化旅游促销,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把咸宁建设成为武汉的“后花园”。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培育现代物流主体,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加大口子镇和边贸交易市场建设力度。构筑公共信息、物流配送、交通运输三大平台,用五年左右时间,把咸宁建成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法律、会计、信息、设计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加快房地产市场开发,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建筑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2009年,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30.8:36.7:32.5调整为20.8:42.8:36.4,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迅速发展,10年间上升了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随着咸宁市旅游、金融、物流、房产、信息、休闲等等产业的科学规划,整合开发,咸宁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将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
2.碳汇能力强,潜力巨大
咸宁市土地总面积981494hm2,其中林地面积561286hm2。在全市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411095hm2,占73.24%;疏林地面积8563hm2,占1.53%;灌木林地91110hm2,占16.23%;无立木林地47452hm2,占8.45%;苗圃地3067hm2,占0.05%。全市活立木蓄积量8768293 m3。其中:森林蓄积量8302520 m3,占94.69%;疏林蓄积量45516 m3,占0.53%;散生木蓄积量135271m3,占1.54%;四旁树蓄积283795,占3.24%。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3%。2009年,咸宁市森林年固碳量达到10668627t,农田固碳量达到6473832t,水生生态系统固碳量达到494509t,其它生态系统的年固碳量达到473315t,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3.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咸宁市清洁能源发展以电源建设为核心,执行电力工业优先发展的方针,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电力发展中,坚持优先发展核电,适度发展火电,加快发展水电、风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原则。“十二五”期间,咸宁市将调整能源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咸宁市发电装机达到671.12×104kw。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咸宁核电站终于在“十一五”末落户咸宁。咸宁核电站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湖北省能源集团共同投资兴建,主推AP1000技术路线,分二期建设,预留第三期发展空间,每期安装两台机组,单机发电量125×104kw,建成后可具备500×104kw供电能力。咸宁市可用于发电的风电场规模约46万千瓦左右,主要集中在幕阜山脉。幕阜山脉面向东南方为钝角,面向西南方为锐角,有利接受东南风进入,是世界上季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咸宁市已完成通山九宫山风电场一期建设(装机1.32×104kw)。“十二五”期间,咸宁市将重点建设九宫山风电二期、崇阳大湖山风电一期、通城黄龙山风电一、二期,开展通山九宫山风电三期、太平山风电、大幕山风电、崇阳金沙、赤壁雪峰山、咸安斧头湖、嘉鱼长江风力发电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间,咸宁市风电总装机规模可以达到10×104kw以上。咸宁市小水电资源较为丰富,全市大小河流207条,主要河流是富水和陆水两大水系。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25.7×104kw,可开发量21.6×104kw“十二五”末,咸宁市水电总装机容量可以达到125×104kw。
咸宁市是农业市,秸秆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具有较大潜力。其中,通山、赤壁、咸安等地均有条件开展秸秆发电,全市可用于秸秆发电规模约7×104kw左右。
咸宁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均日照时间1754.5小时,年均无霜期245~258天,年总辐射量101-106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十二五”期间,咸宁市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总规模可以达到20兆瓦。
咸宁市地热资源丰富,所辖6县市均有分布,至今已发现7处地热田,均属中小型低温地热田。初步统计总地热资源量为221.32×1012kcal,折合标准煤3162×106t,地热资源可开采量26164m3/d。
4.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十一五”以来,咸宁市各县(市、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工程,推动技术进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全民行动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节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率达到17.93%,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劣势
1.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主题,加大改革力度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快捷健康协调发展的态势。
全市2006~2009年GDP分别为234.65×108元、286.81×108元、359.19×108元、405.15×108元、465.92×108元,年均增长18.75%,2009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63.92×108元,占全市总产值的17.8%;第二产业总产值为45.5×108元,占全市总产值的45.5%;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31.95×108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6.7%。
2006年至2008年咸宁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5.5%,2009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有所降低,较2008年增长6.3%,人均能耗4.05t标准煤,2009年总能耗比2008年增长了30.25×104t标准煤。
2.高耗能工业行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
2006年~2009年,咸宁市典型高耗能行业的产值由2006年的413118×104元,增加到2009年的792644×104元,增幅高达91.87%。2009年,典型高耗能行业的生产总值占全市总产值的21.71%,比2008年和2007年分别上升3.9个和4.6个百分点。典型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且2008年到2009年的增长趋势尤为明显。
咸宁市典型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从2006年~2009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咸宁市典型高耗能行业的企业能源消费量为233.1×104t标准煤,此后咸宁市典型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到2009年增加到257.8×104t标准煤,较前一年增加10.65×104t标准煤,增幅为4.3%。
3.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短期内难以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
咸宁市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天然气、电力和热力为辅。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2006~2009年间,随着咸宁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咸宁市能源消耗量在不断增长。其中煤炭消费量总体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石油产品消费增长较快,由2006年的29.32×104t标准煤增长到2009年的78.82×104t标准煤,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6%。电力和天然气增长缓慢,尤其是天然气发展十分缓慢。电力四年间仅仅增长了9×104t标准煤。
从所占的比重来看,在所有的能源消费中:2006~2009年间,煤炭一直占据了70%以上的比重,甚至高于全国水平(68.9%);热力和天然气的比重很小;电力的比重变化不大,在10%左右.总体看来,虽然咸宁市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仍无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格局。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必须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优质能源,逐渐淘汰能效低、污染大的能源品种。
4.与发达地区相比,节能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节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示范(引进)和推广了一大批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节能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我市节能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特别是一些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发不够。同时由于缺乏鼓励节能技术推广的政策和机制,多数企业融资困难,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难。
5.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比较弱
节能减排直接关系到咸宁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环境品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典型的社会公共事务。对公众来说,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中,是其作为社会一员的义务和责任所在。节能降耗不仅仅是政策的事情,也不单纯是企业的任务,而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义务和责任。但从目前咸宁市的情况来看,很多人对节能减排方面的认知较为缺乏,而且认为节能减排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自己没有义务去节约资源;有人认为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不屑”节约。所以,要不断提高全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企业和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
1.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变暖与能源资源枯竭,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借此作为世界新一轮产业竞争、技术竞争、经济增长竞争的关键。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需要、缓解在全球排放等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又可以面对来自国际上的挑战。2010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下发《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将贵阳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保定八市,以及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为国家低碳试点省市。这一大背景,为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支持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已经成为大家的理念。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试验区,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力,“两型社会”建设既要资源节约,又要环境友好,要从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所以,“两型社会”的美好未来,必然需要通过“低碳”之路来饯行。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土地集约利用和财税金融支持等8个重点领域的33项专项任务上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支撑武汉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建设。当前咸宁市倡导以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为支撑的低碳经济,促使地方形成低碳发展理念,培育低碳产业,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正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四、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威胁
1.经济社会梯度差异
总体上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差距明显,继续拉大区域间竞争水平的差距;知识经济发展的不同也将进一步拉大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距,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分工中将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中西部地区资源加工业和农业仍是重点;由于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差异,外资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还需要一个过程。咸宁市地处中部丘陵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中部发达地区和武汉城市圈发达城市。咸宁市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巨大,给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造成了威胁。
2.产业结构转移的压力
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难于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上受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资本向外扩张的需求强烈,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大批产业已开始梯度转移。例如上海因申办世博会成功,计划在2010年前将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将退出上海。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政府主导号召到市场自发探索期后,在近期中央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突破了初期的粗放形态,以市场为主导,呈现三大特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项目不断增多;投资来源多元化,来自东部“三大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投资增多;第二产业项目具有投资额大、产值高等特点。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有一大批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耗能的行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咸宁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对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形成威胁。
[1]万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及其经验借鉴[J].财经政法资讯,2010,(4):18-22.
[2]林宏.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及对我省的建议[J].经济丛刊,2009,(5):17-18.
[3]陶成波.宁波发展低碳经济的设想[J].经济丛刊,2010,(2):4-8.
[4]杨淑霞,汤明润.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5):43-46,123.
F062.2
A
1006-5342(2012)05-0023-03
2012-03-15
咸宁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KY1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