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健身操进校园的价值研究
2012-08-15苏绍会金仁祥
苏绍会,王 建,金仁祥
(蚌埠学院 体育部,安徽 蚌埠 233030)
武术健身操进校园的价值研究
苏绍会,王 建,金仁祥
(蚌埠学院 体育部,安徽 蚌埠 23303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剖析武术健身操的“形”与“意”及其文化内含,以此研究武术健身操进校园的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武术健身操进校园具有健身价值,武术的传承价值,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武术健身操;健身价值;传承价值;教育价值
中国武术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融摄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技击性和健身性是武术的基本属性,而文化性是武术的灵魂,它“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1]”.为此,武术的教育价值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如今,学校武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武术的运动形式创编了《武术健身操》,并与国家教育部联合下文要求2010年9月1号在全国中小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以广播操的形式推广,这是武术以另一种形式走进学校.可见国家政府又一次对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视.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剖析武术健身操的形与意以及它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其健身价值、武术的传承价值、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打破人们常规仅以工具理性认识武术健身操,对武术健身操认识深入到文化层面.充分重视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最终为武术健身操的推广和武术教育在学校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1 武术健身操的“形”与“意”
武术健身操共分四套,每一套中既有表“形”的动作特色,又有表“意”的动作名称.每个动作都是以武术的基本动作为主要素材,每套动作是以撑拔舒展、势正招圆、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的长拳运动特点做为基本运动风格,并融有长拳,太极拳,南拳,虎拳,鹰爪拳等拳种的技术动作和技法原理.武术健身操是武术多种拳术综合演练的一种身体践行方式.
在中国武术中,“形”对应的是武术的拳“势”,是作为中国武术的外表而存在,其表现为拳种、拳系以及各种拳术的拳法技理等.而拳“意”则是武术习练者对中国武术的心里感悟.是对拳术中某一个动作或某一组合动作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目的性和实效性的思维感触[2].武术健身操的“形”就是演练者的肢体所表现的拳势形态,展现每套武术健身操包含的几种拳势,而武术的每个套路只代表一个拳种或拳系.可见武术健身操打破武术的派系之分,使我国博大精深武术的不同拳系实现融合.而“意”是武术健身操的肢体文化的体现,表现出每个动作的健身功能,文化内含和技击作用.
武术健身操以“形”表“意”.武术健身操的四套组合中都以抱拳礼开始又以抱拳礼结束,寓意武术崇仁尚礼的武德伦理文化.每套动作左右对称,上下肢体协调统一,体现武术的和谐文化.每套动作收放自如,节奏分明,干净利落,体现武术习练者自强不息,刚劲有为的内在气质等等.
2 武术健身操的健身价值
武术的健身性是武术发展的生命力,虽然在古代战争中武术的技击性受到重视但健身性也没有被忽略,所谓“搏刺强士体”.如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指出“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因而作为“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有效手段.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说明武术在清代的社会功能在明显转变,习拳的终极目的已在与“益寿延年”,武术的健身价值更是日益突显出来.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重视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人们从事武术运动主要目的是用来健身,无意于追求它的技击价值,我运动我快乐为宗旨.武术健身操随着音乐的旋律和统一口令下运动,节奏快慢适中,拳势过渡自然,练习者伴着音乐武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愉悦了身心.为此,武术健身操正是现代人们追求武术健身的一种途径.
武术健身操是以广播操的结构形式创编的,每套动作共有九节,以徒手操的形式演练,和广播操的运动强度相似属于中小强度的运动负荷.武术健身操比广播操内容丰富,是对现今广播操的补充,它既有广播操的形式,又具有武术的内容,既有单练,又可以形成具有攻防含义的对练形式,还体现出武术的本性—技击性.打破广播体操枯燥的横平竖直的动作,多选用武术中形态多样,栩栩如生,含有象形和攻防含义的动作,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体会运动的快乐,健心的同时增强了体质.
3 武术的传承价值
人是武术的载体.在古代,武术的传承主要以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宗教、宗派和门户传承为基本模式,以武术私学为主体教学活动.在近代,武术传承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当时我国的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国民体质较差,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一些有志之士和社会名流把武术做为“强国强种”的教育手段,很多城市出现了武术会社和武术馆.后来又出现了中央国术馆,实现武术的学校班级授课制,改变了师徒传承武术的唯一方式.
如今,武术要得到传承与发展必须进入学校课堂,正如邱丕相教授说的“武术教育只有进入主流社会群体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目前国家政府部门意识到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要性,将在全国中小学,乃至大学推广武术健身操.武术健身操的技术动作规范统一便于学生掌握,益于培养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为学校武术课教学奠定基础,并与武术课一起实现武术的传承.
4 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武术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武术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受到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无论你习练什么样的武术技术,你都必须按照儒家的教化而首先学会做人.做人是儒家对传统武术习练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为满足这个最基本的做人要求,传统武术的习练者也就必须能够严格地践履儒家所提供的各种做人的礼仪规范.[3]因此,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文化是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
武术健身操在学校的推广,从文化的战略角度其实是武术文化的教育推广,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4.1 培育学生爱国精神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是武术伦理思想的精髓,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关心社稷民生,重视民族、集体、国家的整体利益的爱国传统.《诗经》中的“夙夜在公”的思想、贾谊《治安策》中“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思想、《礼记·礼运篇》中“天下为公”的思想.受到这种爱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感召,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生发了爱国主义精神: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慷慨呼号.
爱国就是忠于国家、报效祖国.爱国与献身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技艺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强暴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李白在《幽州胡马客歌》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陆游在《病起书怀》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曾在《满江红》中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豪情,其光辉业绩为世人传颂.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以及少林寺僧为了抵抗倭寇的侵略,刻苦研习武艺,严惩了倭寇,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安宁.从这些仁人志士的豪言壮语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回响.这种为民族、为国家的献身精神,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节,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种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成为危难之际动员中华民族每一分子自觉起来捍卫群体尊严和安危的号角.这种爱国思想是学校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4.2 是学校伦理道德教育的文化经典
武术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缩影,中国武术一诞生就受到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的影响,就被纳入中国传统伦理之道.传统武术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为中心的武德伦理观念.刘树军在《传统武德及其价值重建》一文中指出“传统武德在运作功能与发展变化等基本方面无不受社会主流道德的调控,它既有对社会主流道德的继承,接受,也有不同于主流道德的自我创造和偏离”.[4]因此,传统武德是儒家伦理道德在传统武术中的映现.
儒家伦理道德一是指社会道德,二是指人之为人得本质,体现人的社会性.在孔孟看来,人之所以为异于禽兽首先在于人有无仁义之道德,孔孟的仁义之道德毫无疑问是一种社会道德,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说人的本质属性的,把人的社会道德属性看作是人的首要属性或是唯一的属性.儒家普遍重视人的合群社会性,在他们看来,群体是作为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高于个体的普遍价值.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群体,“人之生不能无群.”(《荀子·富国篇第十》).人不可能离开群体而独立存在.“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有一种自然的基础,而人性无非是追求道德的能力.因此人性就是完成人的固有德性,人的败德只是人放弃和迷失自己的本性,任由环境的支配.”[5]“儒学以德性规定人的本性,不以人的完善为宗教的皈依,而追求道德本性的复归与完善.”[6]中国历来把道德作为人的重要本质属性,对于人的存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正因为人有道德,才使得他高于其他事物,成为宇宙间最完善的存在.因此,道德并非外在的强制,而是人的本质需要,是人的本性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体现武术以德为先.
武术健身操的四套动作中,每套都是以抱拳礼开始又以抱拳礼结束,就是让练习者体会到中国武术以礼为先,学者为师,谦虚做人.以礼收势体会中国武术练习者接受指教,虚心学习,永不自满.是中国传统理论道德躬身实践教育的典范.
武术的伦理道德文化教育主要体现在仁—礼,义—利教育.
4.2.1 仁—礼文化教育
“仁—礼”是调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是道德人格自我完善的标准.“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从不同角度阐述“仁”的内容,孔子特别强调“仁”就是“爱人”,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进而罗列出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内容.
“礼”是“仁”的践行方法,是实现仁的手段.“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礼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方式和途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共存,它们相辅相成.中国的先哲多从仁、礼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规定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建构自己的思维模式.“克己复礼”为仁.郭沫若先生这样揭示“克己复礼”的“礼”的本质:“它是一个时代里所用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这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东西.各个人要在这些规范之下,不是放纵自己去侵犯众人,而是牺牲自己以增进众人的幸福.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够保持安宁而且进展.”[7]
中国武术自古就是是一种教育人的活动,一是指技术传授,二是指做人的教化作用,即武德的传授.武德是指武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吸收传统道德规范,形成以儒家伦理思想核心“仁”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它无形地规范着习武者的善行为,协调习武者之间人际关系,影响习武者的意识活动.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就是武术传授注重“仁—礼”的重要性,它贯穿与武术的全部过程,从择徒授艺,“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谈”.武功修炼上严承师道,尊师重道,身心双修.施武用武上讲究八打八不打等等.
4.2.2 义—利文化教育
传统武德文化中的“义”富含儒家伦理之精髓,儒家讲“义”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是指道义,是道德的代名词,如“舍生取义”.狭义指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行为价值标准.“利”是指利益,与“义”对应指私立、私欲乃至生命.
“义”作为道德理性的范畴看,它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关系.儒家重“义”,如张载把义利关系概括为:“义,公天下之利.”(《正蒙·大易》)意味天下之公利即是义.程颐明确把公私之别看作是义利之别:“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程氏遗书》)
中国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义利”之辩的影响,“重义轻利”自古以来是武林所推崇的武德信念.传统文化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文化精神在传统武术中得到充分体现.武术界历来把“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作为衡量武德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真正的习武者把“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也自然使习武者能在“解黎民于倒悬之中,济困危于艰难之时”,以义为上、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甚至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出大义凛然的高尚品格.
4.3 感悟“和谐”文化教育
中国武术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载体.以立足于传统文化“刚健有为”的精神,追求和谐统一的高层境界,与现代社会的主体精神相契合.武术的和谐价值融入武术文化之中.
武功修练时内外兼修的人体运动和谐.即内练与外练,内练是指心、意、气、力等的和谐统一.外练是指手、眼、身法、步等肢体运动的和谐统一.
武术健身的身心和谐.一个健康的个体应该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并存,武术健身是实现健康个体有效手段.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完美人的构成一为身形,二为心神.武术修练追求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练外以壮内,养气以安神.神形兼备,内外合一,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行而下”的身体有形的活动,促成“行而上”的无形的精神心志的升华.身心和谐,身心完实是武术健身的精髓.
武术健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一大环境中,只有不违背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健康的发展.武术的和谐价值观认为:人体是小宇宙,自然是大宇宙,两者具有声气互通的联系.同时宇宙内各要素又是有机联系的.因此习武时要求人体既要顺应自然,又要体内和谐,才能增强健康.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相应与统一,练功者要选择方向,如练习时,起始与收势要面向南方,使人体阴阳与磁场相合,还有主张面向太阳练功,广纳太阳的能量,以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武德修练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文以评心,武以观德.练武以德为先,武术向来重仁尚礼.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就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中英先生所说:“礼—在整个群体中,人的行为能达到和谐,能实现价值的,即是礼.礼可以使生活有美感,可以造成秩序,其最高目的是和谐,希望人间没有摩擦.”[8]武德之理体现着传统武术的和谐精神.武德主张爱人,与人为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5 总结
武术健身在学校的推广其实是武术的另一种形式走进校园,它具有武术的的健身性和文化性.是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经典,并与武术课一起实现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使我们能够与外来文化碰撞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我们同时要认识到学校武术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昙花一现,无论何种形式的武术教育最终目的是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1—3.
〔2〕王刚.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之诠释[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58.
〔3〕乔凤杰.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93-194.
〔4〕刘树军.传统武德及其价值重建[M].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42.
〔5〕成中英.从中西互释中挺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
〔6〕唐凯麟,等.成人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136.
〔7〕郭沫若.十批判书[M].东方出版社,1996.89.
〔8〕成中英.从中西互释中挺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8-229.
G 852;G 831
A
1673-260X(2012)07-0103-03
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重点项目(ASS2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