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初探
2012-08-15刘晓云
刘晓云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以往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相比,现在的数学课堂有了很大的改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观察,对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试做浅显的分析。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1.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行为上的表现。新课改实施以来,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教师已逐渐更新了教学观念,尤其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等新课程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积极努力付诸实践。
2.课堂教学诸多方面有所突破。首先,课堂教学形式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激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学中,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平台。课堂上,教师能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用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策略。教师能尽力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再次,师生角色定位的变化,给学生创设了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师生这样的对话:“老师,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同学们,你们对我的想法有不同意见吗?”这种亲切的互动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探索知识的形成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
3.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还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学行为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走入了某些“误区”。
(1)鼓励与夸奖滥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表扬而不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许多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过多的夸奖还会助长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毛病,知道一点皮毛就沾沾自喜,不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只要我们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不讽刺、不挖苦,事实求是,客观公正,学生也是能接受的。
(2)把自主学习变成放任自流。我们都知道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羊”般放任自流,自主带给教师的并不是轻松而是一种挑战。学生自主学习以后,产生了充满挑战性和多样化的问题,教师如何对其进行引领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许多教师在让学生自学的时候没有指导和要求,也没有检查和反思。组织活动的时候目的不明确,指向性不强,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3)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部分课堂中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合作时间不够充裕,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问题不分难易,对没有任何讨论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浪费了时间;交流缺乏平等,把合作学习演绎成了几个优等生的自己展示,而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
(4)探究泛化。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的学习都适用于探究性学习。有些体现事物名称、陈述性的知识,如“平均数”、“本金、利息和利率”等,只要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的知识,是不需要探究的。无需探究的问题去探究会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二、教师备课情况分析
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师不仅能做到每课必备,并且备课格式规范、书写认真。备课方式也从关注“怎么教”转变到“怎么学”的问题,“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教学目标制定明确,能突出重点,能找准难点,能寻求合理对策。能认真地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有安排,确保课堂学习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总之,在备课中,大部分教师的教案认真落实了“三维”目标,教案既能体现模式精神,又注重实效性。
三、教学建议及对策
1.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和专业培训。数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并应具有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否则我们的课将会失去它应有的“数学味”。教材中新增的几何、集合、图形变换、概率等新内容,很有必要对教师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以保障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
2.认真读懂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更注重了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它对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它更注重了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理解和算理的多样化。例如,现在的教材中出现的不再是旧教材中两三行白底黑字的“应用题”,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教材中信息的呈现有纯图片的、有半文字半图片的、纯文字的;信息内容更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贴近学生的现实;信息结构有完整的和不完整的;信息中有对解决问题有用和没用的;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读题时,理解条件的先后顺序更有弹性了。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述能力和信息的选择、处理能力及问题的解决能力,出发点是非常好的,目的也是明显的。当然,如果教师事先不花时间去钻研教材、备教案、备学生,到上课时恐怕连自己也不大看得懂教材,只会责怪教材怎么编得这么差,这么难教,没条理性,心生怨气,这样又怎能上好课呢?
3.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上,我们既要敢于尝试实践这些方式,又要勇于面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积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自由探索”,任其不着边际、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否则不仅与教学毫无意义,而且还会扭曲科学探索的“严谨性”。实践操作也并非是多多益善,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切不可动辄就操作,应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合作交流也应量体裁衣,不要设计一些低水平的讨论,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回答的就无需进行合作交流;小组讨论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开展的讨论如无源之水,只能是个别优等生的自我展示;教师应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对学生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引导。
4.以课堂评价为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从容应对的心态。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任课老师,要认真读懂每一位学生的心,要时刻留意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鼓励,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从容认识自己的失败、成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一句鼓励性评价:“你真聪明,老师为你而感到骄傲!”“不要紧,坐下来再想想”……或许会对他影响很深远。通过评价表扬法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常用的手法,在每节课上都随意可以看到,是教师把控课堂的调节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度必须把握得当。目前,在我市一些学校的教学开放活动中的研讨课、指定课或一些推门课上,仍有部分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喜欢叫学生用集体鼓掌来对学生进行表扬,“啪-啪-啪啪啪”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宏观,的确使人精神一振。一节课偶尔一两次还可以,如果次数过多了,不要说学生的手掌都麻木了,就连听课教师也感到不自在、太做作了。另外也有部分教师一到比赛课或公开课,就以物质如铅笔、橡皮等小文具作为奖励,本人认为这也不实在。对于课堂评价,应当以教师或同学间发自内心的话语、神情(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竖起你的大姆指等)来表达,要讲求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从而起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作用。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寻求更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