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英语的分层教学

2012-08-15邓晓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分层基础

邓晓洁

浅谈高职英语的分层教学

邓晓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的功能就更加凸显。鉴于英语的重要性以及高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状况,应该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无疑是较为适合的方法之一。在本文中,笔者简要阐释了分层教学的涵义,分析了实施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实施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现代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很多新型的行业和产业不断的涌现,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具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中能发挥所长,为祖国建设尽一己之力。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来说,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根据目前市场的多样化特征,高职教育也应该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学有所长,能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英语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门的必修课。在很多高职院校中,都将学生的英语过级情况与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联系起来,由此可见,英语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不论是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以后从事社会工作来说,英语的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对于学校来说,就应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势。让学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让他们的英语水平能有所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对他们未来的就业之路大有裨益,既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必要补充,又能为职业发展做更好的准备。

一、分层教学的涵义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有区别的教学环节。学生在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都存在着差异,教师需要根据这些差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对学生而言,就是以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逐渐进步,不会存在跟不上或者是觉得进度太慢的情况。从整体上来说,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达到总体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基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分层教学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是很适应的,它的核心是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二、实施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随着入学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均应达到A级要求。”充分正视学生的英语基础,开展相应的英语教学,能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会觉得衔接得很自然,既不会觉得太简单,也不会觉得太费劲。这种分层教学实际上是外语教学的阶段性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这一要求,也能做到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学生学习也更有效率,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符合高职学生英语基础不同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生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来说,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正好是为这种情况量身定制的。有的新生基础特别差,甚至都达不到初中毕业的水平,但是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又很好,基本上学过的英语知识都掌握了。为了更为清楚的了解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评价和需求,我们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从接受能力,还是对英语的兴趣程度,或者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上,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从内心来说,都希望能把英语学好。有的学生这种愿望强烈,学习的积极性也高。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是希望自己能通过大学生国家英语等级考试,至少能过三级,英语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希望自己能过四六级。在对自身英语水平的评价上,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只具有初中英语水平,当然也存在极少数对自己英语比较自信的同学。在目前的学习中,有的同学认为现在使用的教材《新世纪高职高专综合英语教程》对他们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无论是从单词量还是语法上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学生反映,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但是一些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则认为进度太慢,学习的内容自己已经掌握,久而久之,就对课堂学习提不起兴趣。介于以上这些因素,“分层教学”势在必行。将学生根据原有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需要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来说,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取得不同的成功。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轻松学习的同时,还能取得一定的进步,学得懂、有所得,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实施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学习对象分层

所谓的学习对象分层,就是指要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另一方面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这些情况都摸清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以及摸底考试的成绩、学生的意愿等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走班ABC分层,另一种是班内ABC分层。A层是英语基础比较好,学习英语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好的学生。B层则是在各方面都属于比较中等的学生。C层则是英语基础较差,或者是英语接受能力差,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学生。还有一些学生英语起点比较低,有的甚至是零起点,这些学生当然也是分在C层。所谓的走班分层,是指在上英语课的时候,不再是原有的一个行政班级的学生一起去上课,而是打破这种班级制度。A层的学生去A班上课,而B层的学生则去B班上课,C层的学生去C班上课。当英语课结束之后,学生都各自回到原有的行政班级,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所谓的班内分层,是指在一个行政班级内,根据学生的情况,将他们分为ABC三层。这种分层并不是教师一方决定的,而是基于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的。学生们有权选择并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在分层的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协商,共同探讨和分析学生更适合哪一个层次,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只有通过协商,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层,学生才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变得更加积极。当然,学生的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进入到高一个层次学习,即C层的学生争取进到B层,而B层的学生则争取进到A层。同样,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有困难,不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则可以考虑调到低一层学习,A层的学生可以去B层,B层的学生可以去C层。当然,在调整的过程中,无论是所谓的“升”还是“降”,都应该与学生进行协商,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学习,让他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层次。

(二)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并不是为了分层而分层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目的进行分层的。当按照学生的英语程度对其进行分层之后,就要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能在所在层级上很好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绩。所以,在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来适应这种分层教学的模式。分层教学的本质是它关注个体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C层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能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而A层的学生则是希望他们经过学习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甚至是六级。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也可以相应的分为A、B、C三个等级,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处于“跳一跳,摘个桃”的学习状态。目标是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上科学设立的,当学习目标定得太高,学生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及,如果学生觉得自己即使是付出了努力,但是还是达不到目标时,就会渐渐的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在对目标进行分层时要合理,让学生在学习时有自我效能感。

(三)教材、教学内容的分层

没有任何一本教材是适合所有学生的,任何一本教材都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一定的适合的目标人群。高职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材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根据客观实际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材,当然还需要考虑到教师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因为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合适的教材才能既适合教师的教学,又有助于学生的进步。比如,对于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不必拘泥于一本教材,可以多提供一些学习资料、课外参考书目、课外阅读等给他们,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选取低起点的教材。此外,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的教材是一样的,但是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也可以各有侧重,而不至于千篇一律。

四、总结

总之,英语学习对高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也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情况。当然,现在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着我们高职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我相信,只要有恒心、有决心来解决这些问题,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一定会走出困局,给人以惊喜。

[1]Valeria Dande.Give them the choice[M].Modern English Teacher,1998,(2):54—55.

[2]Williams Marion,Robert L 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fess,1997.

[3]王旭明.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学科教育,2002(2).

[4]高等教育心理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8.

[5]高职高专英语教擘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责任编辑:贺春健

G47

:B

:1671-6531(2012)05-0123-02

邓晓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部教师(浙江苏州215104)。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分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有趣的分层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英语水平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