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研发组织:双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研发组织的创新
2012-08-15李凌杰李东方
李凌杰,李东方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郑州450011)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以下简称“双集群”)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作为集群创新系统的软件设施因素之一的研发(R&D)组织,乃是为适应由市场和客户需求确定的研发目标所建立的集体,是为了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个人创造性和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所营造的环境。[1]然而,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发主体都意识到自身力量在集群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局限,意识到R&D组织对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基于R&D联盟的虚拟研发组织也由此应运而生并迅速在中部各省落地生根。
一、虚拟研发组织的特点和创建意义
(一)虚拟研发组织的特点
虚拟研发组织(Virtual R&D organization)“由不同主体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围绕特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共享各自的某些核心资源和竞争优势,及时把所需的各种研究资源和必要的组织功能联合在一个‘柔性研究所’中,建立起一个较为紧密的跨越时空的合作联盟,共同开展某种技术或某项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虚拟研发组织具有目标清晰化、结构柔性化、组织弹性化、研发活动并行化以及网络合成信息化等特点。
传统研发组织的目标通常是由最高管理者设定,然后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面,是一种由上级给下级直接规定目标的单向过程,带有非操作性,组织的组成和解散程序非常繁琐,有不少人为障碍。而虚拟研发组织的目标来自于市场和客户需求,组织是一种动态联盟,没有上下级关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再组或解散。虚拟研发组织依赖于信息网络的R&D模式,合作面广,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保证各方自由、高效地进行合作。各成员的研发活动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并行作业,这就大大缩短了研发时间,提高了产品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并且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避免了盲目性,规避了市场风险。
(二)创建虚拟研发组织的意义
虚拟研发组织彻底改变了研发组织的概念、界限及形式,引发了研发组织的一场大变革。创建虚拟研发组织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对促进双集群协同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虚拟研发组织中各成员单位诸如信息、人才、实验设备、检测设备、研究成果、技术优势等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是能够互利共享的,可以充分利用彼此的信息资源和竞争优势,真正发挥各方分散和潜在资源的作用,节省人力、财力,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业化的整体水平。
虚拟研发组织成员的合作过程,也是技术、经验和知识的交流过程,而且交流的次数和范围比一般情况下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从而促进了技术的扩散速度和效率的提高[3](P62)。同时,按照不同的研发项目和机构实力组建的虚拟研发组织,能够拓展合作研发成果的技术领域,既可以主导技术的创新,也可以带动附属技术的进步,从而加快了创新技术产业化的速度。
根据系统原理,协同创新后组织所具备的功能不再仅是各方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组织中各个要素(诸如人力、资金、设备等)在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一种新的整合,其功能会超过各要素功能之和[4](P124)。虚拟研发组织将集群各方的优势进行重新组合之后,互相弥补资源的短板,从而取得技术创新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实现1+1>2的增值效应。
在虚拟研发组织中,科研人员信息交流和研究合作不受年龄、身份、职称、学历等差别的影响,内部宽松的环境易于激发人们奔放的思维和创造力。同时,组织内成员之间的技术、经验和知识的交流具有多向性和开放性,也易于使研发组织发展成为人才再教育和再培训的前沿阵地、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利用外部成员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人才劣势,能够“借鸡生蛋”,协同创新,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虚拟研发组织的基本模式与潜在的风险
(一)虚拟研发组织的基本模式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官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为研发活动导向,以企业为技术吸纳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开发主力。
一是政府主导型。指以政府资金、项目和政策为导向,吸引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R&D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研发组织。这种类型适用于解决带有前瞻性、战略性、急迫性、关键性和地域性的问题。例如山西省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就是实行以政府为主导、鼓励企业和各个科研机构参与的研发活动。如山西省地勘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建“人才直通车”、运城市农业局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科农199”强筋小麦种籽等研发项目,政府在重要资源的投入以及成果分配方面均占主导地位。
二是产业牵引型。指以企业研发需要为主体,牵引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R&D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研发组织。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大公司与学研的联合开发。例如太原重型机械集团不仅与中北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进行诸如“重大技术装备模块化参数化智能化协同设计系统”等招标项目的设计开发,而且在合作的基础上还成立了诸如“数字化设计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联合研究室,为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再如,太原第一机床厂与上海理工大学应用技术研究所合作的“XQK2415数控龙门镗铣床产品”等研发项目,企业在研发资源和成果分配方面也均居主导地位。
三是学研拉动型。指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为主力,推动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R&D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研发组织。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资金有限、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小公司与学研的联合开发。例如:山西中北大学于2002年利用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创建中北科技园,已成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再如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与河南永城煤电集团合作的“煤基合成气经二甲醚合成高辛烷值汽油技术”、太原科技大学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合作的“油膜轴承锥套的优化设计”等研发项目,大学和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均持有绝对的主导权。
(二)虚拟研发组织的潜在风险
第一,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而虚拟研发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是它们为了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盟,由于不是通过立法程序注册的经济实体,没有取得法人资格,因而在研发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如: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往往成为组织内成员纠纷的导火线,而且成员越多,这种产权纠纷现象就越严重。
第二,管理协作风险。虚拟研发组织成员的合作是通过不完全契约及各种协议进行控制的,如果契约或协议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就可能导致股东权益遭受损失,条款履行不恰当就可能导致违约损失,信息安全措施不周全就可能导致商业秘密泄露。当出现新问题或争夺新利益时,这样不完备的契约或协议就很难产生约束作用,合作各方就可能会重新陷入合作谈判,甚至导致合作瓦解[4]。
第三,人力资源风险。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最可贵的财富,也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实现人力资源共享是建立虚拟R&D组织的目的之一。而在合作研发过程中,由于人的能动性、社会性、可变性等特殊性,R&D组织常常面临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员工队伍不稳定等风险。目前,在晋工作的“两院”院士仅有6人,远不及一个全国二流重点大学拥有的院士数量,山西省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匮乏由此可见一斑。如果解决不好这些人才方面的隐患问题,同样会极大地制约虚拟R&D组织的发展。
三、创建虚拟研发组织的策略
研发组织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各项日常工作来回避各种潜在风险,针对各种潜在的风险来采用不同的创建策略,进而使双集群协同创新系统虚拟R&D组织更好地成长。
第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如今,在知识日渐重要的全球经济中,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政府部门要通过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和协调虚拟研发组织的建立、运行及成果效益的分配,通过进行知识产权评审、建立知识产权档案、加强对合作方和员工的合同约束来防范R&D组织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从而有效遏制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第二,加强研发管理体系建设,规避管理协作风险。建立健全与研发组织相适应的内外部规章制度,是保障研发团队有序、高效运作的重要手段。为了控制管理协作风险,保证虚拟研发组织的良好运行,研发组织管理者除了需要完善契约或协议条款内容,强化对契约或协议的授权、审核、订立、履行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制订员工行为规范和激励机制,制订经费资助制度和网络管理制度之外,还需要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巩固相互信任的基础,借助信任的“软性”约束,降低组织之间的合作成本。近日开始实施的焦炭出口企业“黑名单”制度,便是山西省商务厅进行风险规避的一种积极手段。
第三,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规避人力资源风险。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风险管理,源源不断地造就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每个虚拟研发组织管理者必须关注的大事。为了降低人力资源风险,制订不同的人力资源规划,聘用高素质的中坚经营者,加强薪酬与绩效管理,完善劳动保障条规,对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虚拟研发组织通过知识信息的有效流动,提高了知识创造的效率,一跃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双集群协同创新系统降低研发成本的典型模式。目前,虚拟研发组织模式在我国的大多数省份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制度、政策等方面的缺陷制约了它的发展进程。为了提高双集群协同创新的效率,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中部各省政府应该创造良性互动环境,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之间整合研发资源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扶持政策,促进双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研发模式的转变,开创中原经济区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1]刘友金.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GEM模型解析与 GEMN模型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7,(9).
[2]王英俊,丁堃.“官产学研”型虚拟研发组织的结构模式及管理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4).
[3]王硕.虚拟企业理论与实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徐若梅,王硕.虚拟研发组织的国内外研究述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