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数学教材改革的建议
2012-08-15周世新
周世新
(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关于高职数学教材改革的建议
周世新
(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教材改革,现行教材五花八门.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模块化组织教材,开发适合高职学生实际的立体化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高职;数学教材;改革;探索;实践
1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材状况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教材改革,加强高职教材改革研究,应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高职院校重要基础课的高等数学,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适合高职学生现状的教材,大多是由本科《高等数学》教材删繁就简形成的“压缩饼干”或中专数学教材添枝加叶形成的“发面馒头”.这些教材:第一,基本都脱胎于普通高校的《高等数学》,保留了原有完备的学科理论,教材体系严谨,难度大,篇幅长,需要学时较多;第二,注重知识本身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数学在专业方面应用,实践性教学不突出,专业实例不充足,未能体现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第三,过于注重经典学科的内容,缺乏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应用,立体化程度不够;第四,在内容组织上“一刀切”,不够灵活.这种传统教材一方面与当前高职数学课程总学时数趋于减少的情况不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多数高职的生源是由普高生和“三校生”构成,学生来源不一、基础参差不齐,认知水平普遍较弱.因此,现行教材也与现有生源状况不相适应,教材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的特征,不能适应现行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与高职培养目标不相符合.
2 高职数学教材编写应着重考虑的几个方面
2.1 降低严谨性、完整性要求,突出实用性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和《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数学教材的编写要适当降低严谨性要求,以“必需”所指的范围或“够用”所指的深度,淡化“系统性、理论性、完整性与逻辑性”,强调“特殊性、发散性、方法性与应用性”.在教材内容的编写和选取上,起点要低,通俗直观,不能脱离生源实际.目前国外一些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目标,只要求学生会运用相关知识,懂得计算和分析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体系,更不要求学生掌握严密的概念和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参照国外数学教材的做法,在教材编写中,适当降低数学教材的严谨性.具体的说,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应本着削支强干,突出核心概念的原则,在应用方面重点突出其应用性,在结论与公式的推导方面,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对难度大的证明,可用几何描述或计算机软件代以直观解释.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分别提出一个最低要求和一些可以选学的内容,使教学大纲有一定的弹性,以便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需要.
2.2 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高职数学课程除了具备工具功能,同时还应具备思维训练与素质提高的功能.因此,高职数学教材要注重思想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克莱因说:“从广义上讲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就是说,数学不应等同于数学知识的汇集,而应将其看成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绝非单纯为了获得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接受数学精神及其思想方法,将其内化成人的智慧,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并将其迁移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准确、敏捷、严谨、有条不紊、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高职数学教材可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如某一概念的提出及演变过程,某一重要定理的历史背景,某一数学方法的发现及对数学、科学乃至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白,历史上人们为什么要研究某个问题.注意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想品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认识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2.3 内容组织实施模块化,增加教材的使用弹性
高职数学教材的内容应采用模块化组织,使其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可拼接性.一元函数微积分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共同需求,这部分内容可作为基础模块,其它如: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线性规划、图论、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学实验Matlab等,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需求,这部分内容可作为专业模块和实验模块,供不同专业选用.比如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可以进行“基础模块”+“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图论模块”的拼接;机械类专业进行“基础模块”+“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模块”的拼接;电子与电工类专业可进行“基础模块”+“线性代数、无穷级数、图论、多元函数微积分模块”的拼接;没有被选的模块可作为选修内容.另外,在每个模块内部根据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和可接受性又可设置几个小模块,例如在“导数的应用”一章中,对传统内容进行删减和重组后,设置了以下4个小模块: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增减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值;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边际与弹性、曲率(选修).其中前3个为基础模块,后1个为选修模块.同时,编写教材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进一步深造问题.
2.4 教学手段与手段融入多种教学元素和信息
目前,高职院校在重技能培养目标指导下,各院校普遍增加专业课时,压缩基础课时,很多院校仅开设一个学期的数学课,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是摆在每位高职数学老师面前的问题.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是以熟悉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依据,使思维者可能实现跳跃,越级和采取捷径,并需要比较分析验证结果的一种快速思维形式”.因此,教材在处理严谨、抽象数学概念定理时充分运用几何图像解释和说明,因为直观的形象在记忆中比较清晰稳定.这样既能让学生懂得定理、公式的来源,又能记住并应用定理、公式,还可以省去繁琐的用文字或数学语言进行证明的过程,也可以给高职学生减负.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测试、实践演练等教学资源全面上网,实现高职数学课程的立体化,使学习无处不在.另外,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多数教师采用“满堂灌”及“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少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这种陈旧的方法和手段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先进的立体化的教材开发,可以把音像制品、电子和网络出版物融入课堂.第四,因为在微积分概念的形成中本身就渗透着数学建模思想,因此在数学概念的引入时融入数学建模过程也是完全可行的.
2.5 层次结构上要有利于“教师好教”和“学生好学”
为帮助教师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教师好教”和“学生好学”,教材在每章的开头可编写“内容提要”,其中要有对教材中重点、难点的提示.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一般而言,“三校生”的数学基础较高中毕业生要差些.因此,高职数学教材编写应切实注意不同生源的实际状况,注重知识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力求平稳过渡,保证不同来源的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平稳过渡.教材在习题配备上应把练习或习题分成A组题和B组题等不同的层次,A组练习题主要训练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运算的掌握,不应太难,这有利于提高读者学习的信心;B组题应该有所提高,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一章后应安排复习题和一组自测题.让读者检查自己的学习成绩.每章后要安排章小结,包括对一些共性问题的解答、易混概念的辨析、典型例题分析、规律性问题的总结、不同解法的对比、正确与错误解法的对比,使学生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对可能出现的错误的预警应以不同的形式设置在教材中恰当的位置.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都设置一个选读内容,主要是结合本章内容简要介绍相关理论的背景、演化和发展史及与之相关的最新科技成果.
总之,一本好的高职数学教材的编写过程其实是一次艰难探索.同样是高职生,不同地区不同学院的生源情况往往也是参差不齐,能编写一种普遍适用的教材也绝非易事.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总会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因此,一本好的教材的编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1〕曾庆柏.高职数学教材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2〕陶正娟.高职数学教材编写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G712
A
1673-260X(2012)01-02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