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优化
2012-08-15刘海珍
刘海珍
(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陕西 宝鸡 721016)
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优化
刘海珍
(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陕西 宝鸡 721016)
心理资本的开发有助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提高开辟了新的研究视野.通过有意识的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与韧性等状态类个体特征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使其在就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心理资本;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已有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1].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如果被应用开发,将会缓解大学生面对就业时的心理压力,帮助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1 心理资本的内涵
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开始兴起积极心理学(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这一新领域的研究.从而开启了研究人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动机等因素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在这一背景下美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路桑斯教授(L u t h a n s F)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他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1)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3)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2].以信心、希望、乐观、和韧性为核心的心理资本,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关键要素.
2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表现
客观地讲,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态度是积极端正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大学生职业能力与社会现状要求之间的矛盾,容易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心理.
2.1 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会让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此外,一些学生因缺乏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了解、缺少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本的求职技巧匮乏,害怕进入人才市场、害怕应聘失败.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大多数的毕业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焦虑现象.处于焦虑状态的毕业生,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紧张烦躁、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顺利择业[3].
2.2 挫折心理
由于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多局限于校园中,社会阅历不足,社会经验缺乏.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对现实过于理想化,对问题的处理简单草率,当其需要和动机得不到满足时,便会认为自己受到极大的挫折.他们很容易就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挫折心理都会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时产生情绪上的变化,出现或强烈或持续的消极情绪.
2.3 勇气和自信不足所导致的自卑心理
开拓精神和自信心是个体求职时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有的毕业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是在就业过程中,他们往往缺乏勇于竞争的信心和勇气.一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时心里忐忑不安,常常给人以无能的印象,使求职不易成功.
2.4 缺乏务实的虚荣心理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往往不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如何,自身的就业优势如何,甚至不考虑自己的专业,爱好,他们盲目的选择某一职业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羡慕,而不是为自己寻找用武之地.他们在选择职业时通常只看到该职业的好处,而很少去考虑该行业的挑战性与艰苦性是否是自己所能胜任的.以这种虚荣心理进入某一行业,其适应能力,坚持的长久与否都会出现问题.
2.5 依赖和从众心理
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独立意识,不是过分的依赖父母和学校,就是人与亦云的随大流.在面临就业竞争时这些学生往往采取“等、靠”的消极心态,他们不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希望父母为自己找寻工作,希望学校为自己的择业承担起责任.另外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的大学生,在确立就业目标时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和观念的影响,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盲目涌向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和职业.
3 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优化
3.1 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一种使人在压力和挑战之下有效行动的重要因素,与心理能力的增强有关.自我效能感越强,个体越会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件事情.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显得十分重要.培养自我效能感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帮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校可通过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大学生学会把大任务、大目标“化整为零”,通过让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亲身体验与尝试,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学校有责任为学生选择正确的角色榜样,成长中的大学生与榜样的共同点越多,他们的自我效能就越能受到榜样的成功影响,也就越能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水平.例如,学校可邀请成功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讲座.此外,对大学生进步表现的关注、赞同和积极反馈也能开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本领和就业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3.2 培养大学生现实而又灵活的乐观精神
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不仅需要培养大学生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还需要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时具有现实而又灵活的乐观精神.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各种未曾预料到的困难和挫折时,不能一味的盲目乐观,而应先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作出客观而正确的评价,然后再选择应用乐观的解释风格还是消极的解释风格.面对就业压力,学校要培养学生包容的心态,让学生学会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方法来对待情境中的可控因素,使自己能够对此作出有利的判断.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珍惜现在的努力和付出,学会享受所遇事情中积极的方面,让学生学会从过多的关注消极一面转向对积极一面的关注.培养学生着眼未来,寻找机会促进未来的进步和发展,以一种乐观的精神和自信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就业的竞争,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竞争心理.
3.3 确定目标及途径,帮助大学生开发和培育希望
希望对个体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没有了希望也就失去了目标,个体在做事情时也就不会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没有希望的个体会丧失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摆脱压力的动力.帮助大学生开发和培育希望,可以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作为一个可开发的状态类个体特征,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开发和培育希望.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学会针对自我制定既富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当大学生对目标有合乎逻辑的解释时就会有较高的动机水平,较强的努力程度.其次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阻碍,鼓励大学生去积极寻找多种实现目标的途径和策略,并促使他们去探索和实施自己设计的行动计划.通过增强动力信念系统,让个体在自我内在行为驱动力的推动和所渴望的目标的吸引下,更好、更恰当地调控自己的能力,即使在困境中,他们也愿意改变原有路径,以灵活的方式设计新的路径来摆脱困境[4].
3.4 培养大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韧性
大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就业,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能在逆境中求生存和发展以及超越平凡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韧性,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认识到逆境对于个体的意义,掌握应对挫折所必需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勇于克服困难.韧性的锤炼还需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就业竞争,灵活应对就业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学校可通过实践情景的搭建,启迪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临摹和欣赏中,构建良好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行为反应习惯,为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职场面对挫折敢于承受和挑战奠定基础[5].
总之,作为积极心理能力存在的心理资本,可以使个体灵活应对事物的各种动态要求,心理资本的高低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1〕励骅,曹杏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4-56.
〔2〕李超平.Fred Luthans,Carolyn M.Youssef,Bruce J.Avolio.心理资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3〕陈荣.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心理问题探析及排解[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4(4):44-46.
〔4〕曾玲娟.无谓的希望——希望理论对教育的启示.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204-206.
〔5〕林秀君.基于就业的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理论探讨,2010,7:259.
G 444
A
1673-260X(2012)07-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