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与语义特征浅析
2012-08-15陈海燕
陈海燕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江苏 南通226006)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与语义特征浅析
陈海燕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江苏 南通226006)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的使用是人们达到理想交际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表达方式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的内容。
委婉语;语用功能;语义特征
委婉语,顾名思义就是用一种以委婉的、文雅的、令人愉快的语言来代替粗鲁的、令人不快的或者人们避讳的说法。在英语中,委婉语被称为“euphemism”。“Euphemism”一词来自希腊语,eu是前缀,意思是“good;sounding good”,pheme 是词根,意思是“saying;speech”。二者合起来就是“goodspeech/saying” (好听的话)或者 “to speak with goods words or in a pleasant manner”(以好听的言辞或令人愉快的方式讲话)。委婉语是中外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几乎渗透于日常交际的方方面面。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于某些事物或概念的陈述,如果采用直白生硬的方式,可能会让对方感到非常尴尬和不快,甚至很反感[1]。通过使用委婉语,我们可以得体地表达生活中那些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厌恶或令人恐怖的事物,从而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委婉语,而且用得非常广泛,委婉语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1 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但从交际方面来说,委婉语又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认可的行为准则、社会习俗、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等,其语用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为了淡化令人厌恶或恐怖的事物而使用委婉语
在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初级阶段,由于科学条件的限制,人类无法抗拒天灾人祸、雷电风火、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就用迷信或宗教来解释,于是就产生了敬畏鬼怪神灵的语言,避讳现象应运而生。“人们不敢说不吉利的话,惟恐殃及自身,他们就找一种迂回曲折的委婉表达法,从而代替禁忌语,但并不改变意思。这种委婉的表达方法就是最早的委婉语。”[2]例如:令人最忌讳的“死”(death),在英语中就有多达60种以上的表达,如:
(1)He is gone.
(2)He has passed away.
(3)He is no more.
(4)He has breathed his last.
(5)He is departed from us.
以上是几个比较常用的表达。同样在汉语里面,人们也避讳“死”这个词,所以就用“他走了”、“他去见马克思了”、“他逝世了”、“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或者说“他升天了”、“他驾鹤西归了”等来委婉地表达,但丝毫不影响人们的理解。近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及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各种各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为了淡化人们对疾病的恐惧、担心和厌恶,英语中常用缩略词或简化词来委婉地表达一些事物,如用V.D表示“Venereal disease”(性病)、用 AIDS 表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爱滋病)、用“the long C ”或“the long illness”表示“cancer”(癌症)。 以上事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尴尬或不明说的禁忌语,为了淡化、削弱禁忌语的敏感性和刺激性,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委婉语,这就使语言变得优雅、含蓄、中听。
1.2 对一些令人不快或有失尊严的事物进行雅称而使用委婉语
委婉语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夸张、美化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和自尊心,使原来的意思听上去雅致、温和些,使其所代表的真实事物更体面、更重要。其特点是大量地使用“uplifting words”(拔高词),也就是“glorifying euphemism”(语义上的扬升)[3]。 比如“industry”这个词,最初只用于机械制造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实力并不雄厚的小公司、小企业都喜欢冠以“industry”这个词。 比如:hotel industry(旅馆业),tourist industry(旅游 业 ),garbage industry ( 垃 圾 清 理 业 ),women’s beauty industry(美容业)。另外,在英美国家,社会分工高低贵贱十分悬殊,有些从事地位低下、挣钱不多职业的人怕被人看不起,也忌讳别人直接提到他们的职业。因此,对职业的美化也几乎成了西方社会的一种文明,于是几乎所有卑微的职业都有一个悦耳中听的美称。比如:garbage collector,dustman(垃圾清洁工)变成了barbologist(垃圾学专家)、sanitary engineer(卫生工程师);擦鞋匠(bootblack)被美称为footwear maintenance engineer(鞋类维护工程师);hairdresser(理发师)被称为 beautician(美容师)或 cosmetologist(美容专家);洗盘子的人(dish washer)被称为器皿保全工(utensil maintenance);屠夫 (butcher) 被称为肉类技术专家 (meat technologist);而妓女(prostitute)被称为马路天使(pavement princess);就连没有任何职业的housewife也不甘示弱,被称为household executives(家庭执事)或domestic manager(家庭经理),等等。以上事例说明:一个人在社交场合应注重选用雅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语,这有利于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让对方听了以后不会产生自卑或不快的情绪。
1.3 为了掩盖事实真相或社会矛盾而使用委婉语
掩饰功能是委婉语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像一层迷人的外衣,把丑陋包裹在内,美化和掩盖了事实的真相。此功能在西方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1]。例如:西方媒体和军方常把war(战争)说成是massive exchange(大规模的交火); 把invasion、raid(侵略)说成是military action或involvement。美国“二战”后还将 war department(战争部门)改为defense department(国防部);把战败(be defeated)说成是light and scattered action(溃散行动)或incomplete success(不圆满的成功)。此外,委婉语还可用来掩饰贫困、犯罪、失业等一系列问题。比如:把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称之为recession或depression;把一个失业的母亲(unemployed mother)称为领取福利金的母亲(welfare mother)。西方发达国家还把贫穷落后的国家(poor and backward countries)称之为undeveloped countries(不发达国家 )或 lesser developed countries(发达水平较低的国家),随后又称之为 developing countries(发展中国家 ),继而又称之为emergent或emerging nation(新兴国家),等等。虽然这些委婉语不能掩饰贫穷的本来面目,但至少能减少对方的反感而利于其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弥合双方的分歧,增加彼此的共识[4]。
2 委婉语的表达方式
委婉语十分丰富,其常见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同义词代替法(synonyms)
即采用某些褒义词、文雅词或者中性词等将不愿说出或说出不雅的词语隐去[5]。如用slim(苗条的)代替 skinny(皮包骨头的);用 heavyset(身材魁梧)代替fat(太胖);用 differently abled(体能不同的人)来得体地比较敏感的disabled(残疾人)等。
2.2 借用外来语(borrowing foreign language)
英语中的本族词一般多是平民百姓的口语词,不登大雅之堂,所以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和学生都喜欢借用外来词以达到委婉的目的。如用lingerie代替 underwear(内衣)。
2.3 借用模糊概念(using fuzzy words)
在触及禁忌事物时,人们往往把事物说得很笼统、很抽象,其目的是使禁忌事物的刺激性消失在笼统、抽象之中。如英美社会未婚同居、同性恋现象较多,对这类人委婉语常含糊其词地称为friend、lover、companion等。把未婚女孩生孩子叫做“to have an accident”,把桃色事件称之为affair。其语义笼统到令人难以琢磨的地步。
2.4 反面着笔法(negation)
从相反的角度去表达那些令人不快的事物,效果有时会比正面直言婉转些。如用unwise(不聪明)代替 foolish(愚蠢);not pretty(不漂亮)代替 ugly(丑陋的)。
2.5 用大概念指代小概念(metonymicaltransfer)
用整体来代替那些不便直言的局面,会减少不必要的尴尬。如用chest(胸部)代替breast(乳房);用 abdomen(腹部)代替 belly(肚皮)。
2.6 低调说法(understatement)
这是委婉语常用的表现手法,即故意把严重的事态轻描淡写地用一种明抑实扬、言轻义重的含蓄说法来表达,效果委婉,听者易于接受。如smelly(有味道)代替 stinking(发臭);drunkards(醉鬼)被称为alcoholics(善饮者);精神病院(insane asylum)现在多用 mental hospital 或 rest house;be set free from the prison(从监狱出来)被轻描淡写地说成“beoutoftherehabilitationhome.”
3 委婉语的语义特征
3.1 委婉语更多地使用于异性之间
人们在与异性进行语言交际时,要比在同性面前更多地使用委婉语。在异性交往中,由于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双方都对自己的言谈举止比较注重,都想给对方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男性为了保持 “绅士风度”,而女性为了保持 “淑女风度”,都注重使用委婉语以显示自己的谈吐、品位和修养等[6]。叶斯帕森就曾指出,女性在避免粗俗、污秽语言的同时喜好使用精炼的、含蓄的、间接的表达。比如一位男子对女子心怀爱慕,于是三次提出:“Do you love me?”可女方并没有真正爱上男子,碍于面子,不愿讲出实情,先后用了三个“love”的消极委婉语(negative euphemism) “be very fond of”、 “mean a lot”、“care of”来修正和减弱语气,一方面搪塞了男士咄咄逼人的追问,另一方面也给他留了面子。但是在同性交往中,当涉及到人体部位、生理现象、性等方面的问题时,双方往往都不会刻意去使用委婉语[7]。
3.2 委婉语更多地使用于上下级之间
上下级是指上司和下属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研究表明:交际者的地位源于“权势关系 ”(power)和社会距离两点。人们在 “权势关系”的语境中往往要比在“亲密关系”(solidarity)的语境中更多地使用委婉语,而处于权势较低的一方多使用委婉语,且委婉度最高。父母在孩子面前,老师在学生面前,长辈与晚辈之间因顾及自己的尊严,同时也考虑到对后者的教育责任,一般出言比较慎重,因此更多地会使用委婉语及礼貌语言[8]。但是在同辈、熟人、朋友间,由于彼此关系密切,则很少使用委婉语。
3.3 委婉语更多地使用于知识分子之间
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着语言表达的雅俗。一般来说,知识分子由于文化水平高,文明程度自然也高,他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体面的工作,出入正式社交场合的机会多,因而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委婉语的使用也就十分频繁。
4 结语
委婉语的使用是社会生活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价值的急速变化,新的委婉语层出不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它可以“润滑”和协调人际关系,使得交际活动顺利进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语言中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委婉语,重视委婉语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黄晓杏.浅议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J].广西轻工业,2010,(8).
[2]吕煦.实用英语修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德树,冯奇.英语修辞简明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于嘉爱.浅析英语委婉语的应用及语用功能[J].青年文学家,2008,(2).
[5]文军.英语修辞格词典[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6]黄衡田.英语易混修辞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7]赵宇航.浅谈英语委婉语[J].赤峰学院学报,2008,(2).
[8]张素月.英语委婉语的御用功能及使用情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0).
Euphemism’s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CHEN Haiyan
(Nantong Shipping Vocational College,Humanistic Art Department,Nantong Jiangsu 226006,China)
Euphemism,an important way of ideal intercommunication,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language.For it relates to every aspect of human life,various euphemisms have come into being in different social,histor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In this article,three contents of English euphemism-its pragmatic functions,ways of expression and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are discussed.
euphemism;pragmatic function;semantic characteristic
H313
A
1674-5787(2012)01-0056-03
2011-11-25
陈海燕(1978—),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闫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