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2012-08-15张朝辉张颖颖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体系大学生

张朝辉,张颖颖

“三位一体”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张朝辉,张颖颖

大学生创业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很多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仅停留在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等方面的培养上,而很少关注创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本文在实际工作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的构想,即“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协同服务大学生创业实践。

三位一体;大学生创业;创业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这一目标,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肩负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第一要务,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创业教育。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来看,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探索上还都处于初始阶段。

创业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活动,大学生创业实践在根本上还是要在社会中去研究。相应的,大学生创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对大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进而对完善适合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创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目前,大学生创业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很多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仅停留在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等方面的培养上,而很少关注创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由于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缺资金、缺项目、缺指导”以及创业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普遍不高。

(一)大学生创业实践缺资金

有一项大学生创业调查显示,有65.8%的学生表示有过创业的想法,近86%的学生表示想要寻找伙伴共同创业,而42.4%的学生则认为在校期间创业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有创业热情,也不乏一些好的创业计划,但他们缺乏创业资金,也缺乏专业的指导和风险投资意识。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缺项目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大学生申请的创业项目中科技类项目少,大学生创业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大学生创业大多集中在服务业领域,这与大学生创业的科技含量有一定差距,不利于发挥大学生创业的自身优势。如何开发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创业,如何提升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这对大学生创业来说非常重要。

(三)大学生创业实践缺指导

大学生创业实践存在热情高能力不足的现象,盲目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通病”。创业需要冷静而不是狂热,创业需要理智而不是冲动,创业需要韧性而不是妥协。在创业过程中当涉及到经济、管理、技术、营销、法律等问题的时候,大学生明显经验不足。有效的创业指导可以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性,弥补大学生创业存在的社会经验不足的问题。

“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包括高校、企业、政府等方面的支持,既有宏观的创业环境支持,也有微观的配套支持。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创业实践体系可以使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有效的支持,并使这个支持体系更具操作性,更有实效性。

二、“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的内涵

“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是指“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协同,服务大学生创业实践。学校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实现就业的角度出发,企业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材料、配备创业指导师,政府出台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突出了“稳定强、见效快、成功高、效果好、延续长”的特点。构建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将推动学校的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将大大增强大学生创立企业的存活率,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良性发展,逐渐壮大,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新模式,依靠传统企业完善的管理体制的市场体系,突破了大学生创业的制约瓶颈,能够很好的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

创业人才培养是一种需要多方努力、多方沟通协调的系统工程。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理论方面的知识,并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生课程。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为高校设立创业教育基地、创业园、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提供鼓励和支持。企业为高校提供富有创业经验的兼职教师,并与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笔者认为,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必须要融合学校、企业、政府的资源,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概况起来,即搭建五大平台,构建五大体系,健全五大机制,实现五大指标。

(一)搭建五大平台

一是创业孵化平台。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学生组建团队入驻,规范创业园管理,为入园学生提供实时业务指导和相关服务,提高创业实体的孵化成功率。

二是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资源,通过企业家进校园、大学生进企业和产学研结合等形式,进一步整合校企资源,全力打造“合作、互动、共赢”的校企合作综合平台。

三是实习实训平台。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途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了解创业环境、熟悉创业环节、提高创业素质、锻炼创业能力,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业实习实践。

四是创业交流平台。依靠成功校友、社会成功创业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员等资源,在创业者、成功创业人士、政府工作人员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五是校园文化平台。开展创业教育讲座、创业教育沙龙、创业教育论坛和素质拓展等丰富多彩的校园创业文化活动,在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的氛围里,帮助学生提高创业热情,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

(二)构建五大体系

一是创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内容上和设置上融入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为主体,“创业先锋班”等特色培训班为补充,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为主要内容,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为主要形式,加强课程的实用性,突出对创业人才的培养。

二是创业制度体系。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出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创业园项目管理办法》、《创业实践认证办法》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对学生创业形成有效的管理。

三是创业专家体系。形成一支集政府经济部门专家、成功的企业家、创业园管理指导专家、风险投资专家、法律专家为主体的创业专家体系,从而获得创业教育的外部智力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是创业竞赛体系。以创业计划大赛、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为依托,建立长期、稳定的创业竞赛体系,不断发掘和培养具有潜质的创新型人才和富有创意的创业项目。

五是创业评价体系。建立积极有效的创业教育学生评价认证体系,客观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教育的情况,使经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生得到认可。

(三)健全五大机制

一是创业领导机制。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从宏观和政策的层面上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二是创业研究机制。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所,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探索创业教育的新规律、新机制、新方法,重点放在创业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完美的结合。

三是创业服务机制。为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提供及时有效的情报服务、管理服务、心理服务、法律服务、文化服务。

四是创业激励机制。学校应制定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运用竞争激励、评优激励等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五是创业保障机制。没有一个完备的保障机制,创业教育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将无法得到解决,高校要设立创业专项基金、组建创业教育师资库,同时取得政府、社会的支持,形成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解决后顾之忧。

(四)实现五大指标

一是提升综合素质。把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创业教育培养的目标,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敢于冒险、自主创新、团结合作、坚忍不拔等创业素质,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是转变就业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积极参与就业竞争,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创业教育对提升竞争意识、打破传统就业观念、克服依赖心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三是提高学习热情。创业要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的优势进行创业,形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四是创业实现就业。经过系统和科学的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激励大学生的创业理想,使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同时,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社会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五是服务地方经济。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拉动研发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优势,服务地方企业和经济发展。

[1]李志能,郁义鸿,罗博特·D·希斯瑞克.创业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

[2]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8.5.

[3]王永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4]徐新华.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5]谢志远.利用地方优势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4(04).

责任编辑:贺春健

G40

:B

:1671-6531(2012)05-0106-02

张朝辉/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讲师(浙江温州325035);张颖颖/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助教(浙江温州325035)。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体系大学生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做到“三位一体”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