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波普
——王广义的艺术道路
2012-08-15黄功翔
黄功翔
走向波普
——王广义的艺术道路
黄功翔
从王广义自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经历的85美术新潮、89中国现代艺术展,到90年代的政治波普,在这几个阶段中,王广义都有代表着他本人艺术主张的艺术作品,而且在这几个阶段之间也有着不同的尝试和不断的探索。到了20世纪90年代,王广义创作的 《大批判》系列找到了新的艺术语言,并成为中国政治波普的代名词,在当时的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人文文化;现实批判;政治波普;调侃
20世纪50年代,英国艺术家李察·汉密尔顿用拼贴的方式完成了名为《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引人》的画作,并参加了1956年在英国白教堂画廊举行的《明日》美展。这幅作品是波普艺术的萌芽。随着1963年马歇尔·杜尚的个人作品展在美国洛杉矶引起反响,拉开了波普艺术发展的序幕。
在西方波普艺术出现30多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波普艺术也在中国出现了,但是它与西方的波普艺术有所区别,被称为“政治波普”。艺术家王广义就是中国“政治波普”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不同时期所遇到不同问题表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态度,从而达到一种对社会、文化的批判。了解王广义的创作历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艺术氛围,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波普”的图式和内涵。
一、激情的青春,理想的世界
1956年元旦的第二天,王广义在黑龙江哈尔滨出生,在父亲的眼中,他是一个神经质的妄想者。后来,在王广义从农村到铁路队当苦力的几年中,他坚持画画并且在空闲时阅读大量中外名著和西方艺术家传记,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贝多芬传》,杰克·伦敦的《马厅·伊堡》等。也许正是那些艺术家的魅力,才鼓舞着他要成为一位艺术家的热望。1980年,王广义报考了中国著名高等美术学府——浙江美术学院。那一年,他25岁。
(一)85美术新潮与“北方艺术群体”成立
1985年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华君武做了题为《团结奋发开创美术事业的新局面》的报告,其中明确指出:“和一切干涉创作自由的现象作斗争。”良好的政治局面和空前的艺术气氛使艺术家确实感到了精神为之振奋,人心为之鼓舞。很多艺术群体及各种展览都是在这时诞生,同时也展开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观念更新”是这一时期各界热切讨论的话题,也成为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迫切任务。中国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变革,这场变革正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切都从思想最活跃的艺术家身上反映出来。
1985年,就在王广义他们的“北方艺术群体”成立不久,王广义收到具有前卫色彩的理论刊物《美术思潮》约信,希望将他们群体的艺术主张写成文字。在《美术思潮》创刊的第二期,他们介绍团体的宗旨是建构北方文化的秩序,让更多人接受他们的文化。根据王广义的叙述,“北方”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在他们心目中,北方文化代表着崇高的文化,强调一种大同的概念,认为全球的文化都应该以北方文化作为蓝本。在这段时期,王广义完成了《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作品,而且这系列作品完全反映了他当时的“北方精神”。时至今日,王广义现在看来这完全是一种对文化的妄想。
(二)87年 《后古典》系列
在王广义经历了《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作品关注本土文化及弘扬北方精神创作的第一阶段后,他迎来了在文化上寻找艺术新的意义的第二阶段创作——《后古典》系列。
后古典主义强调的是对传统的反思,对历史文化的修正,重视观念更甚于艺术的形式语言。它强调对人类整体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寻求主体精神的高扬和对生命活力的行为体现,以建立一个新的更为人本的精神模式。
王广义的《后古典》系列超越了之前《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的地方性母题,是前一阶段关注文化的延续,当王广义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对准哲学、宗教、艺术史等这类较为严肃的问题时,他同样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参与意识和热情,甚至试图用艺术的方式来拯救人的灵魂。
二、王广义的政治波普
(一) 《毛泽东AC》在89中国现代艺术展上亮相
1989年2月,中国美术馆举行了《中国现代艺术展》。王广义参展的作品《毛泽东AC》是一幅在毛泽东的标准肖像上打上红格子的油画,在场观众都不知应该如何去看待和欣赏这幅作品。首先,在毛泽东的肖像上打格子是否合适?有批评家解释到“打格是一种理性的客观”。据说这幅《毛泽东AC》参展前的名字是《毛泽东AO》,被审查人员问及画面的四个角上的“AO”英文字母的含义。由于“AO”字母的语言及含义不清楚,使得审查人员提出一个武断的修改方案,一是将“AO”的“O”改成其它字母,二是要求作者写一份声明性的东西,“把毛泽东的伟大性说明一下”,并加上英文翻译。为了作品可以顺利展出,聪明的王广义将“O”改为“C”,这里面没有任何的含义,只是方便操作而已,并且那个“声明性”的东西由策划人高名潞撰写,其中一句“一个伟大的人物应该得到客观而严肃的评价”最令观众印象深刻。
(二) 《大批判》系列的诞生
1989年所发生的种种社会、政治、文化事件使一些艺术家们放弃了大的文化和社会关怀,从而转向对当下现实的关注,并知中的隐喻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人类的隐喻能力。人类的概念系统包括从具体知识领域到抽象映射的推理模式。这种隐喻映射不是任意的,是人类经验的体现。换句话说,隐喻是被我们自身体验限定的,一种主动的与所在世界的互动。
人无论年龄和文化背景都具有相同的知觉天性,基于这种天性我们对于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刺激存在于所有生物中,尤其对于语言上的刺激。隐喻是语言的一部分,时间语义学是基于我们在空间的自然体验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地球上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分享同一个生存空间,因此在生活体验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2.思维方式的相似性。根据经验论的解释,思考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思考通过想象使我们能够描绘新的或者抽象的事物。莱考夫说想象可以使我们依据它事物看待本事物。人脑中的知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映像,而是对一系列的信息处理加工的过程,即对其进行分类和概念化的活动。我们可以推断,人脑中存有诸多相似的记忆模块。通过想象,我们依据经验的相似性和事物之间本身的相关性,可以找出实体之间新的关系。所以概念映射中,隐喻不是先于相似性而是基于内在联系。比如经历过比赛的人,会得到输或者赢的结果,这样的心理机制会使其把比赛和人生的输赢联系在一起。
想象不仅在于经验的相似,还有关联性。关联性对概念映射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想象力不是直接基于经验,想象力有体现力,只不过是间接的。想象是在人脑中的概念隐喻,这种想象不是无约束的,它需要被置身于我们体内的经验来确定是否具有合理性。语言是社会掌握的思维工具,大脑中的概念系统、内部规则必然对人们的思维模式起着模式化、社会化的功能。思维的相似性是知识的概念化、系统化的基础,因此,人的思维从根本上讲具有相似性。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虽然在文化背景上有很多差异,但是都使用空间概念来理解和阐释时间意义。莱考夫提出的“时间在动隐喻”和“自我在动隐喻”不仅适用于英语,在汉语中也可以找出同样的例子。对这种共性进行分析有利于全面掌握时间隐喻这个概念。
[1]Alverson H.Semantics and Experience:Universal metaphors of time in English,Mandarin,Hindi,and Sesotho [M].Baltimore:The JohnsHopkinsUniversity Press,1994.
[2]Gentner D,Imai M,Boroditsky L.As time goes by:Evidence for two systemsin processing space→time metaphors.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2002,17(5):537~565.
[3]Lakoff,G.&Johnson,M.1980.MetaphorsWe Live By,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Chicago.
[4]杨晓红,张志杰.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 [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9.
责任编辑:贺春健
J205
A
1671-6531(2012)06-0029-02
黄功翔/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助教(广东广州510000)。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第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