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08-15夏晓燕
夏晓燕
(蚌埠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安徽 蚌埠 233000)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夏晓燕
(蚌埠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安徽 蚌埠 2330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本文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试图提出解决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
我国自实行扩招以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加剧了竞争的激烈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1 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及特点
国家目前对“贫困大学生”还没有具体的统一界定.我国各高校界定贫困生的标准有很多种,许多高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界定贫困大学生:一是具有家庭所在地民政局或乡镇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二是该校辅导员了解其贫困的学生;三是每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学生.本文也依照以上标准界定贫困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在学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一部分贫困生格外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凭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来证明自己;另一部分贫困生忙碌于学校和打工场所之间,靠自己辛苦工作挣得生活费;还有一小部分贫困生感觉前途渺茫,整日萎靡不振,无所事事.他们具有相似的特点:性格较内向,自尊心强,敏感甚至有些自卑,不主动和同学交流,很少或从不参加集体活动,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急于改变家庭境况、出人头地的想法很强烈.但是贫困大学生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如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顽强的意志力,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简朴,作风朴实,待人诚恳等.
2 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2.1 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消除,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旧突出.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企业裁员增效,城市又涌入大量农民工,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这些因素的存在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攀高.2008、2009、2010和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59、611、631和660万人,2012年该人数达到680万.不难看出,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就业人数增多、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2.2 高校办学条件存在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比如在专业设置上,“追新逐热”现象严重,关注招生人数而忽视新、热专业的就业,造成市场需求人才招不到,而高校人才培养又过剩.在课程设置上,不够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这点却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
就业教育理念不够深入.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也采取一些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但效果并不好对毕业生的帮助不大.缺乏拓宽市场渠道的意识,毕业生通过学校得到的就业信息较少,就业渠道较窄.有些学校不具备举办大型招聘会的条件,有时请来用人单位但却错过最佳招聘时机,造成用人单位进校招不到满意毕业生而毕业生却在外面四处找工作.
还有些普通本科院校,在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较名校逊色不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也影响到毕业生就业.
2.3 贫困生自身条件限制
综合素质偏低.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农村、教育资源较薄弱的地区,有的甚至在上大学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他们在计算机应用、英语口语、文体特长等方面较其他学生明显不足,这些不足降低了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贫困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综合素质不高,他们欠缺用人单位看重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是影响贫困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就业费用较大.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贫困生无论选择到企业求职还是准备考研、考公务员,都需要支付一些费用,如形象包装费、食宿费、交通费、电话费等等.这些对于家境好的学生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那些依靠助学贷款或者举债才得以完成学业的贫困生来说,让他们感到困惑.即便有自主创业的想法,缺少资金、经验和人脉关系,举步维艰.
社会资源贫乏.贫困生承载家庭期望,他们渴望获得稳定、待遇不错的工作.贫困生主要来自偏远农村和城镇困难家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只能依靠自己争取就业机会.当学习成绩比自己差很多甚至有几门补考的同学依靠社会关系获得较好工作时,容易使贫困生产生偏激甚至仇恨社会的心理.
3 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探讨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也是明天.贫困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家庭幸福和个人价值实现,因此只有依靠多方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
3.1 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不断加大资助力度.随着贫困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政府应不断完善困难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投入更多资助资金,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其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政府对贫困生就业在政策上要有所倾斜,如贫困生可以免费参加招聘会、减免中介服务费用等;提供更优惠的经济补贴、学习深造、技能培训政策,吸引更多贫困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促进西部崛起和农村又快又好发展.
营造良好就业氛围.政府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机制;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打破就业壁垒,取消户籍限制、禁止性别歧视,保障贫困大学生自由平等就业;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杜绝私下操作现象发生;严厉打击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计划考试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2 高校积极应对主动出击
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立足社会发展、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培养市场需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水平高的校内实践基地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校外实践基地,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完善和毕业实习的考核中来.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提高就业服务意识,及时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加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为贫困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沟通的桥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举办一些模拟面试、求职成功经验介绍活动,邀请知名企业人事负责人来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使求职更具有吸引性和针对性;注重心理疏导,建立稳定的心理咨询中心,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贫困生开展心理调适、疏导、帮助活动.
挖掘校友资源帮助贫困生就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建立完整的校友录,平时要与校友们保持密切联系,尤其是那些事业获得成功的校友,让他们吸收母校毕业生到自己、朋友的公司就业或者实习,给予贫困生更多就业机会.另外还可以邀请自主创业成功的贫困生校友来校介绍创业经验,增强贫困生自主创业信心,坚定人生的奋斗目标.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让学生热爱学校和所学专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对前途充满信心,进而缓解就业心理压力.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改善贫困生的人际关系,增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机会,从而改变贫困生自卑、封闭、消极的心理,培养他们的交际沟通能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还能激励贫困生奋进,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就业心理逐渐趋向成熟.
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大学四年与贫困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政治辅导员,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辅导员要关注每一位贫困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予最大的帮助.随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状态,走进贫困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这是贫困生最需要的.只要贫困生接受并喜爱自己的辅导员,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就很容易.辅导员要经常鼓励贫困生参加各项活动哪怕是班级活动,无论是否取得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做到可以做好,帮助贫困生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笔者从事辅导员工作多年,接触过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改变了一些学生,如今他们都工作生活得很好,有些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一名优秀的辅导员要具有三心,即爱心、耐心和细心,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位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真谛.高校在选拔配备辅导员时,要甄选那些政治过硬、责任心强、具有丰富经验,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师来担任辅导员.
3.3 贫困生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积极主动了解就业形势.贫困生要清楚认识到自己只是众多毕业生中的一员,不要过分担忧;应该把自己的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科学定位,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拓宽就业思路,选择最能展示自己能力的职业和岗位;就业眼光要放长远,学会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做到“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扬长避短,把勤奋、吃苦耐劳的优势发挥出来,定当受到企业青睐.
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用人单位除了注重毕业生在校学习成绩之外,越来越重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贫困生进校时就应该积极加入社团,参与学生会、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踊跃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竞赛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多参加求职技巧、模拟招聘等方面的训练,在活动中成长.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贫困生要全面、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兴趣特长、能力和潜力,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使求职过程中的失败次数降至最低.在求职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增强面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贫困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是否满足市场需求,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后更加努力学习;参加社会实践还能积累经验、开阔视野,提高适应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贫困生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又红又专、富有进取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凭借自身实力去赢得用人单位的橄榄枝,实现自身的价值.
〔1〕曾秋菊.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
〔2〕李宇卫,华业庆.当前贫困大学生有效就业问题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1(12).
〔3〕林晓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4).
〔4〕庄立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透视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5〕秦璟,张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0(7).
〔6〕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理论探索,2012(2).
G 647.38
A
1673-260 X(2012)09-0245-03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1SK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