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2-08-15章宁
章 宁
(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对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章 宁
(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其高等教育教学水平不仅关乎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研究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形势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进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浅显的改革措施和意见.
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是以探索和追求知识为目的,其承担有引导和规范社会价值观及社会行为的光荣使命,旨在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速度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已然跟不上步伐,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显现出很多滞后因素.特别是近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涌现社会,使得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面对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高校的教育价值、教育理念也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因此,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1 当前高校高等教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1 缺乏素质教育理念
伴随着科技的变革发展,使得现行很多领域都存有延伸交叉现象,这也加速了高校各个学科之间的思想、理论及方法的迁移和借鉴,推动了学科间的综合化发展.这使得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模式及教学设施等方面要进行理念改革,建立素质教育理念,造就出能适应社会和科技飞速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型人才.
但是,从当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一些高校只注意教育的目的性,将本科学历教育发展成太强专业性特点,专业也按照社会热门来设置.同时,一些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出现实践性较少的现象,没有较具体的实践做理论研究的支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近年业,高中文理分科后,使得高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均,很多学生有针对社会热门职业来学习的现象,认为有用的课程才会努力去学,对专业之外的教育和知识都很缺乏,特别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教育和心理修养,显得很匮乏,这势必给高校教育埋下隐患.同时,高考选拔的人才存有其一定的弊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创造性明显不足,而高校在教学时没有针对性地启发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仍然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当前,虽然有一些高校已意识到改革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也在不断地努力中,但是,我国当前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的真正的改变,还存在一部分“固守派”,这需要不断的转化和改革.
1.2 学术交流不充分、不频繁
对照发达国家高校教育发现,我国高校的学术交流远不仅他们活跃和频繁.在学术交流中,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互相碰撞和融合,最终达到推动学术和思想的飞速进步,继而实现推动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目的,也为大学生提升学术水平、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提升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但是,当前我国可以真正达到学术思想活跃、频繁学术交流的高校很少.相当一部分院校只是满足在立足一方或某一个特长的领域,很少去主动借鉴另的高校先进思想,对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不重视.
1.3 教学方法和体制不能适应教育发展
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学模式采用的都是学年制,学生完成了规定的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毕业.这一教学制度能满足以前高校的教学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模式也暴露出很多的不足.首先,是其教学的计划没有灵活的伸缩性.计划制定以后一般不予改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内学业,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其次,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可选择.学生进入高校后,其专业已经确定,只能按照专业设置的科目还学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非本专业课程才不能得到学习,现有的专业课程有些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或者设置层次不合理.再次,教学考核方法和教学方式单一.高校一般都是通过期末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一模式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一些高校的教学方式也略显单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适应不了现代高校教学,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创造力,不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成为了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因为硬件条件或者缺乏人才等多种因素,导致无法实施这一教学方法.而近年的高校扩招也会带来一系列隐患问题,与数量增多的学生相配套的硬件和师资力量还没有及时跟上.
2 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2.1 更新教育理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更新教育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这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紧密相连的,不能一味的只追求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模式,其致力于打造全面完整的人才,即拥有宏大眼光和见识,有博雅的精神、优美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素质教育使得大学生不仅在专业方面有特长,而且在身心品格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高校应着力于更新教育理念,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到一个重要高度,与专业课同时进行.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素质教育,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成功人才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设置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组;结合国内国际重大时事热点,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讨论;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2.2 更新思维眼光,增强学术沟通与交流
高校高等教育要持续发展,拥有丰富的学术思维是不可或缺的.高校应更新思维眼光,丢掉“立足自我”、“守住一门特长”等思想,把眼光放远,学习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名高校的长处,积极主动的增加学术沟通和交流,营造一个好的学术氛围.高校应将国际化教育摆上教育教学改革的长远目标议程,转化思想,借鉴学习别国名高校的办学方法,为我所用以提升我国高校的办学质量,拓展办学的途径,提升问题实力.首先要对高校的人事结构进行改革,摈弃官本位的思想,高度重视学校的主体教师,提升他们的福利待遇,设置关键岗位人才津贴,这是高校迈出国际化的重要措施.其次,要在高校专业课程上做以调整和改革.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国外很多大学相差较大,很多国外名校之所以能吸引别国优秀大学生,是因为他们可以积极与时代相呼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我国应借鉴学习他们设置课程的优点,把那些能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思维能力等课程重视起来,使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早日实现.
2.3 更新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2.3.1 改革考试制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高校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考试,针对高校存在的一味重视专业课知识性的考试现象,应改革考试制度,建立起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记录在册,期末的考试只作为综合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同时,评价体系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等环节,力争给学生一个全面真实的综合评价.
2.3.2 融合学科,参与实践,创新教育.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越来越重视跨专业研究及新兴的边缘学科发展.高校在现行的分专业条件下,专业课程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同时对那些不在本专业逻辑体系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排他性,学生们也就很难涉猎到专业之外的知识,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在融合学科上下功夫,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同时,积极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建设高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的实践训练和教育为主,可组织科研教学、技术服务与培训等多功能的教学场所,提升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直观了解和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 创新教学手段,全面提升教学效益.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等技术因为传递速度快、内容更新快、图文声影并茂、形式活泼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积极性.而且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虚拟教学的目的,模拟出学生们无法感知或者看到的效果,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校在高等教育教学手段上,应创新方法手段,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方法,提升教育效能,发挥出其在高校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对象及目标不同,寻求适合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的追求多媒体教学,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自主的活动方式,教师可以和学生间进行对话交流,讨论思考,通力协作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以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高等教育教学的社会职能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高校除了要实现培养专业人才这个基本任务之外,还担负着继承、发展和创新科学,为社会做服务并引导社会向前进的伟大历史重任.高校在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时,首先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高校基本特点,同时,要大胆创新,结合各自高校的专业课程特点,来开展高校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工作.
〔1〕蔡忠见.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改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S1).
〔2〕吴德补.人才的培养和高校教育改革[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周胜良,邢亮,王业兵.对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4〕王淑君.论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5〕刘天娥.课程综合化是高校教育改革主趋势[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6〕白菊花.推进高校教育改革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9).
〔7〕罗翠梅,丁培峰.围绕培养创新思维开展教学改革[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2(03).
〔8〕唐睿明,王棣华.浅议高校教育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01).
G420
A
1673-260X(2012)09-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