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
2012-08-15杨璐
杨 璐
浅谈我国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
杨 璐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产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碳排放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污染环境,如何降低碳排放量成为各国学者、专家以及国家领导人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符合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
碳排放;低碳经济;危害;对策
科学研究表明,碳排放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譬如台风、高温、暴雨、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直接诱发因素,而且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南、北极冰雪也在加速融化,海平面逐年上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在2009年,美国环保署也首次承认了碳排放增加导致的温室气体将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的。高能源的消耗就意味着高碳排放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和人居收入不断增加,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大,因此碳排放不断增加。
城市不仅是人们生产和生活高度集中的地方,而且也是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高度聚集的区域,是碳的主要排放区。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工业化进程,能源消耗量大,而环保投入力度不大,因此,建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体系,依靠技术进步大力节能减排,加强环境治理,树立低碳意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走向绿色和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意义重大。
一、调整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是指较低的能源消耗、较低的排放、较低的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增加投资,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大科学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减少能源消耗。加大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提升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在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传统服务行业中进行优化,推进现代金融保险业、文化旅游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能源消耗较少的行业,减少碳排放量。
1.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服务业。目前,城市多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虽然会形成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所以淘汰这种落后产能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工业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的特点比较,现代服务业具有有知识密集型、拉动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低能耗、污染排放少的特点。如北京市的服务业的增长值在全市国民收入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52%以上,文化旅游产业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在整个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同时也减少了北京市的碳排放量,其他绝大部分省市的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还很低,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2.鼓励科技创新,降低碳排放量。针对能源消耗高、效率低等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进行技术升级,改进生产过程中能耗高、效率低的操作,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发展低碳技术,寻求新的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量。但是,短期内既要追求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寻求新的清洁能源,改变传统能源消耗量大的弊端,必须在科技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可以借鉴德、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投入力度,着力发展核能发电和水力发电,以满足人们需要。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对外贸易。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大众积极从事第三产业,一是制定适合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政策;二要使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结合,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三是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以满足社会大众对服务的要求,培训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最后,政府要积极引导,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积极且有效地扩大利用外资,重点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性农业和第三产业。
二、调整能源结构
目前,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产品产出率较低、产品使用效率较低以及没有实现循环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的生产、开采成本比较高,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职工收入的提高,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还加重碳排放量。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煤炭资源法》、《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管理办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实施细则》、《清洁生产过程促进法》等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相关的配套服务中心,有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循环经济打造一体化的管理,金融服务、项目管理相互协调,实现共同发展。另外,还应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环保意识教育,使企业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
1.加大政府支持,建立保障机制。一方面,应尽快出台国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制度上保障,进一步促进水能、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和地热等新的清洁能源的开发,降低碳排放量。与此同时,还应加快《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和环境影响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应加强监督,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相结合的手段,对支持并参与低碳发展的企业进行鼓励,对其他企业进行引导,与企业合作开发新的清洁能源,降低能耗的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落后产能的企业,实行技术改造或者是予以取缔。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在生产环节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在流通环节降低碳排放的污染,在消费环节降低对高碳产品的消费,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低碳生活方式。
2.加大资金投入。发展低碳经济会涉及到很多与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等相关的问题,并且前期将会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升级难度高,单纯依靠企业无法顺利执行,所以只有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才可以实现。所以,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制订出切实可行、完整的财税政策体系来保障低碳发展顺利实施。
一是调整财税结构,增加资金投入。如果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探索发展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升级传统落后产能行业,就能得到顺利的实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中记载,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每年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所占比重较少,只占发达国家投入的30%左右,而我国的资金投入比重更低。因此,应当逐渐调整财税支出结构,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尤其是应该加大技术研发领域的财政支出比重。政府应继续对各部门专项资金进行整合,监督专项资金使用,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完善税收政策,鼓励产业转型。当前,政府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采取的是鼓励性的政策,但是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低碳经济从前期投入到得到回报时间较长,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发展低碳,那么政府就应该引入有奖有惩、奖惩并重的政策,强制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目前,个别省份如山东、广东、江苏等地已经采用了财政资金专门拨款,并建立了由各个地方政府相互监督、管理的“节能减排专项基金”或“循环经济专项基金”,以此来帮助和鼓励企业发展节能技术和改造落后产能。另外,还可以尝试增加新的税种,譬如开征环境污染税、碳排放税等等,将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和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加大高碳和高污染企业的运营成本、生产成本,以此来遏制这类企业的生产。
3.创新低碳技术发展。创新低碳技术的发展,加大技术开发,可以有效地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而低碳经济的推动力和核心就是技术开发,所以要针对其特点制定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加大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加大低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应该分清主次,加大效能高、能耗低的低碳技术的开发,进一步激发、鼓励企业的研发,加大资金支持,形成政府、企业的相互协作,创新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工作机制。
首先是建立激励机制,推广低碳技术,加大各相关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研发部门与企业合作,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合作,开发出有助于企业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增加经济效益的低碳技术,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
其次是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增加各方面资金投入。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技术开发的资金来源不仅需要政府公共财政的科研经费拨款、政府财税支持,更需要全社会各行业的扶助。因此,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力量,进行积极地引导和鼓励,扩大融资渠道,广泛吸纳外资、企业和社会资金。
四、节能减排,树立低碳意识
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能源紧张、改善环境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低成本发展的方式,实现较低能耗、较低的环境污染、较低的废物排放和较高效率、较高能效,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实,在很多低碳经济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中,关注低碳、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且企业及企业家都很重视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经常进行自我评估、自我约束,并且利用新的科技技术降低碳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完成企业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但是,当前我国对低碳经济、低碳发展比较关注的是环境与资源部门,而大部分人对什么是低碳经济和如何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了解甚少。所以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努力提高公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对低碳经济进行大力的宣传,并且要加大研究力度,加大对如何降低碳排放量知识的普及。
企业应该树立低碳发展理念,率先垂范,做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我国人口众多,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低碳消费,降低居民碳排放量。加强节能环保宣传,在广大民众中广泛宣传低碳发展的益处,使其了解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小常识,树立起良好的低碳意识,进而促使人们自觉地关注碳排放,控制碳排放量,改变旧的生活习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小培养,自觉地做到节约和环保,过低碳生活。
[1]张坤民.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A].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行动[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845-848.
[2]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13
[3]游雪晴,罗晖.“低碳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N].科技日报,2007-7-22.
[4]潘泽勇.更有效的低碳和安全的英国能源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07,(9):56-59.
[5]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贺春健
F205
B
1671-6531(2012)08-0056-02
杨璐/河南城建学院助教(河南平顶山46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