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
2012-08-15孙义
孙义
(安徽三联学院 艺术系,安徽 合肥 230601)
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
孙义
(安徽三联学院 艺术系,安徽 合肥 230601)
当前社会物质和经济文化发展极度迅速,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科目,也在各大高校广泛开设,本文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国际市场以及安徽省具体状况,从安徽三联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现状出发,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制定和执行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并研究这类模式的应用前景及预期能达到的目标.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开始走到千家万户中,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艺术欣赏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在包括安徽三联学院在内的众多高校中开展起来.但是,如何建立真正有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符合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却是摆在众多高校面前一道难题,因此,研究探讨如何建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就业市场广阔,但是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很高,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变的很重要.而我国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相对应的一些通病,具体如下:
1.1 建立专业思路过于守旧
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虽然是个新兴专业,但是因为其专业出现的时间较短,建设该专业的思路多是沿袭传统的以培养学术型、研究性人才为主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的差距,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这也体现出来虽然教育部规定人才培养目标要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各个高校在设置该专业时,依然缺少必要的社会调查,惯性的按照因循守旧思维去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盲目性,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很多综合类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建设时往往以专业艺术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为参照,课程设置相近,趋近艺术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造成大同小异的课程安排.另外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也很严重,体现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以及各种不同的科目之间都缺少直接的联系,在授课过程中轻实践,重理论.这样使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往往是片面的,局部的,不能接受到完整、系统的专业教育,更缺少必要的应用动手能力训练,使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出现较多的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
1.3 教学方式陈旧,手法单一
目前,在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靠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甚至有些高校的教学手段还停留在“课上手捧一本书,手写嘴讲靠想象”的地步,其教学过程缺少互动,缺少资料的补充,更缺少必要的专业实践,完全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的体现,所采用的其他教学手段就是通过大量的课后作业以及频繁的考试来实现.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极大的制约了学生学习艺术设计专业所必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1.4 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实践环节薄弱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大量先进的设备和大量是时间来支撑教学实践,而目前众多高校仅在设备这块就缺少很多,例如高端的电脑,是很多专业课程实践的必须设备,但是很多高校的电脑一般配置都很低,稍微复杂一点的设计效果就无法做出,而且在数量上较少,往往不能保证人手一台的使用.艺术设计课程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课程实践,但是各个高校从教学管理及教学成本的角度出发,大量的压缩教学课时,使教师只能保证讲课的时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专业实践.还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经常把必要的专业实践安排在假期,从而使实践的部分缺少教师的指导和学习的监督,更让学生把实践课题变成假想课题,在课题进行时缺少必要的市场调查,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地步,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大量脱节.
2 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2.1 根据社会需求,准确定位专业教育
根据“人才培养的分类和定位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前提”依据安徽三联学院“大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办学的思想,重新定位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动手能力强,同时具有设计和策划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
2.2 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受国家最近几年的扩招形式的影响,在所有的高校中,除了几个专业的艺术院校和一些国家重点大学,一般的二本三本院校生源质量都有很明显下降,针对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来说,体现在现在的学生绘画基础较差,有些高校就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中,占用了大量的课时,可是课程结果却往往并不如意,学生的绘画技能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究其原因,是因为绘画之类的基础课,是需要长期的绘画训练,需要成年累月的时间投入,而几十上百的课时,对这样的基础课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是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又需要基础课程的支撑,所以安徽三联学院就把这类基础课改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这样既锻炼的学生的基础能力,又能和专业课程有了很好的联系.
2.3 改进教学手段,增加实践内容
安徽三联学院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方式、教学实践方面做出大量的改进方法.首先鼓励教师大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改进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及时的更新教学案例,让学生接受的专业面更加宽广.还有的教师把体验式教学模式引进课堂,针对不同课程特点,以课堂为舞台、以真实项目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真实项目的模拟实践,在体验正规的工作程序及情境中,使学生亲历投标、调研、定位、提案、调整、竞稿等各个环节,对不同的设计流程、设计方法有了切身体会,让学生在实战中增长见识.其次新建多所专业实验室,比如艺术设计实验室、电脑辅助设计实验室、艺术制作实验室等,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很多课程有了课内实践场所,尤其是增添了大量高端电脑,让学生可以按照市场的需要制作更高品质的作品.再次就是增加专业实践课时,在每年的教学安排中,都增加两周以上的专业实践、考察课时,在专业教师带队下,到外进行专业的实践,比如到广告公司进行现场实践,在设计的第一线体会市场对设计的要求.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安徽三联学院每年都会采用多种形式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例如积极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职称水平,外聘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授课,充实主讲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高校教师精品课程培训及各类专业实践、实训培训,多参与专业研讨、交流活动.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进行专业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并把实践经验带入课程,提高学生课程实践能力.
总之,作为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艺术设计专业,其对经济的推动和催进作用非常明显,可以说设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或者商品的市场前途,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理念必须紧紧适应市场的要求,而我们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更要在教育中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紧跟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共同发展,把我国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1〕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2〕谢海涛.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2010(01).
〔3〕宋静.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大众文艺,2011(24).
〔4〕孙德育.应用型民办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建设之构想[J].广东培正学院院报,2005(03).
〔5〕范义荣,褚幼莉,王小德.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2004(17).
〔6〕吴巧慧,邢培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Vol.28No.7 Jul.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第28卷 第7期(上)2012年7月
1 蒙古族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设计提出的背景
1.1 课程设计提出背景
国外对教学课程设计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但是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形成兼容并蓄﹑择优而用组织教学的说法基本上代表了九十年代以来教学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我国对课程设计的研究方兴未艾,一些重要的著作如JamesDeanBrown著的TheElementsofLanguage Curriculum:ASystematicApproachtoProgramDevelopment (《语言教学大纲要素:课程设计系统法》),FraidaDubinand EliteOlshtain著的CourseDesign(《课程设计》)已分别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
传统的课程设计主体仅限于教育管理人员和课程专家,而开放条件下新教学模式主张英语教师应该同时是一名课程设计者,因为合格的英语教师具有浓厚的语言功底的同时还具有传授语言的技能,他们更了解学生的需求.英语教育专家戴炜栋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中阐述了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构建,新教学模式主张由教学一线的教师参与制定教学大纲、改编或编写教材和评估课程.但是从近年国内核心期刊的内容来看,只有杨慧敏探讨过提高听说能力的教学设计及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4,4),可以说从课程设计角度探讨进行英语有效教学的实践非常少.课程设计研究突破教材限制,从课程设计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材料,这符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发展趋势,符合培养蒙古族英语人才的教学需要.
1.2 十二五规划对民族发展与教育提出的要求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五中全会在以科学发展中主题中的一段纲领性论述中,“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表述被放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之前,“这正说明中央对民生的关注毫无疑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谢春涛).中共中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的第一条中提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而不协调的问题在教育中表现很明显.以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为例,他们接受新信息的渠道和机会少,并且基本是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中勉强通过高考之桥的.教育的落后会进一步妨碍经济的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五条中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18条),并在第七条中指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支持民族教育,并鼓励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第29条).课程设计研究针对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这符合十二五规划的指示精神,同时也符合当地大学的办学宗旨:为本地区培养高级英语人才.蒙古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辽阔的草原、世界上最窄的河-耗来河、阿斯哈图石林等;而且,蒙古地区还有丰富的特产,如荞麦、奶茶、挂毯、羊绒等.因此它亟需英语人才实现对外交流.然而,由于内蒙古难以吸引本地区以外的人才,而且大部分蒙民不会讲汉语,所以,培养蒙汉都流利的学生,使他们成为蒙、汉、英三语都通的英语人才对于和西方的文化和物质交流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蒙古地区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如元文化、五千年历史的红山文化,其出土文物之一玉猪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它吸引着全世界的考古学家和收藏爱好者.十二五规划还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第九条).因此,进行课程设计研究培养蒙古族英语专业人才,他们将为内蒙古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出重要的贡献,因此可以说,课程设计研究具有教学、民族文化和经济的三重意义.
2 蒙古族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内容
2.1 蒙古族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设计针对的问题
蒙古族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设计研究的难点是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太低,相对于全国大学英语专业对学生的入学水平要求(基本是良,即百分制的80分)而言,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水平很低.以2008年入学的蒙古族学生为例,他们的入学英语成绩达到80分以上
蒙古族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郑笑然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水平较低,为了顺利地进行高年级英语专业学习,我们期望经过两年的训练,使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达到与汉族学生相近的水平.为此,本论文提出基础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课程设计内容和研究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课程设计;学习策略;合作学习
197
--的只有16.7%,达到及格的(含80分以上)有72.2%,09和10年新生的入学英语水平与此类似.本研究目标是经过两年的训练,使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达到与汉族学生接近的水平以便为高年级英语训练做好准备.为此,我们针对该民族特点对英语教学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相对于经历了漫长的改革历程的英语教学法而言,本研究探讨实践另一种正在兴起的新的课程规划思路,即对现有的思路和框架进行综合的考虑和评估,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组织教学或设计选择最佳活动方案.或者说,本研究突破教材限制,探讨以教学方式为中心,强调教学安排不仅要根据语言的规律和难易程度,还要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合理步骤,强调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程度有序地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题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在英语语音、综合英语、快速阅读、听说、初级写作等课程中形成适合内蒙古族学生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
2.2 蒙古族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内容
本研究的目标是在实践中研究培养蒙古族英语人才的有效教学方法并据此设计系列课程.事实上,由于各个学校学生的水平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没有一本教材可以百分之百地适合学生,因此,本研究是从课程设计角度探讨英语有效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三、四年级进行高级英语训练打好基础.具体地说,本研究将在新生入学即开始实施.在一、二年级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水平.因此我们将根据教学计划,在各个科目的授课中针对学生的入学水平及民族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
首先,一年级(2011~2012),我们将进行语音、综合英语、听说、快速阅读和语法课程设计.在语音课中,我们将其设计为以发音学习为主,辅之以一定语音学知识的课程,这样,既为他们将来发音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兼顾了他们入学水平低的特点;在综合英语课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点,还要增加大量的词汇练习,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听说课的原则是“即使只学几个月也能开口说英语”;在快速阅读1/2的设计中,我们力求材料浅显易懂,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语法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在讲授语法理论知识基础上加入大量练习,以弥补他们高中学习的欠缺.
二年级(2012~2013)课程设计包括综合英语3/4、快速阅读3/4、初级写作和学习策略辅导.在快速阅读课程中,我们列出泛读书目,并采取课堂讨论、小论文等方式督促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也可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初级写作则以实用的书信、便条为主;综合英语课程和一年级相比难度加大;学习策略辅导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学习策略有清晰的认识并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针对蒙古族学生具有入学水平低,能动性差,缺乏学习策略意识等特点,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进行系列课程设计,为三年级进行高级英语课程训练打下一定的基础,并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蒙古族英语人才.
2.3 课程设计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探索性实践.这一概念是Allwright和Lenzuen提出的,“探索性实践是指以课堂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上”.提出探索性实践这一概念的宗旨是促使教师将研究理念带入课堂并与日常课堂活动相结合,其原则是对教学和学习的双促进(AllwrightandLenzuen,1997:75).
本研究的另了理论基础是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ofDevelopment),公式为ZDP =i+1,ZPD相当于学生中继语的下一个发展水平,它是“由个人解决问题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i)和在成人(教师)指导下或能力强于他的同伴的合作交往下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1)之和”(1978).这一理论意味着教师作为学习者的指导者,首先要明确学生现有的水平(i)和期望学生达到的下一个水平(i+1),并根据预期目标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当评价结果朝正向发展,即基本符合预期目标时,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课程设计工作,否则,要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内容并返回某一步重新进行.具体操作如下图:
2.3.1 确认i和1
如图中所示,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和下一水平之间的间距进行课程设计,并通过评价促进反思,决定下一步课程设计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确认学生的水平i是第一步,经常采用的办法是测试.测试包括水平测试和单项测试,前者可以了解学生的综合水平,后者可以了解听说读写各项水平.调查问卷或面谈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问题,比如学习策略的困惑等.然后,教师需要确认学生的潜在能力1,这是学生依赖教师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通过确认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下一个发展水平的距离,促进学生达到下一个发展水平.Ellis(1984)指出只有当某个语言项目接近自然习得的范围,或者说进入了ZDP时,教师的教学才能起帮助任用.Pienemann把这称为“可教性”(1989).
2.3.2 教学活动
确定了i和1之后,教师即可根据预期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其内容包括思路规划、合作学习、学习策略培养和促进反思.思路(approaches)指的是明确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规划指的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和教材的使用.合作学习(蒙古族学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合作精神,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将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实施教学内容和从事教学活动的方法(包括设置练习以便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内容);促进反思是指使学生认识实际水平与目标水平的距离并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差别(Sadler,1989:121).
198
--Holec(1981)相信学习者会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这一点来源于他的需求和过去的经验,而积极的经验会影响学习者的感受力.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者有意识地反思学习过程.
学习策略作为一项内容存在于教学活动中以便提高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不同的学习策略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以色列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R.Feuerstein.其理论的要素之一是“结构性认知的可修整性”(1980),即人的智力结构是无限可修改和调整的.对语言教师而言,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学会更好地思考,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Wenden(1998:79-95)认为,促使学生意识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最佳方式是内省报告;回顾报告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的指导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即发现学习策略的问题而不是归结于智力的问题).
2.3.3 评价
Feuerstein理论的另一重要概念是动态评价,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智力测验的方法,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互动性被延伸到评价之中,评价者进入与被评价者的对话,评价者不仅发现被评价者完成任务的现有水平,而且与他交流提高成绩可能采取的办法.因此评价与学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MarionWilliams&RobertL.Burden,1997).
评价的另一重要手段是语言测试,它可以施加积极的影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做对的事:学习者希望自己的进展状况;而教师既想了解学习者的进展状况,又想了解自己工作的成功程度.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为师生双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朝着预期目标发展的数据分析结果会增强教学双方的信心,反之可以促进双方的反思:找到疑惑并调整课程设计的细节,而这一调整可以从全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开始.
3 总结
为适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近年,教育部实施了面向2l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大学都推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改革计划.有的高校还实行了全学分制.例如,复旦大学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目标出发,建立与完全学分制配套的课程结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课程设计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他们成为为地方服务的高级英语人才,课程设计符合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选择有代表性的班级(由于民族班招生相对较少,在无法设置控制组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准实验研究)进行英语成绩本底测量,了解其英语基础状况并分析其需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不是跟着教材走或者跟着集体的教学计划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出自己的在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同时,教学思路和活动又决定了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所选的班级进行教学法实验.
在研究的各个阶段,有必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实际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数据测量,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有效的测试系统可以检验已有的需求分析和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语言教学的需要,并确保这两样工作不流于形式.测试应该在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测试,而不是放在教学的最后,因为它的作用与其说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情况,不如说是迫使学生努力学习,因此测试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学目标和课程需求分析有重要的监测和调节作用.
现实中语言教程的开发和设计并不一定总是以需求分析开始,以教学活动结束,而是可能从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开始,有时几种因素会同时对教学过程发生作用.另外,语言教学课程的开发是没有终结的,只有通过及时的评估活动才能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语言教程,因此及时的评估不仅使教程中的各个因素保持其活跃的功能,还能使这些因素互相关联并因其所产生新的合力而进一步对语言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语言教程可定期进行进行性评估并经常主动进行总结性评估,它将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顶住外来压力,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总之,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将老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促使英语教师以科学的方法教学,以科学的方法评估教学成果,使语言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改善.只有在反复尝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从事课程设计的每一环节,一个普通的教书匠才有可能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
——————————
参考文献:
〔1〕Allwright,D and R Lenzuen,Exploratory Practice: workattheCulturaInglesa,RiodeJaneiro,Brazilin LanguageTeachingResearch,1997,1(1):73-79.
〔2〕Feuerstein,R.,Y.Rand,M.HoffmanandR.Miller. InstrumentalEnrichment[M].Glenview,Illinois:Scott Foresman.1980.
〔3〕FraidaDubinand EliteOlshtain,CourseDesign[M],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6.
〔4〕JamesDeanBrown,TheElementsofLanguageCurriculum:ASystematicApproachtoProgramDevelopment[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MarionWilliams&RobertL.Burden.Psychologyfor LanguageTeachers:aSocialConstructivistApproach[M].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6〕Pienemann,M.Islanguageteachable?Psycholinguistic experimentsandhypotheses[J].AppliedLinguistics,1989, 10(1),pp52-79.
〔7〕Vygotsky,L.S.MindinSociety[M].Cambridge,Mass.:
MITPre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8.
199
G 642
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7-0195-02
A
1673-260X(2012)07-0197-03
赤峰学院201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JYXM1013)
基金项目:2010年安徽三联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项目教学团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