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与刻意曲解语用功能研究的对比分析
2012-08-15王小红
王小红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误解与刻意曲解语用功能研究的对比分析
王小红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语用误解与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基本相同,但是本质上有所区别,误解是一种语言现象,表现为盲目性的理解过程;而刻意曲解则是一种语用策略,主要表现为语用的目的性与创造性。
语用功能;触发条件;认知策略
误解与刻意曲解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都属于语用失误,它们都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为了达到自己的语用目的,采用不同的语用策略来完成会话。
一、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1.利用极其经济的信息量,达到幽默效果的语用功能
例(1):(Two friends are chatting in the bar.)
A:My wife doesn’t appreciate me.Does yours?
B:I wouldn’t know.I’ve never heard her mention your name.
Does yours是省略的用法,可以理解为“你的妻子欣赏你吗”或理解为“你的妻子欣赏我吗”。A遵循说得“尽量少”的准则,想询问B的妻子是否欣赏B。但是B故意曲解为“我从来没听她提起你”,利用刻意曲解策略和同伴开玩笑,达到幽默的效果。
2.故意偷换概念,达到摆脱困境的语用功能
例(2):(In geography class,the teacher asked Jack a question.)
Teacher:“what is the capital of Sweden?”
Jack:“Uh,I guess……‘S’?”
在对话中,capital既可指一个国家的首都,也可以指单词的大写字母。根据常识,杰克知道老师问题的意思,但是他却故意违反同一律,偷换概念,掩盖自己地理知识匮乏,从而摆脱尴尬的困境。
3.故意改变语境,达到维护面子的语用功能
例(3):(Two travelers arrived at the hotel and were shown a rather dingy room)
“What”,said one,“does this pigsty cost?”
Promptly the owner replied,“For one pig,two dollars;for two pigs,three dollars”[1]
游客向旅店老板抱怨房间很脏,把房间比做猪圈,老板意识到自己的面子蒙羞,决定将计就计,对互明的认知语境进行蓄意破坏,刻意曲解游客的意图,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抵御了侮辱。
4.故意转移话题,达到避免冲突的语用功能
例(4):在美国某个学校的课堂上——一位女教师提问:“‘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是谁说的?”有人回答:“1775年,巴特里克亨利说的。”女教师:“对!同学们,刚才回答的是日本学生,你们生长在美国却都不知道。”这时,从教室后面传来喊叫:“打倒日本人!”女教师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喝问:“谁?这话是谁说的?”沉默了一会儿,教室的一角有人答道:“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2]
在课堂上,老师表扬了正确回答问题的日本学生,美国学生因为嫉妒、歧视,高喊“打倒日本人”,结果触怒了老师,为了避免冲突,逃脱老师的批评,学生利用特殊语境以及语言模糊不确定的特点,故意转移话题,达到了避免师生冲突的语用功能。
二、语用误解的语用功能
1.话语的省约,导致语用误解的产生
例(5):(李明和刘红俩人在办公室聊天。)
李明:请问你的电脑密码是多少?
刘红:我就是不说
李明:我就用一会儿,不会弄坏你的,说嘛……
刘红:我就是不说。(其实这句话就是密码。)
对话中,由于刘红的话语出现了省约现象,当李明听到“我就是不说”这句话时,便根据自己的思路推理,认为刘红不愿意把电脑借给他使用。话语的省约使得话语意义变得多义或造成歧义,引起了误解。
2.不同的认知语境,导致语用误解的产生
例(6):(乡下年迈的老母亲给城里的女儿打电话。)
母亲:“周军(女婿)最近很忙吗?”
女儿:“他忙得很,整天在家织‘微博’,根本就没有时间来照顾我们娘俩。”
母亲:“织那么多围脖干吗?想做生意吗?”
显然,老母亲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电脑、微博、上网聊天等概念,加上老母亲在认知语境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和女儿都产生了差异,所以当她听到“微博”一词时,就很自然地通过语音联想,得出“围脖”的概念,进而得出“织围脖”的推理,导致误解的产生。
3.定势心理因素,导致语用误解的产生
例(7):Old Lady:“Is this Bloomington?”An old lady asked the bus driver.
Driver:“No,Ma’am.”
Old Lady:“Well,please tell me when we get there,”she requested.
Driver:“I’ll do that,”
Later,the driver got careless and passed through Bloomington before he realized it.He apologized to the other passengers,turned around,and drove back.Then he said to the old lady:
Driver:“This is the town where you wanted to get out.”
Old Lady:“Who wanted to get out?”
Driver:“You did.”
Old Lady:“No,”she said,“my daughter told me that when I pass through this town,I should take my pills.”[3]
老妇人要求司机开到Bloomington站时提醒她一下,目的是想按时吃药,但是司机根据自己的定势心理进行判断,以为是“提醒老妇人下车”,导致了误解的产生,他的误解行为既耽误了乘客的时间,也延误了老妇人吃药的时间。
4.社会心理因素,导致语用误解的产生
例(8):一名男子被判刑12年,狱中生活单调无聊,便开始训练一只能听懂他的话的蚂蚁,几年后,这只蚂蚁竟然会倒立、翻筋斗、走钢丝、钻火圈。这男子颇为兴奋和得意。他出狱的第一件事便是跑去酒吧,准备炫耀那只神奇的蚂蚁。他点了一杯啤酒,然后把蚂蚁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在桌上,向酒保说:“看看这只蚂蚁!”那酒保一看,马上往桌上一拍,拍死了蚂蚁,然后抱歉地说:“对不起,我马上换一杯新的给你。”[4]
不同的职业角色形成了不同的职业心理,以至于影响了人们不同的交际心态、思维和表达方式。例中,酒保受职业角色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误认为男子对自己服务表示不满意,产生了误解。
三、结语
语用误解和刻意曲解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一种语言现象,有其产生和消失的过程,没有言外目的,后者是一种语用策略,这种策略一经采用,就是既成事实,有言外目的;两者的触发条件基本相同,误解与刻意曲解的结果都是对说话人意图的偏离。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引发误解与驱动刻意曲解的心理因素上:引发误解的心理因素不仅包括听话人的普通心理,还包括其社会心理,且引发的误解表现为理解过程的盲目性;而导致刻意曲解产生的心理因素则主要表现为语用的目的性与创造性。
[1]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7.
[2]王秀娟.浅析刻意曲解形成的心理因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2).
[3]宗世海.论误解的形成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28-129.
[4]夏丽红.论口语交际中的误解[D].武汉:武汉大学,2000:28.
H030
A
1008-178X(2012)10-0060-03
2012-04-24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10LX437)。
王小红(1962-),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