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教学研究工作探析

2012-08-15刘世斌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学研究教研

刘世斌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116021)

新时期教学研究工作探析

刘世斌*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116021)

围绕教研工作的职能定位、教研人员的专业发展、基于标准的质量检测和高效的教研策略等问题进行梳理和思考,以期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些许启示。

教研室;教研人员;专业发展;教学活动

全国第十五届中心城市教研室主任协作会上,来自重庆、大连、济南、南京、厦门等17个城市的教育学院、教科院、教研室、教科所等单位的30多位代表对当前的教研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综合会议研讨情况,结合本人日常研究,笔者对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研究工作的一些情况以梳理和探析。

一、教研工作的职能定位

1990年,《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教研室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教研室的基本职责主要有七个方面:(1)根据中小学教学需要,研究教育思想、教学理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评价等;(2)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使用教材的意见,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3)根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组织编写乡土教材和补充教材;(4)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执行教学计划,钻研、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5)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组织教改实验,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6)指导和帮助教师开展学科课外活动;(7)组织对学科教学的检查和质量评估,研究考试方法的改革等。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级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此后教育部围绕教研室建设组织了各种研讨,但未见正式文件颁布。综合相关资料和各地的做法,笔者认为,教研室和教研人员现阶段主要行使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四项职能。教研工作要以研究为起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贴近教师,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真问题”。之后进行理性思考,提出改进策略,进而开展有质量的教学指导与服务。新课改以后,更加强调重心下移到基层学校,建立并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研究工作是教研室的中心工作,也是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此外,要通过专项调研与教学视导,了解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相关信息,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意见。也有学者提出,在当今的学习型社会中,教研室还要增加“学习”这一职能,教学研究人员理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领跑者。

开展教研工作要有系统的思考与设计,力争做到高位引领。如经过充分调研后,形成全域范围内的校本研修指导意见,评选校本研修示范校、优秀教研组、校本研修先进个人等,进而推动校本研修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市级教研室要集中精力,解决区县教研室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与之平行地开展工作,如结合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地方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等。教学研究要视野开阔,立足前沿,从教学层面的实践到课程层面的研究与实践。做到既要为上级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又要为基层学校提供教育教学指导服务。市级教研室要充分利用中考命题、审题项目,通过科学评价,促进学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研人员的专业发展

教研人员是我国特有的专业技术队伍,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优秀教师群体中选拔出来的,并带有明显的学科倾向。教研人员的专业发展要建立在教师专业的基础上,但并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延伸,而是专业发展目标、策略、评价的创新。目前我国还没有教研人员专业资质认证标准和评价标准,不少教研人员面对日益膨胀的事务性工作,疲于应对,而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思考不足,如何开展面向教研人员的专业培训、促进教研人员的专业发展这一问题愈显突出。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研机构设置呈现多元化态势。如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由原武汉市教学研究室、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武汉市电教馆三个单位合并而成;广州市有六个区将区教育局直属的教科所、教研室、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合并,成立区教育(或教研)发展中心;大连教育学院、福州教育学院等则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合二为一,实施研训一体;南京教研室、长春教研室等则坚持在市教育局下设教学研究室的形式。教研人员不论在何种机构中都处于中枢地位,各个部门的活动大多需要教研人员的参与,使得他们随机性的工作较多,原有的工作计划常常需要调整,这也是教研人员普遍感到困惑的事情。

各地在加强教研人员专业发展上通常的做法:加大教研人员数量,对缺少教研人员的学科尽快配齐教研人员,并提前储备相关人才;围绕打造教研人才进行积极探索,并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教研人员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从教研室承担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保证教研室经费落实,特别是培训经费和专项活动经费;逐步改善教研工作条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图书资料、教研设备等。

笔者认为,现阶段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的研究,才能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要加强教研工作制度建设,明确教研工作职责,加强教研人员的理论学习,强调在理论学习下的教学指导,完成从学科教学到课程实施的转变;要运用行政激励、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提高等多种机制调动教研人员的内驱力,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发展专业品格,积极探索从优秀教师到教研人员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定期开展各种富有实效的专项培训,力求提高教研人员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开拓教研人员的视野;要形成一个有利于教研人员成长的文化氛围和管理氛围,利用学术沙龙、学术报告会等形式,让教研人员分享自己在教研活动中的喜悦,激发教研人员专业发展的积极性,避免职业倦怠,促进自身发展。

三、基于标准的质量监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并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要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各地教研室都在围绕初中生学业质量评价积极开展工作。从过去抓考试成绩到抓质量监测,建立科学的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大连教育学院从建立学业质量评价机构、研发《大连市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增值评价及建设监测队伍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力求在评价过程中将“运动员”与“裁判员”分开,通过学业质量监测发现学校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研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研发《大连市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引导教与学行为更加科学化。基于评价标准,引领教研与培训,使评价标准成为教研部门对教师培训、教研和专业能力成长的指南;基于评价标准,明确国家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的关系,为教师解读每节课教学的内容标准;基于评价标准,引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既要为教师把握教学程度提供区间,又不能束缚教师的创造力,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基于评价标准,引领考试评价,质量监测标准及流程均要遵循评价标准,其命题设计、数据分析、反馈报告均围绕评价标准进行。教育质量的判定需要科学的评价方法,近年来,大连市采用了增值评价的方法。增值评价方法的提出为促进发展性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成为教育评价的全新概念。增值评价的前期工作是要进行基线测试,即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测试。基线测试是学校效能评价的第一次测试数据,参加测试的学生在离校前还要进行一次学业能力测试。两次测试成绩的增值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增值和学校的增值。为了全面掌握全市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使不同起点的学生、教师和学校具有更加合理的可比性,通过增值幅度的大小进行评价,更加科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教育评价缺少行业标准,很多教研室致力于范式研究、标准研究,努力从经验走向范式,如各地都在研发学业质量评价(监测)标准、课堂教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等,力求教育评价更加科学。

四、高效的教研活动策略

纵观本次教研室主任协作会,笔者认为,各地都在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履行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服务等职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转变观念,改进行为,从以往的单打独斗走向加强合作,从学科建设走向课程建设,从关注局部走向面向整体,更加坚定“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关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武汉教科院提出了“大科研、大教研、大资源”的工作策略。所谓“大科研”,指的是制定教育人才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编制《校本研修行动指南》,指导基层学校高效研修;所谓“大教研”,指的是教研阵地前移,重心下移,教研人员深入基层学校,通过听评课、座谈研讨和质量分析等途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形成指导意见,召开现场会,指导教育教学;所谓“大资源”,指的是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优秀的教案、课件、试题等通过评审,推出优秀,上传到教育网站,供全市教师共享。

大连教育学院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调研、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再将主要问题变成研究课题,由研训教师、学科专家、一线教师研发课程,进行专题培训,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即做到“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大连教育学院还要求研训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建立学科教学基地,使每位研训教师都有自己的“试验田”,在基地校工作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后,再组织观摩,推广经验。研训教师走进课堂,关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关注教师原有问题的解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南京教研室组织编制南京教研年鉴,其中包含年度提名人物、年度提名论文等内容,推出典型,推广经验,激励教师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开展全市教师基本能力测试,测试不仅仅是围绕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学意识、课程意识,基于问题考查教师诊断问题、形成策略的能力,基于事例考查总结提炼经验的能力。围绕着新课程,做精品课程,作响品牌,生成有影响力的教学资源。济南教研室提出要建立基础教育教研规范,通过实施优质教研,促进师生发展。他们认为优质教研体现在科学性和有效性上,教学研究要满足需求,引领发展,教学研究要促进人的发展,“手里干着活,心里装着人”。教学研究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在区域间、学校间、学科间和教师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昆明教科所提出教研工作要重心下移,教研人员“既是研究的实践者,又是实践的研究者”,每周一、周二下校调研和指导,每周四开展教研活动,从而保证教研人员深入基层的时间。

各地开展的极富地方特色的创新性教学研究指导活动,推动了一线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在教学环境中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目标,从而促进了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责任编辑:惠子]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in the New Period

LIU Shi-bin
(Center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Centering on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s,quality inspection based on standard,efficient research and teaching strategies,the paper gives thoughts and sorting-out,aiming to offering enlightenment to deeper teaching research.

staff room;teaching research staff;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aching activity

book=2012,ebook=140

G420

A

1008-388X(2012)03-0065-03

2011-11-30

刘世斌(1965-),男,辽宁大连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学研究教研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