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2012-08-15张文娟
张文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高校校办科技企业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市场呼唤高新技术及其产品,但是计划经济旧体制下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一时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无法有效转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成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应运而生[1](P3-4)。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科技企业亦有了较大发展。在市场发展的浪潮中,一些校办科技企业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推广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发展多种交通模式,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与一般企业相比,高校校办科技企业拥有科技、信息和税收等方面的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500强企业中许多企业也在我国纷纷投资设厂或者设办事机构,这些企业较一般企业而言,有较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科技、信息和税收等方面的优势便不再突出。国内市场方面,2007年3月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两税合一”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为经营上本就具有灵活性的中小民营企业敞开了方便之门。高校校办科技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夹缝中生存”的处境越来越尴尬[1]。一些校办科技企业,因体制不顺,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活,导致经营不景气甚至亏损,逐渐被淘汰。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及校企关系两个方面。
一、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校办科技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产品定位欠科学
高校校办科技企业有许多优势,它以众多学科教授和专业研究生为主体借助先进齐全的实验设备进行科研开发,但由于种种原因,研发的新产品未能及时转化为商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科技企业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较小,销售收入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比例较低。多数校办企业仍从事科技含量较低的服务性产业、加工性产业[2](P36-37)。一小部分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也未能达到国内顶尖水平,产品定位欠科学。企业因此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更不利于其健康快速发展。
2.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而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利润的有效途径。只有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利润才能得到保证。然而,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现状还处于“零、小、散”状态,未形成有效规模。即便少数有一定实力的高校所办的各类企业也是少则3~5个,多则数十个。这些企业经营规模和资本实力仍然较弱,管理上较分散,销售力量较薄弱,很难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
3.运行机制不规范
按计划旧经济体制模式建立起来的高校校办科技企业,运行机制不规范,习惯于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干部、职工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观念根深蒂固,贡献与报酬脱节,责权利分离,阻碍了干部群众积极性的发挥。校办科技企业人员冗余与老化,人事编制上隶属事业,职工中属事业编制的占大多数,无形中造成了一种负担,增加了压力;同时,设备陈旧,厂房简陋,使产品质量不能保证,造成新产品研究周期长,削弱了竞争能力[3](P63-65)。
(二)校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关系尚未理顺
在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管理模式上,存在双重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上隶属学校,企业运作上却是面向市场,实行市场调节。但由于校企关系不明确,校办企业虽有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权力,但因其最终隶属于学校主管部门,在人事管理、财产管理、工资管理以及生产活动上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高校的制约。
2.管理体制不顺畅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是制度问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科技产业在管理上普遍沿用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形式上由产业处管理校办企业,还有一些高校由院领导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过多干预。甚至在一些“重大”的经营事项,特别是决策性事项上,由党委会或校务会进行讨论并做出决定。这些院校领导之间、院校领导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由于对校办产业的了解程度、对经营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有关市场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常会产生难以调和的意见分歧,结果造成重大问题议而不决,丧失有利经营时机,甚至造成决策失误,给院校和企业造成严重损失[4](P28-29)。
3.产权不明晰
企业产权不明晰主要表现为投资行为不规范和注册资本不实。高校对校办企业的出资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校办产业的初始投资和财产主要来源于院校,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原则,校办产业从创建至形成一定规模后,其资产的所有权理应属院校,是国有资产。但因为缺少法律的保护及相应的监督,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利用了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如校名、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还有人员、试验设备等。对于这部分资产的重要性,高校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很好的管理制度,导致了部分无形资产的流失[5](P79-80)。
二、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
(一)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1.理顺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经营
首先,在管理体制上,设立校产董事会,专门负责校办企业的相关工作,实行事企分开,建立学校投入撤出机制,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律运作。其次,在运行机制上,设立校产监事会,对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和领导的职责进行严格规范和监督。企业的利润分配除上缴学校和社会份额外,个人收入与个人的科研能力和技术产品等成果直接挂钩,真正实现按劳分配的方式。再次,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6]。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校办企业的实际进行改制,使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按规章制度办事,才能促进校办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引入市场竞争,公开选贤举能
首先,高校校办科技企业面向社会公开公正招聘部门负责人和职业经理人,打破传统的高校负责人一身兼两职的状态。引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营造和谐的科研工作氛围。其次,多方筹措资金,吸纳社会和个人等闲散资金,实现校办企业多元化投资经营。投资的多元化使得校办科技企业在解决科研经费不足的同时防范了经营的风险。
(二)依托学科专业优势,走创新发展之路
1.紧密结合市场,创新研发产品
校办科技企业既然作为企业同样不能避免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因此,及时了解、收集市场信息,根据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利用学校的高新技术设备开发新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简化新产品转化为商品的程序,使其尽快投入市场,实现其价值,服务大众和社会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2.铸就拳头产品,打造品牌特色
品牌是企业的标志,不断创新适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校办科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样也应有自己的特色产品。结合高校的学科专业实际,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宣传,打造特色产品是企业立足市场竞争的一张王牌。
(三)利用人才优势,优化配置人才资源
1.依托高校专业优势,各显其能
校办企业比一般企业的优势在于能依托高校办企业。高校本身有大量的丰富资源可以利用,不同专业有各自的特长,例如,工科类专业有大量的教授和研究生从事科学实验和产品开发;文科类尤其是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可应用在企业规划管理的位置上。根据各自专业优势科学合理安排人才资源,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组建一支营销精英队伍
我国每年有许多高新技术产品或专利来自高校科技实验室或校办企业,但这些产品或专利最终转化为商品在市场上推广成功的机率并不尽如人意。不可否认,众多校办科技企业在注重产品开发的同时忽视了产品营销策略的提高。所以,利用学校专业人才优势,组建一支营销精英队伍深入市场、开拓市场十分必要。
(四)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坚持产学研结合
校办企业创办的宗旨是服务于师生和教学科研,为高校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为毕业生和研究生提供实习和实验的场所,同时也为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的平台。
高校校办科技企业虽然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但不应忽视其校办企业的特色,在拥有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为其做贡献的基础上也要为广大师生提供相应的服务平台,形成校办企业反哺学校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的特色。同时,校办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调整高校教师结构,在取得各项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素质和质量,有利于高校和校办企业的共同发展。
(五)综合考虑环保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知识密度大,技术设备先进,学科领域呈交叉性特点,这对于新产品和专利技术的开发具有极大的优势。在倡导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该关注校办科技企业真正占领技术市场的持久性和在高产出高消耗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所以,指出以下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发展方向。
1.提高科技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成功率
高校科技企业是开发新产品的基地,新产品是广大师生科研实验的成果,但是由于校办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对产品进行包装投入市场的机制,很多科研产品在进行中试时没有经过二次转化就被搁浅。由此降低了技术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容易挫伤师生研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减少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所以,校办科技企业为技术产品的二次转化提供配套的服务措施,提高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成功率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降耗节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环保产业,节约能源提高使用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等。科技贡献的间接经济效益包括能源消耗、污染率的下降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校办科技企业作为科技产品研发的主阵地,无论是实验还是开发新产品都应注意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研发环保产品,降低污染和生产治理成本,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作为高新技术研发的先锋和主要阵地,更应重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改革管理体制、创新产品、打造特色和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上,都不容忽视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张忠元,向洪.教育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3]吴怡兴.教育产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郝平,程建芳.创新与挑战—世界名校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郭琴.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对策探析[J].科技创业,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