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对策
2012-08-15白鹍
白 鹍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翻译能力作为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者应该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由于英语的学习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达到交流和交际的目的,而在交流和交际的过程中,如何将母语转化为准确而标准的英语是英语学习者需要重点学习的地方。同时翻译能力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在大学英语翻译实践中,学生对于英语翻译的技能的训练往往都是局限在了教材中的内容的训练,由于在日常的训练和学习过程中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使得学生翻译出来的东西普遍存在着:用词不当、语法不准确、句子支离破碎的现象出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存在于学生翻译的全过程中,这样对于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是相当不利的。
作为大学英语的学习者,母语作为学生的第一语言是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的语言,这样的一种语言思维的习惯和表达的习惯往往无时无刻都不在母语的包围和影响之中。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由于汉语和英语不属于同一个语系,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的结构是和汉语相差很大的一个语言。这样对于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的现象就相对比较严重一些,这样的负迁移的想象往往表现在了英语的词汇的运用、英语的语法的运用、英语的句型结构的不同上面。[1]
一、大学生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一)词汇母语负迁移现象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词汇作为构成大学英语学习的根基,在英语学习者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词汇是语言大厦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没有相对丰富的词汇是不能够说出相对流利的英语的。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一种想象,就是学生往往认为每个汉语的词汇都能够在英语中对应着一个相关的英语单词,以为英语的词汇在用法、意义上是和汉语完全等同的,真实的状况不是这样的,有的词汇是可以喝汉语做等同使用的,但是绝大部分是不能够等同使用的。产生这样的一个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的词汇量的掌握不够丰富、对于单词的意义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导致的,学生在翻译时常常遇到障碍,这时,他们就会本能地利用母语这个武器,按汉语的语义和结构来套英语,望文生义,以致出现词汇上的负迁移。
大学英语翻译实践中往往出现的现象就是学生不能够准确的了解词汇的含义,导致了词义的模糊现象的产生和词义不能够完全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所在。这样就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信息的误解,由于英语词汇的概念不同或者所指代的范围大小的不等就容易造成词汇负迁移的现象的产生。英语和汉语在词的搭配能力方面往往有差异。例如:英语动词“cut”,to cut cake意为切蛋糕;to cut wheat意为割麦子;tocut finger-nails意为剪指甲。如果译者注意不到这种差异,就会产生语言的负迁移。在英语的词汇运用过程中的词汇的顺序上面,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与橘子中的主要成分的构成、主语、谓语、定语、状语的状况也是不尽相同的,特别是在英语词汇中的副词的用法或者是形容词的用法的时候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汉语中要表达说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它,这个语序是按照汉语词汇的语序进行的,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的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将这个句子翻译成了,I very much like it,如果这样翻译出来的时候就是错误的,正确的英语的词汇的语序应该是:I like it very much.这样的一种词汇的翻译往往就造成了词汇的母语式的负迁移现象。
(二)句子语法母语负迁移现象
在大学英语的翻译实践中对于句子和语法的翻译是相对较多的,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结构有时可以相互转换,有时则需要进行进行改变句子原来的结构,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不注意的话,往往就会出现句子结构上面的负迁移的现象产生。在汉语的句型结构上面,说话者在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的时候是不会采用将正常的句子进行倒装起来进行表述的,然而在英语的句子里面往往出现的是有很多的关于句子倒装的结构出现。在日常的英语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正确的英语的句子顺序,比如说在英语中表示时间和逻辑关系的句子的时候,往往是将该句子中的从句放到了主句的前面,也可以在主句的后面,而汉语中在进行这样的时间和逻辑顺序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如果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的话,就会造成句子的负迁移现象的产生。例如:I was lean English after I had my dinner,正确的翻译的方式就是,我吃了晚饭后就去学习了.如果在这样的状况下忽略了时间的先后的顺序的话就可能将句子翻译成“我去学习了,在吃完晚饭后”这样的话就造成了句序的负迁移现象的产生。[2]
(三)句型母语负迁移现象
大学英语翻译实践的中由于汉语和英语当中句子的基本的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这样的句子结构构成了这样的一种句型,但是由于这样的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在形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在汉语的句子当中往往将该句子中想要表达的重要的内容往后退,而并不是将句子中所要表达的重要的内容放到句子的最前面进行表达,然而英语句子中却是完全不同的,英语主要是将句子中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放到了句子的最前面。这样的一种句子主要内容的表达往往存在于现实的英语翻译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大学英语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将该句子的主要内容翻译的顺序理清楚放到前面还是放到后面。
大学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句型母语负迁移现象中,还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就是对于英语和汉语中的两个非常不相同的内容的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的现象。也就是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构成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将自身的一些内容展示出来,由于讲英语国家的人和讲汉语国家的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文化理念的差异,以及思维习惯的不同,对于词汇所赋予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汉语中往往对于一些特定的词汇赋予的特定的意义。另外在英语的具体表述过程中往往强调的是句子的主体为中心的,一般情况下英语句子在进行表述的过程中往往都会有使用主语的情况出现,如果英语的句子中没有主语那么这个句子就是不完整的一个句子,但是在汉语的表达过程中往往是没有主语的句子会出现,但是这里没有主语的情况往往都不构成对于所要表达意思的影响。所以说作为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往往将是生搬硬套的将英语的句子也作为了没有主语进行翻译,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句子的主语的负迁移的现象的产生。[3]
二、大学生英语翻译实践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对策
(一)教学中应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翻译中不能够按照母语为英语国家人的正常语序来进行相应的翻译实践,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系统的翻译的理论与技巧。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英语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理论,使得这些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达到准确的进行翻译的目的。可以给学生传授的英汉翻译饿内容有增词法、转换法、切分句子的方法。这些都可以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将其完成,同时注意翻译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教师在讲解完某一个翻译方式和方法之后,将这样的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应用到所布置的训练中去,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基本的训练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翻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训练,不仅能够使得翻译的理论更加具体化,还能够将英语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基本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
(二)掌握英语和汉语两种语法的结构顺序,做到运用自如
注意事项进行完整的了解,通过日常饿学习进行这些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才能够深入的了解其蕴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内容。培养正确、流利的表达能力和语感能力,真正认识并掌握英语自身的语言规律及其表达习惯,提
英语和汉语由于是隶属于两个不同语系的语言,其组词造句的语法是不相同的,这里主要表现在英语和汉语的思维逻辑是不一样的,英语中的各个成分的摆放的位置和汉语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英语句子中的各种成分的摆放方式是相对比较灵活多样的,特别是状语和定语的位置往往和汉语有着本质的区别。[5]由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现象的影响,导致了英语学习者存在着汉语语法的禁锢,在使用英语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收到了母语的影响,很容易在使用英语的时候出现语法语序上的错误。对于这样的一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影响,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特别是进行翻译实践中,不是说学生没有掌握英语语法和语序的要求,而是学生们学到的是基本的语法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熟练的运用,导致了学生不能够按照英语语法的习惯进行表述,这样就需要学习英语的人在日常的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进行训练才能够达到应用自如的目的。[6]一些语法知识,必须经过反复练习,加以消化,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输入转化为可理解的输出。事实证明,只有这样做才能加深对已学语法知识的理解,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才能够克服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汉语母语式的负迁移现象的影响。
(三)了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重视理解文化背后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应用,对于英语的学习的过程往往是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将文化作为英语学习者的首要任务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将英语学习的更好,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英语翻译的过程也是将英语国家的文化只是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展示给学习者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要想学好英语将英语翻译得更好,首先应该要进行英语国家文化概况的学习,也就是其国家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学习,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表达方式的不同。才能够将英语翻译得到有效的完成。大学英语翻译实践是一项相对比较综合的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有形展示,只有将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交际场合中的一些高用语能力,从而避免母语为汉语的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的现象的发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翻译实践过程中,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受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而导致了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不能够准确的将英语的句子完整的表述出来。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实践中,学生应该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并且努力的克服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的语言负迁移的影响,同时重视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习俗、思维方法和生活习惯以及语言习得机制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慢慢的在大学英语的翻译实践中减少翻译实践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影响,从而逐步提升翻译的水平。
[1]段丽萍.翻译学习中语言迁移现象的认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陈小曼.大学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母语负迁移与对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4).
[3]马玉萍.母语负迁移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影响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32).
[4]周莹.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分析与对策[J].内江科技,2010,(1).
[5]张耀军.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现象探索及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8,(41).
[6]董媛媛.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