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分析——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

2012-08-15

对外经贸 2012年6期
关键词:外贸国际贸易西藏

黄 林

(西藏民族学院 财经学院,陕西 咸阳712082)

一、西藏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西藏民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2003 年6 月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办学近十年来,已为西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经贸人才,学院历来比较重视专业实践教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会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的安排,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公共及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和专业课实践教学,但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西藏民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课堂教学实践性不强

当前,西藏民族学院教师的职称评审主要侧重于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教师在教学环节上往往偏重理论,课堂教学方式依然以灌输式为主,虽然许多教师也采取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方式,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一般仅从所讲授内容角度设计案例,所设案情较单一,与实际相差甚远,因而学生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不能达到让学生真正学会动手操作的目的。

(二)考核方式单一

现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考核一般都是在学期末通过试卷笔答方式进行,而考核内容以知识点为主,没能体现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从而无法适应当今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贸易技能操作要求。而具体到实践教学环节,由于教学形式不一,考试方法多样,缺乏严格、系统和科学的考核办法,很多学生对此没有压力,使学生的实践意识不强,从而放松了对实践课的学习。

(三)校内模拟实践实训设施不足

西藏民族学院由于是地方性院校,在经费受限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设施设备投入不足,缺少专门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所购置的一些专业教学软件仅安装在公共平台上,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很难满足国际贸易模拟实训的需求。目前的模拟实践仍停留在模拟各类外贸流程和填写单证等文字性材料,并未形成人机互动的模拟情景教学方式,教师不能通过设置条件而创造情景,使学生独立完成贸易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实验室无法安排贸易业务功能区,使学生无法体验业务环节中的办公环境、谈判环境、样品推介环境以及操作环境等。

(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西藏民族学院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步伐相对滞后,使得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一些已建的实践基地往往是在进行签约和挂牌议式时正规隆重,但事实上只起到应付上级教学主管部门检查的作用,无法有效接纳学生实践实习。许多实习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少真正承担实训基地的培养任务,对实习生则采取宽松管理方式,所分配的任务也只是一些临时性的打杂,学生很难接触到具体业务,致使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五)师资队伍缺少实践经验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客观上要求专业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但西藏民族学院教师大多是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其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教学经验,更缺少在贸易岗位的实践经历,因而在教授学生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巧时受到极大限制,致使课堂教学停留在课本上,在指导技能训练方面,则效果不甚理想。

二、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结构

(一)人文社科认知实践教学

人文社科认知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各种专题讲座、公共基础课实践、专业基础课实践和办公自动化操作训练等,这部分实践教学属于大学通试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实践学习的兴趣和养成实践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基本具备适应社会环境的实践能力和素质,是大学阶段一、二年级所要进行的实践教学。

(二)专业课实践教学

按先后顺序,专业课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课课内基础实践教学、专业技能校内模拟实践和校外专业实习三大部分。

1. 专业课课内基础实践教学

专业课课内基础实践教学应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对各门专业课程设置课内的实践环节,所体现的内容诸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进出口合同的签订程序及合同的履行、国际结算课程的外汇兑换业务和结汇、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外贸函电撰写、商务谈判课程的贸易磋商基本流程、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报关基本流程、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国际招标、投标程序、招投标文件的制定等。

2. 专业技能校内模拟实践

专业技能校内模拟实践包括两种情形:(1)专项模拟实践,主要是指在学生完成一些专业课程后,安排一定的学时进行实训,使学生巩固并提高所学理论知识,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典型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在实验室采用手工制单与电子制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单证的种类、单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各种单证的制作方法和要求等。(2)综合模拟实践,学生在完成所有专业课程之后,以学校国际贸易实验室为中心,以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为平台,在局域网络上设置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流程,综合实践能使学生真正消化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3. 校外专业实习

校外专业实习是学生全面熟悉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的现场实践,也是增加实际工作经验的绝佳机会。通过参与所在实习的企业或部门的经营管理等业务,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西藏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及建议

(一)强化课堂实践性教学意识,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的成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应向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必须树立实践性教学的意识,拓展思维、充分运用各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或程序化,强化实践性教学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与学习积极性。

1. 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以所授的某项内容编排案例的教学方法,国际贸易教学要选取具有普遍性、时代性、特殊性的案例,并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筛选,任课教师应将所选案例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策略等把握清楚。通过实践案例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材理论知识和教学的关键点,以此来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找出正确有效的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方法,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2. 采用资料分析的教学方式,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或相应章节结束后,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查找相关信息材料,完成模拟调研。如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中对我国外贸影响巨大的“非关税壁垒”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的相关资料,分析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学生可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分对错和好坏,主要是看所提对策的论据是否准确、合理、可行,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3. 注重实际操作,加强学生对贸易流程的熟悉程度,通过一个或多个进出口案例,让学生自己编制进出口经营计划、查找谈判资料、核算进出口成本和利润、填制各环节中所需外贸单据。这种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对外贸流程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注重运用校内实验室开展实践训练

西藏民族学院要逐步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应建立与课堂教学一致的、动态的、虚拟功能的局域网络站点,创造“模拟贸易环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亲身参与贸易操作的全过程,掌握贸易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实践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或者紧密相随,能有效帮助学生迅速将课堂上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因此,西藏民族学院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校内实践实训条件,建设足够数量的专用实验室,可考虑设置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国际贸易单证操作实验室、国际贸易模拟场景谈判功能实验室,这其中主要是计算机硬件投入,以及购买相应的软件,就可以满足该专业实验要求。在实验室中可设置不同的职能区域作为模拟操作平台,充分体现职场化的工作环境,例如,可以设置进出口公司、商检、海关、船运公司、保险公司、进出口银行、外汇管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实体和职能部门,学生能在不同的仿真环境下扮演上述不同的角色。模拟实践内容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根据国际贸易实务的具体业务环节,设置外贸函电的草拟、国际业务关系的建立、经济效益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出口制单和结算等主要的业务板块,为学生提供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流程和主要操作技能及技巧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国际贸易流程,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具体工作和他们之间互动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吸引和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强化主要操作技能。

此外,实践教学要充分发挥专业技能比赛的促进作用,西藏民族学院应积极参加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POCIB)”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基于互联网的外贸实务交互式实训模拟技能大赛,通过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外贸职业技能的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外贸从业综合素质。

(三)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实习质量

只有建立长期稳定的专业实践实训基地,才能使学生拥有稳定的实习场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率。但实际工作中,一个企业很难解决多名学生的实习问题,为此,就需要建立多个实践基地,而与实践基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享机制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所以西藏民族学院和企业之间必须寻求一条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实践资源,而学校则应充分发挥高校的理论和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长期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服务,创造双赢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以开发区、产业园区为基础,向其内部和周围地区的企业拓展,建设片区实习基地,可以充分争取开发区、产业园区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支持。应充分利用校友、招聘单位等社会关系,积极运用在校学生及家庭等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已毕业学生这一社会群体,通过毕业学生来尽可能地安排在校学生参与专业实习,为此,学校应该设立毕业生联谊机构,为建设实践基地提供有效信息。同时,可聘请基地负责人为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特聘专家,聘请相关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做兼职教师,加强沟通联系。

对学生在实践基地的专业实习,要特别注重过程管理,应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每天记录实习日志,将实习中所承担的工作、收获、得失及感悟认真记录,实习结束时撰写实习报告,并且要求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表现给予评价与鉴定。鼓励学生在实习报告的基础上,多以实习单位为背景,撰写相应的小型调研报告或研究报告,题目围绕实习单位产业发展、经营方向及国际贸易特点展开,对实习单位经贸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对策建议。

(四)完善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评测方法,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西藏民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摈弃以往的单一理论考试而导致的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突击复习的模式,建立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考试内容应由单一的理论考试逐步推广为多样的综合考试,考试可采用闭卷、开卷、专题论文和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考试内容则突出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国际贸易的专业课程考核应注重平时学习过程和实际技能的考核,增强针对性,注重过程化,平时考核的次数要适当增多,重点考核对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专业技能应分模块进行考核,突出综合性。学生最终成绩由单一的卷面成绩改成由卷面考试、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验、实训考试等多个分支组成,在学生成绩评定中,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可适当降低,合理提高对学生实践环节、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比例。因此,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检查与评测体系非常必要,应对不同的实践项目分别建立相应完善的评价体系,如对于案例讨论,要求学生自己提交书面材料说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在模拟外贸交易中表明各自的具体贡献及如何作好团队协作沟通;在进行商务谈判模拟中,由教师把学生分组,模拟买卖双方,并给出各自的商业目标,进行场景商贸谈判,由教师综合评判学生表现。

(五)认真作好实践教学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衔接工作

当前,外贸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若想从事对口工作则必须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外贸方面的证书很多,包括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和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外贸单证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外贸业务员证书等。

因此,毕业生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是其能否顺利就业入职的一个重要敲门砖。西藏民族学院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参照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使课程设置与外贸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相融合,对于考取外贸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考虑相关课程直接抵算学分以此来激励学生对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视。因为,在备考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系统的技术操作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这种实战演习性的操作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实践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其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六)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西藏民族学院应建立一支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和课堂教学经验丰富,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针对目前西藏民族学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理论素养较高而实践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应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师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创造条件:1. 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学校应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到一些培训机构进行实践教学的培训,选派一些教师到外贸公司或企业挂职调研或锻炼,期限不应过短,以3 ~6 个月为宜。2. 要转变在引进师资时的惟学位论意识的高门槛,应注意引进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教师,积极从商检、海关、外贸协会等部门聘请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外贸专业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更需要学校的体制支持和财力支持。要以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宗旨,不断探索、充实实践教学,从而达到培养与市场需要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1]张建华.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6).

[2]曾欣.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0(6).

猜你喜欢

外贸国际贸易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