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

2012-08-15周文清张文婧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2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王 建,周文清,李 玲,张文婧

(景德镇陶瓷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相应的,中国省市均设有盲聋哑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同时,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也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也就是说,这些特殊人群依法享受跟普通人一样的受教育权利.那么,体育课程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之一,在这些特殊学校的开展情况如何呢?笔者就江西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调研,并参考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教”的现状

1.1 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状况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开展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杨勤[1]等人对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36位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占47.22%,兼职体育教师占52.78%,其中体育专业毕业的占55.56%,非体育专业毕业的占44.44%.在这36名体育教师中,本科学历只有5人,专科15人,专科以下学历18人.而且他们只有极少数人是毕业于特殊师范学校或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专业.由此可见,江西省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师资情况是很薄弱的,这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兼职体育教师比例过高;第二,学历较低且科班出身的较少;第三,专业化的体育教师比例不足.

众所周知,特殊教育的主体是残疾、聋哑、智障等学生群体,面对这样一群体进行体育课的教学要远比面对正常学生上体育课要难得多,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兼职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一半,甚至有很多学校只有一名兼职体育教师,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同时,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不能或很难上出适合残障人群的体育课.另外教师队伍的学历很低也很难使教学质量的到保障.

1.2 特殊教育学校运动场地器材现状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保障不但需要合理的师资力量,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设施.调查发现,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的运动场地与器材很难满足教学需要.邓卫权[2]在论文《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明确阐述了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的场地器材存在以下问题:(1)数量不足;(2)器材陈旧;(3)器材存在大众化和竞技化的特点,不符合特殊人群的需求.1994年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盲校体育场地应为适宜视力残疾用的环形跑道或直道,除少部分做硬地外,宜铺设草坪”,“聋校的体育活动场地,除少部分做硬地外,大部分场地宜做成软场地”,“弱智学校体育…大部分场地宜做成软场地,应布置环形跑道,并在适宜的地位布置沙坑等适合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活动的体育设施和游戏场地.”[3]但笔者所调研的几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几乎全部不达标.

2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学生“学”的现状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学生“学”的现状也不容乐观.笔者调查显示,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2.1 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程度不够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因为自身存在障碍而不方面进行普通人所从事的体育活动,所以不喜欢或讨厌体育活动.具体来说,盲生虽有健全的听力,能与周围人群顺利的交流,却无法用眼睛去观察所听到的一切,故运动形式与场地极大的受限;聋哑学生由于听力与语言能力的缺失,在与人的交流上往往存在很大的障碍,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信息传递往往会出现误差,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很多心理障碍,从而不愿意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肢残学生心智健全,有着正常的听力、视力与语言能力,但肢体残缺,这使得他们更能真切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歧视,直接导致他们对运动的不自信等.所以,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参与程度远远低于普通学校的学生.针对这种状况,如何制定适宜不同特殊人群的体育活动,增强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很值得体育工作者探讨.

2.2 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数不够理想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第二十六条中规定:“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实际上这个规定很难达到.实际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由于经费相对不足,学校很难保证建设完全符合规定的运动场所,故学生缺乏充足的运动场地;出于安全考虑,一些学校也很无奈的被迫限制残障的体育活动,尤其是盲生;且专业的体育教师与生活老师数量也难满足需求,无法花更多的时间去监护学生.因此,很多学生每天的实际体育活动时间远不足一小时,而且活动的频率与强度均达不到体育锻炼的要求.如何才能确保这些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学生的必要的体育运动时间、频率与强度,以达到健身的目的是摆在政府、学校与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3 提升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基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教”与“学”存在的不足,特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3.1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从国内一些研究报道中不难发现,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存在专业化不强、学历不高、专职率不高的现象.基于此,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笔者建议如下:

3.1.1 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培训与管理.严格限制一些非专业体育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的现象,淘汰在教学中不能胜任的教师,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

3.1.2 招聘专业教师.从全国范围内招聘毕业于特殊教育专业或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的体育教师来从事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前,南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是江西省唯一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其培养的教师数量与专业种类与江西省各市所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故招聘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面对全国,体育教师也是如此.

3.1.3 根据学生的人数和特殊教育学生的种类进行配备足够的体育师资,拒绝体育课的虚设现象与兼职现象.

3.1.4 提高教师的待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面对的是各种残障儿童与青少年,与其交流存在各种障碍,因此这些教师(包括体育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与教学难度远比普通的中小学教师大,所以提高他们的待遇合情合理.

3.2 加强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

199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场地有着详细的规定.比如,盲校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应不少于3570 m2(9个班规模);聋校应不少于5394 m2(9个班规模),且应该有不少于640 m2的篮球场地;另外,学校应设体育康复训练室等等.然而实际调查显示,很多学校的校园偏小,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且由于各种原因,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器材存在数量少、老化、大众化的特点,很难满足各种残障学生的需求.基于此,各级政府有必要协助学校按照标准模式进行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的建设与配置,真正做到以残障学生为中心.非常欣慰的是,《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目前该文件内容尚无法获取,故上文引述的内容依然是1994年试行版本——笔者注)已于2012年1月1日在全国正式实施,“具体规定了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设用地面积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建筑标准”,“是审查项目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尺度”,且“2010、2011年,中央共安排41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001所.”[4]从此以后,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将有一个硬性的指标,不会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而缩水.

3.3 增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丰富体育课及课外活动内容

前面已述,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也反映出他们实际上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知非常欠缺.基于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体育运动的好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来鼓励与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运动兴趣,促使其运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最终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另外,笔者建议,应该把体育成绩列为评优、评先进的条件.特殊教育学校跟普通学校一样,每学期都会进行学生成绩的评优、评先活动,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参差不齐,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一般不会把体育成绩放在评优评先条件之中.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残障学生对体育成绩和运动的重视程度就会下降,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把体育成绩列为评优、评先的参考.当然,这首先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于评价残障学生体育成绩的体系,且要通过一定的权重系数在不同类型的残障学生之间进行平衡.

3.4 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多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很多研究认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普通学生低,存在多疑、自闭等心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与学生多沟通、多了解.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为什么不想运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及时从心理上进行干预,使体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1〕杨勤,陈志军.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4).

〔2〕邓卫权.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89/112701198943.html,1989-5-4.

〔4〕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1月1日起施行[EB/OL].http://www.gov.cn/jrzg/2012-01/25/content_2052104.htm,2012-1-25.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