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革命中的人和环境*
2012-08-15刘文菁
刘文菁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论科技革命中的人和环境*
刘文菁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在人类历史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程中曾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仅促使了劳动生产力极大发展,还使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能力得到巨大提高。科技革命和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得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使得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这只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方面。就在科学技术和人的实践推动历史大步前进的同时,科技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也膨胀起来,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突显。历史昭示我们:要想明天更加美好,人类必须走与自然和谐之路。
科技革命;人类中心主义;环境
科技革命指的是引起社会生产力发生根本变革的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发现和突破。自15、16世纪以来,人类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文艺复兴时期发生的首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人类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宣告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来临;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由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它为人类带来了福祉。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功能使人类越来越专注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甚或达到了痴迷和滥用的程度。这样一来,人类在享用科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由此引起的诸多的问题甚或灾难。在这些问题和灾难中,环境问题尤显突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本世纪全球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问题的由来
科技革命不仅促使了劳动生产力极大发展,使得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发生巨大改变,还使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科技革命和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得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下面以美国为例,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当首次科技革命发生时,美国还只是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从1776年7月4日美国宣布建国到19世纪中叶,美国都是一个农业国,在同欧洲的关系上,也仍然被视作为欧洲的殖民地。然而经过两次科技革命的洗礼后,美国情况就大变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发展速度是当时包括德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都所望不及的。对此,列宁曾这样说过:“美国就人的联合劳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就应用机器和一切最新技术奇迹来说,都在自由文明的国家中间占第一位”。[1](P557-558)
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更使美国如虎添翼。美国人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美国人过上了一种物质富裕的生活。1900年,在美国劳动力的分布中,白领工人占17.6%,1990年为57.1%。[2](P407)可见科技发展已使美国人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能在环境舒适的氛围中,享受工作的愉快。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在20世纪初的时候,一个新生婴儿预期能活到48岁。到1991年时,这个数字上升到了73岁。[2](P20)
美国经济发展起来、人获得解放后,对发展科技的热情更高、更专注。1901-1930年,美国获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及医学奖的人数为5人,[3](P427-430)1931-1950年为24人,[3](P430-431)1951-1966年为44人[3](P431-433)。可见,科技革命在解放人的同时也解放了自己。
科技革命所赋予人类的空前能力及科技革命和人类实践所创造的巨额财富一方面使人类能够有尊严、体面的生存,使人类的生活美好起来。另方面也使人类变得贪婪和自我中心起来。因为人是世上最高贵的,故在与其它生物、在和大自然相处和互动中,人变得浮躁起来、狂妄起来。人可以任由自己的性子滥砍滥发、虐待动物,戕害自然。久而久之,大自然开始报复了,环境问题成为了本世纪的全球性核心问题之一。
环境问题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举措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有识之士就在关注环境问题。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1907-1964)出版了一本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在这部书中,卡逊生动而严肃地描写了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呼吁人们爱护自己生存的环境。《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环保事业。十年后,1972年,美国学者D·米都斯(1942-)在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反思后,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提交后引起了激烈的、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批评者不少。然而,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深刻担忧,对环境重要性的深刻阐述,对资源与人口关系的精辟分析,唤起了人类自身的觉醒,成为了当时环境运动的理论依据。但是,单靠这些有识之士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人人参与,举全民之力、举世界之力去保护环境,走与自然和谐之路。
第一,我们要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停止人类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愚蠢行为。
人不能没有欲望、不能没有创新的精神和敢为天下之先的勇气,否则现代的物质文明就不可能出现、更不会进步和迅猛发展。但是人的欲望应该有所节制,合理宣泄;人的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勇气也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趁匹夫之勇。人确实是高贵的,但这种高贵应建立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之上。其实,人本身就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人类居住的地球只不过相当于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人生也如同世间的其它生物一样,是时间长河中的匆匆一瞬。人应该从高贵回到普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做大自然的朋友,而不是以主人自居,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
第二,在发展科学技术,积极投身各种实践时,应多点人文精神,少点急功近利的腐浊之气。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的集中概括和表达,它有三个重要的元素:一是人性,即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主体地位。二是理性,即人具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自制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主持正义公道的本性。人正因为有理性才有聪明才智,才有德行,才庄严高贵。三是超越自我,关心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对集体、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总之,人文精神应该是人的思想品质、灵魂世界、道德世界、心理世界等精神现象、精神力量的一种体现和表达。
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应该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使物质文明不断繁荣,它是人类解放的力量所在,尊严之源。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使科技发展不会迷失方向,使科技能更好的造福于人类,而不是有悖于此。
第三,坚持低碳生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低碳生活,就是要我们能抵御住物质的诱惑,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转变消费模式。因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消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4]我们要过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从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这些细微的小事做起,努力地使资源的使用高效化,废物最小化。我们要以一种较公平的方式来分享资源,我们要为我们的后代留下足够的环境空间。
第四,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利用、开发资源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科技革命虽能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能使人类的能量更大,但我们不能盲目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发展的同时密切关注生态环境,既合理利用、开发资源,又要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例如,在农村进行绿色革命时,一刻也不忘记对植被的保护。在这方面,中国的宁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深处,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全区86%的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风沙灾害多发,植被稀疏,森林资源匮乏,人与环境的矛盾尖锐突出。然而,宁夏的中卫沙坡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为保护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线的畅通,两代治沙人总结当地群众长期治沙的经验,创造出麦草方格治沙技术,在裸露的移动沙丘上大面积固沙造林,建立起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解决了世界性难题,人进沙退,治沙成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先后有60多个国家的来宾到宁夏参观学习。宁夏南部山区缺水干旱,生态环境恶劣,历史上以“苦瘠甲天下”而闻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适宜人居住、最贫困的地方”。当地政府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营造水资源涵养林,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至2008年,南部山区所属“七县一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980.3万亩,其中退耕造林412.9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45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正确处理科技革命中的人和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接受,世界各国也在发展科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携手共同应对环境问题。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次会议所布置的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各式展台达5000多个。里约热内卢会议通过了三个重要的国际性文件:《关于环境和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又称《地球宪章》)、《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和《21世纪议程》。此外,150个国家还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里约热内卢会议标志着人类与环境的和解、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相信人地关系得到正确处理后,科学技术也会在天人合一的健康快道上跑得更加顺畅、欢快。
[1]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美]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G913
A
1006-5342(2012)05-0021-02
20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