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往开来 强院兴业

2012-08-15赵凤平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学院服务发展

赵凤平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继往开来 强院兴业

赵凤平*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大连教育学院作为一所具有师范性质的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在60年的奋斗中,经历了应运而生、乘势而起、蓬勃发展、改革转型四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办院理念不断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不断扩大,为区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院经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综合基础。学院人决心发扬优良传统,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传承辉煌,继往开来,志存高远,开拓创新,再创学院美好的明天。

大连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继往开来;强院兴业

在硕果盈枝、满园秋香的金秋十月,大连教育学院将迎来60华诞。历经60个寒暑春秋,大连教育学院走过了曲折而光辉的发展历程。在几代教育学院人的辛勤耕耘下,教育学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书写了为区域教育提供优质服务的辉煌篇章。

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勇闯办院新路

大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2年10月,始称旅大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1953年列入高等院校系列,是新中国早期创办的教师培训院校之一。60年来,历经多次搬迁,数次更名,隶属调整,撤销恢复,既遭受过“十年动乱”的浩劫摧残,也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经过一代代教育学院人继往开来、励精图治、不懈努力,教育学院已经成为集大连市各类初、中等教育干部培训、教师教育、专业教育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成人本科高等院校。

1.应运而生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教育更是任重道远。1952年3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定(草案)》和《小学规程草案》,提出学校要“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立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体系,同时决定于该年秋季起试行苏联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新编出版的部分学科教材。这两个重要文件,对教育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中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中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旅大市人民政府文教局根据苏联培训教师的经验,决定筹办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并于1952年10月20日正式成立。1953年10月2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正式下文通知学校定名为“旅大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列入高等院校系列。学院成立后,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学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与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学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遗憾的是,在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学院被当成“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大本营”于1970年撤销,致使整个大连市的中小学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与指导工作陷于全面停顿,基础教育受到了极大地戕害。[1]3-8

2.乘势而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拨乱反正的推进,教育事业开始重新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与此同时,恢复教师进修院校的问题也自然提到了议事日程。1977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师资培训工作会议,会后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接着辽宁省也召开了师资培训工作会议。根据国家和省师资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旅大市教育局于1978年3月16日向旅大市革委会报送了《关于成立旅大市教师进修学院的请示》。1978年5月旅大市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成立旅大市教师进修学院的通知》。1979年根据辽宁省革委会15号文件精神,该年6月份将旅大市教师进修学院改称为旅大市教育学院。同年,辽宁省革委会在《关于省、市、地、盟教育学院按高等院校待遇的通知》中指出:“辽宁省教育学院按高等院校待遇,各市、地、盟教育学院按高等专科学校待遇。”学院恢复以来,狠抓自身建设,理顺体制机制,主要承担了中学干部短期培训、中学教师文化业务进修、中学各科教学研究、业余教育教学研究、对县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工作进行指导等任务,推动了全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8-10

3.蓬勃发展

1982年,国务院国发(1982)130号文件转发了教育部《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这个文件明确指出:“教育学院是承担培训中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师范性质的高等院校,是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教育学院逐步办成本地区在教学、资料、实验、电化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中心。”文件规定了教育学院的性质、任务、地位、待遇、办学方向等。1984年,教育部计字190号文件规定大连教育学院享有“相当省级教育学院的权限和待遇”。同年8月,大连市编委140号文件把大连教育学院列为市直单位,为市局级建制。1985年,中共辽宁省委和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委发(1985)28号文件规定,大连教育学院“在学校建制、领导干部配备、教师头衔评定和学生学历认定方面……相当于师范学院。”[1]11-15正是在上述文件的指导和鞭策下,教育学院人同心协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不断完善办学功能,使学院真正成为大连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摇篮、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基地、中小学教研指导的中心,使2.6万名毕业生接受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5万多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教育教学指导,为大连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和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大连市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增强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大连市初、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4.改革转型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教育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教育学院也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困难和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期间,大连教育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分析所面临的形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从学院的实际出发,群策群力,制定了《大连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用3~5年的时间,初步构建能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将教育学院办成和谐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学院坚持以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为主线,以教师教育为主业,以专业教育服务为基础,推进了两次改革转型,成功实现了由传统教育学院向新型教育学院的转变,加强了区域教师教育业务统领,创新了教师教育体制、模式和手段,并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实践活动,有效开展了各类专业教育服务,提升了办学实力和服务水平,推进了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区域教育提供的优质服务,得到了广大服务对象的普遍欢迎、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中国教育报》《工人日报》《辽宁日报》《大连日报》、辽宁电视台、大连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与大篇幅宣传报道,学院也多次受到各级组织的嘉奖,获得“辽宁五一奖状”“辽宁省精神文明单位”“辽宁省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大连五一奖状”“大连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慎思笃行,求真务实,积淀办院经验

经过60年的风雨砥砺,大连教育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独具特色的具有师范性质的成人本科高等院校。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实施两次改革转型,又实现了由传统教育学院向新型教育学院的转变,初步构建了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迈向了全国一流教育学院的行列。这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区(市)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积极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也是几代教育学院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结果。总结6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我们有如下体会。

1.科学定位是事业发展的前提

发展始于科学定位,一所学院如果没有科学定位就不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可以说,学院在不同发展时期或不同发展阶段,都能科学判断所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根据内外部实际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定位。如在学院创办初期,我们把它定位为大连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其主要功能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学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指导。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恢复建院时期,它的功能定位是承担大连市中学干部短期培训、中学教师文化业务进修、中学各科教学研究、业余教育教学研究、对县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工作进行指导等任务的教育学院。在国务院130号文件下发之后,学院及时调整功能定位,把承担培训大连市中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两个基地)和成为本地区在教学、资料、实验、电化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中心(五个中心)作为办院方向和发展目标。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基本完成,教师教育一体化、培训主体多元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教育学院的功能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学院党委科学判断形势,果断做出改革转型的重大决定,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更好的为大连市初、中等教育和市民的终身学习提供智力支持和优质服务作为办学宗旨,把教师教育作为学院工作的主业,把关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实现了从以“两个基地、五个中心”为基本功能的传统教育学院到以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为目标的新型教育学院的转变。

2.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理,改革创新也是一所学院实现科学发展的内源推动力量。一所学院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开拓进取。大连教育学院60年来之所以取得了如此辉煌的发展成就,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坚持不懈地走改革创新之路,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学院党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判断新形势、新变化,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主动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坚持先进的理论与本院实际相结合,集中全院教职工的智慧,制定了《大连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是我们在办院理念和思想上的创新;实施“研训一体”是我们在教师教育体制上的创新;推进“校本研修”是我们在教师教育模式上的创新;强化“网络支撑”(教师教育现代化)是我们在教师教育手段上的创新;有效开展“原野行动”“绿洲行动”“鲁班行动”“燎原计划”“火车头计划”“大篷车计划”“牵手行动”“抢占制高点行动”“春园行动”等系列“计划”和“行动”是我们在教师教育实践上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唯有创新,才有希望;唯有创新,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

3.民主办院是事业发展的政治基础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对政治发展道路长期探索做出的历史选择,是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跨越的根本标志,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政治根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在一所学院,推进人民民主就是要坚持民主办院,让广大教职工真正成为学院的主人。大连教育学院60年的发展证明:民主办院是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和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60年来,学院历届党委都自觉地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教职工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发挥出来,把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使广大教职工真正成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参与者、设计者和实践者。学院坚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凡是学院的重大决策,包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学院中层干部的选拔和考核、各种先进和荣誉称号的评选、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修改等,都要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在每一项重大决策出台之前都要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让教职工享有实实在在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60年来学院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无不反映了广大教职工的政治意愿,无不凝结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智慧,无不挥洒了广大教职工的辛劳汗水,无不体现了学院党委决策和教职工意志的高度统一。

4.和谐环境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设和谐学院是学院历届党委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向认为,良好的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是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学院党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确立和谐的办学理念,制定和谐的发展战略,形成和谐的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创设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在学院内部,我们坚持民主办院、依法治院,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使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鼓励和倡导教职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使一切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努力健全学院组织机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全院上下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对外,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扩大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营造学院发展的有利氛围;主动为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服务,以他们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他们的需求为第一选择,以他们的满意为第一标准,诚心诚意为他们办实事,尽心竭力为他们解难事,坚持不懈地为他们做好事,在服务中体现自身价值。正是我们坚持主动谋和谐、服务求和谐、工作促和谐,从而形成了内外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信赖、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5.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素质为本;素质大计,学习为本。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而教育学院的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教师,培训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学院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学院的改革转型和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对教职工队伍尤其是研训教师和各类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学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教职工素质的提升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确定了学院人才发展战略,制定了素质提升和全员培训计划,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作学术报告,坚持每月一大讲,半月一小讲;从学院的实际需要出发,选送教职工到国内外培训基地进修学习;有计划地派研训教师和专业人员到基层学校调研、挂职锻炼和上课“打样”;开展学术沙龙,鼓励科研立项,要求开发课程,通过科研促使素质提升;要求每位教职工根据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发展需求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鼓励和引导他们立足岗位、自主学习、自我提高;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要求教职工把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用工作带动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通过以上有效举措,大幅度提升了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6.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是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60年来,学院历届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管方向、抓大事、谋全局,在学院各项重大决策中始终从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的高度,确定并牢牢掌握着改革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领导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学院党委善于把学院工作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安排,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对教育的要求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学院党委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武装广大党员和教职工,把党的主张变成党员和教职工的自觉行动,积极化解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学院党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党管干部的原则,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地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执政力、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共产党员的示范力。学院党委十分注重学院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尊重行政领导的职权,全力支持行政领导的工作,为行政领导主持和开展工作创设良好的政治环境,提供有利的工作条件,从而保证了学院的改革发展沿着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轨道不断前进。

三、传承辉煌,志存高远,再创美好明天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科学发展、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院要在区域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方面进一步发挥统领作用,必须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与学院功能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为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和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此,学院党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立足于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群众的政治智慧,群策群力,编制了一个既符合地方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学院实际的科学规划——《大连教育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相应的十个子规划。

规划确立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完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为方向,以学院特色大学文化建设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为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构建立足大连服务辽宁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把学院建成在辽宁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方面居于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教育学院”的发展目标及十个具体发展目标;同时,还提出了“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师教育、专业教育服务、学历教育、教育科研、人力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广场’、图书信息资源、附属中学”十项重点工作、“人才强院、科研引领、多元开发、标准先行、项目牵动”五个实施策略和“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实施科学管理、增强办学实力、强化组织领导”五项保障措施。[2]

学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学院在“十二五”期间的科学发展树起了一面旗帜,绘制了理论模型和实践蓝图。为了使“十二五”发展规划得以全面落实,学院党委提出了加强内涵建设,注重质量提升和品质培育,重点以“八个方面建设”[3]为抓手,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得以完成、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1.强化思想统摄:“开放化”的办院理念

一般来说,理念属于思想意识范畴。从根源上来看,它以实践为基础,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验证于实践;从作用上来看,它服务于实践,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功能。所以,办院理念是学院的思想和灵魂,它标志着学院人对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想追求品位,决定着学院的发展方向,统摄着学院的奋斗目标,指导着学院的工作实践。我们学院在推进具有学院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认真总结学院60年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改革转型的实践经验,确立了“教师为本、服务为基、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办院理念,这是学院在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和高扬的思想统领。所谓“教师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以学院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和事业发展的核心,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业,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教师教育的体制、机制、模式、手段和实践,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所谓“服务为基”,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以服务区域教育为宗旨,以专业教育服务为基础,努力提高各类专业教育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切实为区域教育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优质服务。所谓“彰显特色”,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以特色为羽翼,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高,依靠特色支撑,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赢得发展。所谓“追求卓越”,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品质立院、实现内涵发展,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讲求又好又快,坚持好字当头,保证各项工作优质高效。这样的办院理念聚焦为我们的办院宗旨,就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发展”;聚焦为我们的学院定位,就是“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

2.实施规范引领:“科学化”的标准体系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标准先行”策略,强调要加强各类标准研发,发挥标准的统摄作用,自觉运用标准规范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完善标准,进一步提升标准的实践价值和指导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准是面旗帜,标准引领方向,标准提供范式,标准确立样板。一般讲,标准属于上位资源,它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统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要立足大连、服务辽宁,我们要在辽宁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方面居于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我们要在区域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方面发挥业务统领作用,我们要构建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我们要建设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教育学院,工作必须高水准、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各项工作标准的研发力度,构建科学化的标准体系,使我们的工作有标准可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标准之后,要自觉地运用和“物化”标准,用标准引领、“打样”,用标准统摄、指导、规范和评价工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在践行标准的工作中验证标准,并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标准,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从而形成一个用标准统领工作、在工作中体现标准、通过工作确证和完善标准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运行机制,确保实现标准和工作的“波浪式推进”“螺旋式上升”。

3.精制教程学程:“特色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软件”,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构,反映着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质量。教师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活动,它的本质是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教师教育工作中,课程同样处于核心地位。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课程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的载体和中介,是教师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育活动中影响教师发展最为直接、最具稳定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教师的素质水平,课程结构影响和决定着教师的素质结构。教师教育的课程不仅是培训者的“教程”,也是学习者的“学程”,它既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工具,也是教师设计教育教学的依据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信息源。学院党委已经认识到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制定了《大连教育学院“十二五”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大连教育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大连教育学院课程开发指南》等文件,把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举措工程来抓,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必须面向实践,立足职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本着基于需求、分层分类、多元开放、优质高效的原则,努力建设和完善与学院各类培训相配套的,结构完整、种类齐全、满足需求、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提供丰富的资源储备。

4.打造第一资源:“专业化”的工作团队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队伍是学院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一流教育学院的核心战略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和优质服务,关键在我们有没有能够为其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队伍”——人。要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效益,核心是要提高研训教师的素质、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要推进各类专业教育服务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关键也是要提高各类专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此,必须把“专业化”工作团队建设摆在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总体格局的优先战略地位。正基于此,学院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策略中首选的就是“人才强院策略”。我们一定要按照构建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要求,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提高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建设一支团结进取、善谋发展、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干部队伍;建设一支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又了解基层学校和教师实际的“顶天立地”型的研训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较强市场意识和较高服务水平的专业教育服务队伍;建设一支甘于奉献、主动服务、团结协作、行为规范的管理服务队伍;造就一批学科知识、研训工作、专业教育服务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专兼结合的专家团队。切切实实打造一流教育学院的人才高地,为构建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和智力支持。

5.探索有效样典:“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所谓模式,是一定事物通过自身程式化的努力使之形成同类事物的样式或典范,是对某种事物的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抽象、简化的描述,《现代汉语词典》将其概括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一般具有系统性、简约性、仿效性、开放性等特征,包括构建的理论基础、核心目标、基本结构、操作程序、策略方法等要素,它作为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的简约工具或可参照的典型样式,对实践具有导引和范式作用。我们在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和优质服务的过程中,服务模式的选择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我们要提高各种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注重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选择和运用。“十一五”期间,我们在教师教育和各种专业教育服务实践中,已经致力于“多元化”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创建和试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在总结、完善、提升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服务模式探索和研究的力度,努力构建既符合服务对象需求、又彰显学院优势和特色、且富有效能的丰富多元的服务模式体系,并充分发挥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使我们的服务实践有理可依、有规可循、有模可学、有式可仿,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模式引领、模式规范少走弯路、多走捷径、事半功倍,切切实实提高我们的服务信度、效度和满意度。

6.搞好实验辐射:“本土化”的服务基地

“典型实验”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实施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成功的工作经验,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的具体运用和体现。通过典型实验进行工作探索和研究,通过典型实验总结、提炼一般工作经验,通过典型实验宣传和推广成功样板,通过典型实验辐射和引领同类工作的大面积开展。我们在教师教育和各类专业教育服务工作中,也必须运用典型实验这种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建立相对充足的典型实验基地。学院倡导和要求加强“本土化”服务基地建设,其要义就在于此。服务基地是进行工作探索和研究的“试验场”,是总结和提炼一般工作经验的“责任田”,是宣传和推广成功典型的“样板校”,是引领和推进工作的“辐射源”。“十一五”期间,我们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坚持立足职场、重心下移、服务基层,已经建立了上百个这样的服务基地,并充分发挥这些服务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了我们进行工作探索和研究、总结和提炼一般工作经验、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辐射和引领工作的重要平台。“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建设好这些服务基地,进一步发挥这些服务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要不断开辟新的“战场”,打造更好更多的服务基地,并通过更好更多的服务基地彰显我们“立足职场”“根植基层”“顶天立地”的服务特色,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7.推进网络支撑:“现代化”的服务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必须用现代手段来支撑。为了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使不同地区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实现远程互动,学院于2006年创建了服务于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大连教师网”,2008年又对大连教育行政网、大连教师网、大连教育网进行了“三网整合”,成立了大连学苑教育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建立了“大连教育”网站,搭建了教师教育管理平台、教师“校本研修”指导平台、教师研修学习资源平台、教师互动交流技术支持平台,为区域教师教育提供了先进、高效、快捷、实用的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了覆盖大连市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大连教师网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网在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领域的作用。加强软硬件建设,整合区域网络资源,研发网络精品课程,建立区域特色网络资源库。建立和完善网络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加强与省内外专业网站的合作,建立网络联盟,拓展大连教师网的服务功能和空间。积极推进教师网的应用,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建成集培训、资源、交流、指导、管理、社会服务、技术支持和合作八大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服务系统,更好地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8.提高工作效能:“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4]这就是说,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动、共同劳动或共同工作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结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力、才尽其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好的效果。特别在今天的“精细化管理时代”,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学院十分倡导精细化管理,要求“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的结果。”[3]我们强化了制度管理,强化了绩效管理,强化了质量管理,强化了人文管理,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全力服务、全程服务、全方位服务”[3],收到了极佳的效果。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精细化管理的力度,学习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借鉴汪中求先生“以系统作保证、以标准谋细化、以数字达精确、以专业臻卓越、以持续求精进”的精细化管理举措,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浓厚管理文化、优化管理模式,以精细化的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精细化的管理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切切实实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内涵发展,要核心竞争力,要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要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教育学院。

祥龙腾盛世,碧海育明珠。六十载铸就辉煌,千百年传承伟业。大连教育学院人一定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戮力同心,再创辉煌。努力构建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全心全意为区域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大连教育学院五十年(1952—2002)[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

[2]张淑萍,赵凤平.回眸与展望[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45-151.

[3]张淑萍.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大连教育学院科学健康发展[N].大连日报,2011-10-21(3).

[4]马克思.资本论: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7.

[责任编辑:阅力]

Carry Forward Splendid Past and Forge Ahead into
Bright Future to Make Our University Strong and Our Cause Flourishing

ZHAO Feng-ping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As an adult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of teach training,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in its sixty years of development,experienced the four phases of coming into being,fledging,booming,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With its development,the ideas of management have been innovated,and the service functions have been expanded,and its contribution to regional education is indelible.In this process,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 has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left precious spiritual treasure,and laid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The staff is determined to carry forward excellent traditions,to be full of fighting spirit of self-improvement,to be ambitious and innovative,and to forge into the bright future of our university.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versity;Carry for ward splendid past and forge ahead into bright future;make university strong and cause flourishing

book=2012,ebook=192

G472.1

A

1008-388X(2012)03-0013-07

2012-03-12

赵凤平(1954-),男,辽宁昌图人,教授,中共大连教育学院委员会副书记、纪委书记。

猜你喜欢

学院服务发展
初等教育学院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