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2012-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史料解决问题意识

陈 伟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注重探究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等,这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也是新课标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所提出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集中起来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价值则是问题意识。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

可见,历史教学过程要具有问题意识,它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检验问题解决效果等内容。这种问题意识,在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维度学习目标之际,应成为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核心内容。

一、质疑或提出问题的意识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牵涉到的历史问题很多,如何更好地去体验和探究,对掌握、分析、思考历史极为重要。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问题。受现实生活中的焦点或热点内容启发,提出与之有关或利于理解它们的历史问题。例如,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它的解体令人扼腕叹息。学生对苏联的变化也很感兴趣。20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一些观点。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材料,思考历史。根据搜集到的材料了解到: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最新的时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受到了启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苏联的历史。

二是对历史内容重新质疑的问题。“将我们一直相信的,一直认为掌握住的东西,重新质疑。”如学生在刚刚学习唐太宗李世民时,凭着对教材中资料的掌握,认为唐太宗是一位明君,但是随着搜集到的资料中有如玄武门之变等事件,学生发现,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家庭思想价值观这个角度来评价唐太宗,这种观点似乎又不太准确。于是,学生改变了看法,学会了重新质疑,认识到要从不同的历史角度、立场来认识、分析和综合评价历史人物。

三是从新的或更高层次的视角审视历史内容。“历史研究中前导的问题,出自于吾人对所知事物的整体的融会贯通。从我们贯通了的看法,以及我们对自己有一致而不矛盾的认知,产生出我们对事物新的整体的看法,及对个别事物新的理解。而不断地有力量在驱使我们既有的看法,补充及证实我们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在研究共和国60年的征程凯歌时,可结合不同时期的史料来分析。例如,这是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片断材料: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根据这些史料,学生可以从整体上审视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提高学生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认识。

二、解决问题的意识

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或体验历史。其中,探究历史,就是运用所学知识或新史料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实际是一个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评价等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历史,就是根据史料或所学知识走进历史,通过移情等方式,体验历史变化,体会历史智慧,感悟历史真谛。这实际是一个想象、推理的情感体验过程。历史研究过程的问题意识,说明中学历史教学就是探究和体验历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和新史料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评价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在解决历史问题时,首先可以用史料来证明历史现象或者是丰富历史现象,使我们通过史料产生移情从而走进历史,体验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如我们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清明上河图》作为重要史料来研究北宋的社会生活状况。其次是学会用史料来证明历史结论、修正历史结论,甚至否定历史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界有一股出版“老照片”的热潮,如列宁服、票证等,不仅供普通人怀旧,也日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初的中国印象》,摄影者施塔福于1909至1915年在上海印书馆工作期间拍摄的照片,这些老照片能起到还原历史的重要作用。如这些照片保留了湖北军政府、商务印书馆的原貌图像,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历史资料做到用图像史料说话,也就是通过史实说话,做到“论从史出”、“证由史来”,从而实现学习历史的功用,真正地做到体验历史变化,感悟历史真谛,从而产生历史智慧。

历史学科是否有用在于能否推进历史意识的产生、传播,最终使其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和观念。人们学习、研究和探索历史,最后将得到一种精神积淀,即在思想和心灵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历史意识。而具有“问题意识”就可以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历史,更好地回溯过去、探察现实、筹划未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等,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史料解决问题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