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弹性的应用型走向简述

2012-08-15赵思思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弹性个体因素

赵思思,杨 志

(1.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2.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心理弹性的应用型走向简述

赵思思1,杨 志2

(1.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2.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文章回顾了心理弹性的不同定义,阐述了其内在作用机制以及部分应用成果.拥有心理弹性者在面对逆境时通过内外在保护性因素,积极应对,是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成为个体健康发展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心理弹性理论,对促进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以及潜能开发有重大的意义.

心理弹性;作用机制;个体发展;应用

心理学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已有30多年了,从最初的确立概念(分析危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到后来开始研究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正如有人指出,心理学的研究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更好地发展.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总结之后,心理弹性的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许多实践者和应用心理学者都在跃跃欲试,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这些研究,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

Howard Liddle(1994)提出,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有他的生命周期,有时昙花一现,就被人们给遗忘了.心理弹性能否发展出系统的理论以及是否有相关的研究使得它能对人类有长久的效用?显然,他在担心学者对心理弹性的一时热情会不会随着时间和新课题的出现而慢慢枯竭.但是,从现在学者对心理弹性的持续研究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它的美好前景,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心理弹性的应用型走向正日趋明显.在实际的生活中,已有人利用这些理论结果来指导实践,这也是我想介绍心理弹性的应用走向现状的原因.

1 心理弹性的定义

心理弹性自提出,虽然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定义,但是也在学者的不断研究中,慢慢成形,现今,对心理弹性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三个角度.结果性定义:从发展结果定义心理弹性,也就是说,即使在重创之下,个体仍能发展顺利.过程性定义:所谓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困难和逆境,不断适应的过程.能力型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者特质[1].说到心理弹性,不得不提出三个重要的概念:结果、保护性因子和风险因子[2].保护因素或者说是保护性因子是指那些能够促使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事件,减少消极发展结果出现可能性的个人或环境因素.目前有相当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影响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家庭外因素[3].

2 心理弹性模型

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对心理弹性的不同定义进行研究,探索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经过一批学者的不懈努力,关于保护性因子如何减少和规避风险因子带来的不利影响,已有不少模型.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心理弹性的难以定义的特质,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心理弹性模型中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心理弹性.以下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些模型:

2.1 Garmezy的理论模型

1985年,Garmezy[4]在寻找保护因子的过程中提出三种理论模型:补偿模型、预防模型和保护因素模型.在补偿模型中,保护因素直接和结果相互影响,或者压制危险因素的影响.在预防模型中,他将强度不是很大的危险因素看成一种能帮助个体发展适应功能的一种潜在推动力,前提是个体处在压力水平最佳状态,否则将会是不好的结果.在保护因素模型中,保护因素起着调节器的作用,它和风险因子相互作用并减少消极后果的可能性.

2.2 Rutter的发展模型

1990年,Rutter[5]发展出更被认可的四种弹性发展模型:危机因素冲击的减缓、负向连锁反应的减缓、促进个体自我效能与自我尊重、机会的开发.我们必须给与这些在人类一生中关键转折点的运作机制特别的关注.

2.3 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

Kumpfer[6]的心理弹性框架是建立在社会生态模型和个体-过程-情景模型基础上的综合模型.

该模型包含这些内容:(a)已有的环境特征(如危险和保护性因素);(b)个体的心理弹性特征;(c)个体心理弹性的重组或消极生活经历后产生的积极后果,以及调适个体和环境以及个体和结果之间的动力机制.外在的挑战和压力通过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影响个体,保护因素起着缓冲的作用.在环境和个体内部心理弹性因素的作用过程中,产生了心理弹性过程或结果.最后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结果:心理弹性重组,达到一个更高的心理弹性水平;适应即恢复到危险发生之前的机能;适应不良重组,即没有心理弹性,个体的心理功能退化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从关注危险到关注心理弹性,这个转变本身就意味着人们更加关注积极因素(保护性因素),因为积极因素的研究与探讨能促进人类的良好的发展.

2.4 Richardson的过程模型

根据Richardson[7]的模型,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每个人都存在一个其偏好的生物心理精神平衡(bio—psyehospiritual homestasis)的区域,该区域指的是心理、生理和精神的适应性状况[8].Richardson认为心理弹性用教育和实践的框架来提供一种方法来连结和培养那些“患者”的弹性,从而达到应用的目的.他聚焦于个人在身、心以及精神在某一时间点上的与外界达到的一种暂时的稳定状态,个体受到内外各种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相互作用,最后实现机能重组,并可能产生四种不一样的结果.这里的回归性重组类似于Kumpfer提出的适应,而缺失性重组意味着个体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放弃了原有的一些信念、原则和动机.

这些模型并一定是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精确表达,但是却在不断地接近心理弹性在人类身上是如何发挥作用.这些模型的提出不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弹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同时也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铺垫.正是基于这些模型的帮助,学者和专家们也开始进行实际心理干预计划,并从实践中再不断地修正原先的模型.

3 心理弹性的应用

然而,心理弹性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自立项以来就以应用为最终目的.在了解和分析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之后,我们开始考虑怎么利用这些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对遭遇人生转折点的人进行干预,以帮助他们恢复原来的社会功能或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水平相对上升,生活并非像以前那么艰辛,心理层面的抗挫能力却相应地下降.同时,现在社会普遍压力较大.所幸,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尝试进行心理弹性的干预计划.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心理弹性作用机制是否得到验证,并能很好地适用于人类呢?这是本文着重想要厘清的要点.

对增强心理弹性的方法了解的越深刻,能提高对社区、学校和家庭服务中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国外心理弹性的研究一直要早于国内很多年,因此,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心理干预行动要更早,并且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有致力于防止和减少儿童冒险、违法违纪及其他行为问题的方案,如西雅图社会性发展工程 (Seattle Social Development Project);有适用于学龄前阶段致力于提高那些贫困或其它社会弱势儿童能力的方案,比如著名的领先计划(Head Start)[9].美国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学者们呼吁社会从心理弹性角度入手,采取必要的步骤和措施,使这些人尽快恢复.“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心理学会(APA)通过学术动议、科学研究、网站资源、资料散发等诸多途径提供心理援助支持[1].

在中国,也有一批心理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本着心理弹性的理论对遭受创伤的人进行心理干预.由于中国的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比国外要晚起步,因此对这方面的渗透远不及国外,但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的心理,心理学和社会工作者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主视野,尤其在发生社会性灾害和自然灾害之后,更为明显.1994年的新疆克拉玛依大火,掀开了我国心理救助的帷幕.十六年来,我国遭遇了多次大的灾难,直至5.12汶川大地震.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工作者赶赴四川,为灾后群众、医护人员等进行心理干预.还有多个省市发生的幼儿园杀手事件,使人们对心理干预更加渴望,同时也在思考这些人的心理弹性究竟如何.在SARS流行期间,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已经显现.当时心理专家提供的心理干预方式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在2008年初的时候我国大面积的雪灾中,政府部门也派出了心理干预人员对受困和遇险人员进行了心理干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公安部于2007年11月成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以便提高民警对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及时进行化解、控制的能力[10].

我国的危机心理干预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从无到有并日益受到重视.在实际的事务中,心理弹性已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心理弹性的应用取向中,心理干预主要集中在医院中的病人,体育运动员,老年人,妇女和学生等一些特殊群体[11-13].肖戈惠[14]等人就地震灾后伤员的心理干预进行了研究;高雪屏、罗兴伟[15]两人做的关于汶川震后脱离和未脱离灾区人员PTSDS筛查与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比如赵永进就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尽管很多孩子都是处于亲子分离的状态,却并没有因此而导致行为不端,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相反有些孩子在自觉性、责任感和独立性方面要优于非留守孩童[13],在文末还提出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

4 对心理弹性应用的思考

基于“心理弹性框架”的实践和政策建议正在被提出,加上干预科学领域里,弹性增进保护过程模型的研究,相互促进,使得心理弹性研究在走向应用型道路上更加矫健.然而,纵观目前国内的心理干预工作,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干预的一些走向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关于心理弹性的理论研究结果比较分散,主要偏向特殊群体,而对一般群体的模型建构比较欠缺.

首先,鉴于国内的心理学起步较西方国家晚很多,因此当西方国家仍在探索阶段的时候,中国的心理弹性研究也相对滞后,因此中国关于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多为综述,介绍外国已有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跨文化因素的存在,国外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用来解释中国本土人的心理弹性,更别说心理弹性的本土应用.

其次,心理弹性以往的研究对象多为高危群体或者是经历过重大创伤的人群,而心理弹性却是存在于个体中的一种潜在心理品质,因此普通人的弹性研究是完整心理弹性研究系统必不可缺的部分.目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关于心理弹性的理论研究结果比较分散,主要偏向特殊群体,而对一般群体的模型建构比较欠缺.另外,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但是在实际的干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出现,干扰心理干预,使得人们怀疑心理弹性理论的可靠性.

再者,目前不同的学者从心理弹性的不同角度去研究不同的群体,本身对心理弹性的定义和操作定义就已经存在很多不一致,再加上研究对象的分散性,使得国内对于心理弹性应用型的研究非常凌乱.这些也是我们今后做研究应该关注的要点.

〔1〕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 [J].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8,26(1):89-96.

〔2〕Kaplan,H B.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Review of Definitions and Models.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1999:17—45.

〔3〕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6):1091-1094.

〔4〕Garmezy,N .Stress-resistant children:The research forprotectivefactors. In J.Stevens(Ed.),Recent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C].Oxford,England:Pergamon Press.1985,4:213-233.

〔5〕Rutter,M.E.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American JournalofOrthopsychiatry,1987,57(3),316–331.

〔6〕Kumpfer,KL.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The resilience framework.In M.D.Glantz&J.L.Johnson(Eds.),Resiliency and development:Positive life adaptions.New York:Kluwer Academic,1999:179-224.

〔7〕Richardson,G.E.The metatheory of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ournal ofClinicalPsychology,2002,58(3):307-321.

〔8〕曾守锤,吴华清.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26-29.

〔9〕路晓倩,麻彦坤.心理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中学刊,2011,26(1):136-140.

〔10〕陈仁芳.我国危机心理干预现状及“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之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94-99.

〔11〕宋克薇,郑显兰.慢性病儿童心理弹性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9,16(13):12-15.

〔12〕徐学俊,柳捃捃,熊强,王琦,周武.高校大学生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探索[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10):9-10.

〔13〕赵永进.留守初中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及自我心理干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49-54.

〔14〕肖戈惠,曾登芬,喻红.地震伤员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8,37(18):2121-2122.

〔15〕高雪屏,罗兴伟.汶川地震后1月内脱离/未脱离震区的亲历者PTSD筛查阳性的发生及心理影响因素 [J].中南大学学报,2009,34(6):504-509.

B842

A

1673-260X(2012)03-0165-03

猜你喜欢

弹性个体因素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解石三大因素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