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2012-08-15赵恒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7期
关键词:工程师办学校企

赵恒志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关于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赵恒志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我国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显著的特征即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教学内容与模式陈旧,工程训练严重不足等.在分析了我国工程师培养的模式、特征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即政府、企业与高校联动培养工程师人才.对我国工程教育的改进尤其是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21世纪以来,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工程和技术在解决人类需求以及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和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以及国际范围内的竞争的日趋激烈,对工程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背景下[1],有必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培养工程师的途径与模式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 工程师的类型与培养目标

工程师一般是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工程学领域里持有专业性学位或同等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人士.按职称(资格)高低可把工程师分为:正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中级),助理工程师(初级).由于工程项目种类众多,因此,工程师也自然有很多种类.例如:土木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质量工程师、金融工程师等等.

依工程过程和工作性质,可以把工程师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开发型、工程管理型、技术实施型.研究开发型侧重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主要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的研究.工程管理型侧重工程管理和组织实施,主要从事产品和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与制造;技术实施型侧重在生产现场从事一线操作和技术管理,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组装、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

毫无疑问,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其培养目标也各有不同.研发型工程师是具有高研发水平和高技能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能够熟练掌握本领域内的高、新设备操作技能和运用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而工程管理型和技术实施型工程师是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工作在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上,要能够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他们既要领会、理解、落实研发型工程师的设计和意图,又必须通过加强集体协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一线工程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他们要有着独特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这类工程师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操作能力,特别是要具备解决现场问题的应变能力.

总而言之,我国工程师培养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设计能优、技术应用能力好,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而言,就是按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技术研发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2 我国工程师培养的几个主要模式

2.1 技术能力培养模式

技术能力培养模式以岗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基础要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职业需求、以职业为导向的,强调所培养人才的“技能性”和“实用性”,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将来走进社会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才能,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具有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实际技术能力和相关品质.让学生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真正做到走出校门就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该培养模式的缺点是往往不能正确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问题,不能把握好“度”,以至于将职业能力单纯归结为某一特殊能力,甚至某一动手能力;人文素质教育重形式轻效果,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心理素质整体偏弱.

2.2 学院派教学模式

许多院校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建设改革和实验,探索出适合本地区、本行业、本校、本专业的教学模式.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有各具特色的多样化培养模式.我国培养工程师主要是在工科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工程类专业来完成,传统做法是让学生在高等院校完成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升基本是通过认知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来实现.大学一般开设金工实习车间或实习工厂,综合实习要在企业(工厂)完成.

这种培养方式在教学内容上,过分侧重工程科学知识教学、轻视工程实践训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主体“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学”的主观能动性.该培养模式往往重形式而轻内容.通常学校与企业联系不密切,工程教育面向工程的实际不到位[2].

2.3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参与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企业录用优秀毕业生的工程培养模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该模式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工程院校必须面向企业,企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只有两方面的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既不具备美国工业界对进入企业的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工程师岗位培训的系统,又缺乏德国工科大学毕业生所具有的参与工程实践和实习的足够训练[3].与企业联系不密切,也使学校难于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出现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

2.4 国内外联合办学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思想、工程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经验,一方面可以在国内培养出高水平的国际人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通过合作办学,国内教师可以获得出国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开阔视野,掌握双语教学技能,了解国外的教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还可以引发我们对现有教育的反思,改变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观念和做法,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从宏观的层面上看,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在合作的层次总体上偏低且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较少,且我国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资质评估和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从微观层面上看,该培养模式招收的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教学难度大,语言方面的障碍使得学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门外语.文化差异使得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方面存在偏差.

比较上述几种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也不难看出他们具有一些共性的特征.

3 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动态变化与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动态变化

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内涵不断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工程教育层次由专科向本科、研究生方向发展.上世纪70年代后,我国的工程教育体系基本由中技、中专、大专和本科组成.20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大量需要职业型、技术型的硕士毕业生,于是,区别于学术学科型硕士生教育的“专业”硕士生教育在各国普遍地开展起来.从这样的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可以认为,现在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已经形成了从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较为完整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二是高等工程教育办学思想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转变.进入21世纪,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更新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用人尺度也发生了改变,不求学生学了什么知识,而看重会做什么,这摧生了对高等教育办学思想的重新认识,一个以就业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发展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形成了共识,并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于是出现了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能力为主线的,以校企合作培养为主要形式的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4].

三是高等工程教育办学方式由“封闭单一式”向“开放多元化”转变.从管理和办学体制看,70年代以前是单一的政府投资办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八、九十年代后产生了一批企业集团、私人投资的民办学校,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形成了多元化.一方面形成了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同研究人才培养、共同参与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企业录用优秀毕业生的产学结合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形成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实现了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多元化.

四是高等工程教育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当前的工程教育引导并鼓励学生成为创新型的学生,使其逐步具备和创造出不同于先前的新产品或用不同方式来做某事的创新意识.很多高等院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都要求构建一套有机的制度体系来确保教学与科研间的互动,例如CDIO工程教育模式[5],创新型工程教育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去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帮助学生在工程学习和实践的同时实现不同角色学习者的转变,即从依赖学习者到独立学习者再到合作学习者的转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我国培养工程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上述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其产生背景与存在条件,但不难看出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培养目标模糊.一方面,我国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口径比较单一,造成学生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毕业生适应性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此外,我国工程继续教育的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严重制约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在岗继续培训和素质、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控制作用和评价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工程师,是培养“通才”,还是造就专门人才?可以说这些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好.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活动就会无所适从;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活动就会走入误区.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校的教育活动比较盲目的重要原因.

其次,教师的培养能力不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欧洲许多国家的工科教授,必须具有规定年限的工程师职业经历和一定的技术开发成就.而在我国,虽然非常重视教师的学历,大多数教师也都出身于硕士和博士,但普遍缺乏必要的工程经验.大学工科教师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从学专业到教专业,不仅缺乏工程实践知识、经验,而且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缺乏相互合作的长效机制和足够动力,也没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因此企业与高校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企业缺乏合作的主动意识,学校也难于根据自身的培养计划来要求企业给予配合.在许多情况下,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师还是形式大于内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于大力推行.在这种情况下,工科学生的工程理念、实践意识、工程素质就会受到不利影响.不言而喻,利用校企双方的彼此优势,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与产品开发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创新之举.

第三,高等教育层面机制不够完善,工程教育缺乏制度保障.在教育机制方面,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别,主要反映在企业和行业在工程师培养方面的责任不明确.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下达指令计划,行业和企业按计划组织安排大学生实习参与工程师的培养.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由于大学生到企业实习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企业缺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基本的工程训练这一培养工程师的重要环节被弱化,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需要政府制定鼓励行业和企业参与工程师培养的激励政策,使得校企结合这种培养模式能真正运作起来.

4 政府、企业与高校联动共同培养工程师

对于从事技术开发的研发人员和从事系统、复杂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 (或称高技术的工程师),要求掌握扎实的的基本理论、较宽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要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培养任务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等方方面面的介入与付出,绝不是仅靠高等学校一家就可以独立完成的.

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讲,要更新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应适应行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紧紧把握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考虑,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结合的工程教学体系平台.工程专业的本质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切实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到企业中去认知、体验、实践、实习.即使是理论知识教学,也要尽可能多地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此外,高校应积极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产学合作或合作教育等方式为学生在校期间能参加企业实践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校企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实际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等工程人才.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研究课题,高校组织技术攻关,合作研究开发;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点就是要互惠互利,否则企业就会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实际上企业在和学校的合作的过程中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达到“双赢”,企业自身在与学校合作的同时,加强了自身的理论学习,完善了生产技术流程.学校教师或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实践,提高了学术水平与分析、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此外,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身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好的补充.在合作的过程中达到双方共赢才是校企合作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三,从政府的层面上看,—种教育模式的实施及其效果,有赖于相应的教育机制.教育机制对教育模式效果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育机制的要求与规定对教育模式的实施可以起到一定约束作用;其二,教育机制对教育模式的实施有着相应的激励作用.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机制从体制上保证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质运转,给大学生到企业实习以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该制定相关鼓励行业和企业参与工程师培养的激励政策,调动企业实施校企结合、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积极性,切实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5 结束语

文章分析了我国工程师培养的几种模式,以及工程师培养的特征和动态变化,并指出了我国在工程师培养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我国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与高校联动,对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后续的研究将针对卓越工程师的内涵、任务、能力结构、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等进行研究.

〔1〕教育部启动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中国大学教学,2010(07):4-5.

〔2〕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2-3.

〔3〕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50-51.

〔4〕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20-22.

〔5〕郭庆斌,等.创新型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0(3):52-53.

〔6〕李国强,何敏娟.研究型大学与现代工程师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2-13.

G640

A

1673-260X(2012)09-0259-04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YJA88005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46)

猜你喜欢

工程师办学校企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