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绘画线性结构的表现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012-08-1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物象线条线性

王 艳

(洛阳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系,河南 洛阳 471023)

线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是最基础的元素和最基本的表现语言之一.在自然界中,虽然点作为构成物质形状的唯一终极元素往往单独出现,但更多的是,无数个点连在一起构成的线条及线性结构所展现的无穷魅力往往是点和面都无法企及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线和线性结构的表现语言并不像某些其它因素那样近似现实存在,它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艺术家所选择的各异表现手法.由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艺术与中国古典的哲学思想、创作思路、意象造型、审美情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线条墨色多变、肥瘦不一、意境深长、回味无穷,其形态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艺术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它既可作为物象的边缘,又可界定空间;既可表达一定的形象,又可作为一个空间形象来单独出现,甚至有时还可以独立构成画面来表达画者的心境及情趣,这就使得“线条”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变得尤其重要,因而由线条引申出来的笔法、笔墨,则成为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的精粹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线和中国绘画中的线,以及几何学中的线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在近年来的优秀平面设计作品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在线性结构的表现语言方面不断从中国绘画作品中汲取营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许多创作者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对中国绘画线性结构存在盲目崇拜和误读误用,因此,探究和科学理解中国绘画线性结构的表现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

1 中国传统绘画中线和线性结构的表现语言特点

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手段,并且在造型中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在中国绘画的初始时期,绘画就是以线的形式出现的,虽然那时的绘画还没有上升到艺术领域,但人类在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之中,对线有着与生俱来的关注与暧昧.在中国绘画中,具体就线和线性结构来说,其表现的是一种情绪和感情,更多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及精神内涵、审美与个性、立场与气质.线条造型构成了中国绘画的特点,它无论在形式选择上如何有别,但其从内涵上所表现出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特点,和产生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及美学特征是其他造型无法比拟的.

在谈到中国绘画中线和线性结构的表现语言特点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其所受物质材料的影响.中国绘画以毛笔、墨汁、宣纸这些物质材料作为绘画语言的物质基础,也使线在中国绘画的发展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笔墨这一人为设置的物质材料,使线成为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方式.中国绘画在近千年的发展中,把线提炼成一种成熟、高超的表现语言,使中国绘画的用线既非主观的随意行为,又不是客观的摹仿过程,而是经过历史沉淀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视觉界定.中国绘画的线并不完全依赖于直观,而更多地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观指导下运用意象思维的方式加以提炼,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经过更多的内心筛选和重组,既表现出强烈的造物在我的主观意识,又达到物象表意性和意象概略性的统一.

1.1 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特点

线和线性结构要素之所以在中国绘画中占据显著位置,其首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造型功能.中国绘画的造型功能是指用线来表现物象、落实意象的能力.在中国绘画的整个表现过程中,线和线性结构是落实意象惟一的造型手段.艺术家们运用线和线性结构直接在物象的结构中找出他们的客观原型,表现出物象形体状态中最本质的东西;并运用线和线性结构的各种变化表现物象的各种特殊状态;运用线和线性结构在人们视觉上的差异,表现物象的质感;运用线和线性结构不同结构方式产生的不同张力,表现物象的量感;运用线和线性结构的不同线型和干湿变化,表现物象的层次与深度;运用线和线性结构的穿插、重叠、疏密、虚实等,表现物象的节奏与韵律,如此种种使中国绘画的用线具有丰富的表意性和切意性.正是由于线的各种表现,成就了中国绘画的典型性,使写意性的意象思维和用线造型的形式基础得到了虚与实的统一.

1.2 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作用

中国绘画中线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其造型本身,它借物抒情的寓意成为创作者感情表达的媒介,具有传情表意、抒发性情的功能.线所展现的一切实质上是创作者个性的展示,线条的种种变化又是创作者情感演变的外化.在众多的中国画作品中,创作者通过线条的不同形式变化赋予不同的生命感悟、审美观念和韵味意趣,使线的表现功能与作者的心灵和审美情趣融为一体,也正因为如此,线和线性结构的性格化自然也就带有了强烈的个性特质,这种特有的气质最终构成了中国绘画的品位与格调.

1.3 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灵活展现

中国绘画的线和线性结构在运用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艺术美的法则,对生活对象加以概括、提炼、取舍、升华等,最终将无规律变为有规律可循的程式化和规律化.中国绘画中线和线性结构的笔法变化不仅使中国绘画的用线更有利于表现客观物象的形态结构,而且构成了中国绘画用线特有的形式美感.当然线的笔法变化来源于生活,是对自然物象的某些特质加以主观强化的结果.如果过分追求用线的外在效果,为变形而变形,就会使生活对象的特质和自然美感完全淹没于用线的趣味之中,如此一来则违背了中国绘画的本质特征,同样也削弱了中国绘画中线和线性结构的艺术性与感染力.总之,线条是通过力度、节奏、韵律、动态、气势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美感来表现感情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体会,就会逐步深入地发掘其内在的联系.所以对于线和线性结构既要看到并发挥它的长处和优越性,又要正视它局限性,变形式的局限为形式的精华,这也正是中国绘画线性结构的魅力所在.

2 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平面设计中线和线性结构的联系

线是最有表情和最具表现力的.无论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还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只有把握好线的形态、线的不同表现特点、线的错觉等,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把线条运用到不同绘画和设计理念中去.

2.1 线的形态

线有曲直、粗细、浓淡、流畅及顿挫之分.在平面设计中不同的线型会有不同的情感特征.“直线是最简洁抽象的线型,一条细的直线能表现出锐利、敏感而快速的效果;一条极粗的直线却显露出刚强、稳健而迟缓的感觉.直线里有垂直线、水平线和斜线三种形态.垂直线具有简洁、上升、坚毅、阳刚的特征;水平线有稳定、宁静、广阔、延伸的情感;斜线有运动、活跃、不安定的感受.曲线有圆弧线、自由曲线与折线之分.圆弧线规整、丰满;自由曲线流畅、优雅、柔和;折线律动、坚硬.”中国绘画十八描中运用线的各种形态把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和平面设计中的线的形态有着共通之处.像线的直线形态,就可以在一幅招贴设计中,用毛笔手绘直线条,使人感觉轻松随意、个性十足;而用毛笔手绘出的圆弧形的线,就如之后我们要将到得,表现得那样,亲近自然,流畅优雅;再如毛笔手绘出的折线,则表现出律动、有韵律.可见,一支中国绘画的毛笔就能绘出丰富多彩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来.

2.2 线的不同表现特点

在设计中线有积极的线和消极的线两种不同的表现特点.我们徒手或工具绘制的明确的造型线,可以是曲直、粗细、大小渐变等形式,这就是积极的线;在图形中不直接画出的线,体现在线与线之间的不直接,面与面的转折而显现出线的存在的是消极的线.其实在很多招贴广告中,还有一些化妆品的宣传广告中就体现了线的不同表现特点.总体说来,线的不同表现特点就是要表现画者的不同心境和情趣,从而展现给观者的不同感受和体验,这和中国绘画中线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

2.3 线的错觉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视觉的作用,使线条形态产生错觉.垂直方向的错视、形态扭曲的错视、距离长短的错视、断线的错视.通过对线的基本概念、线的形态、线的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对直线、曲线、光滑的线、粗糙的线所具有丰富的表情有一定的认识.在自然生活中到处都是有节奏的线,只要你善于发现.其实线的错觉在中国绘画中就是意境的体现.画家笔下用线条描绘的诗意般的境界和设计师眼中的线条,都具有丰富的错觉体现.

3 中国绘画线性结构的表现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通过对线的形态、线的不同表现特点、线的错觉的进一步了解,让我们认识到了线所具有的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说,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线是一种更为抽象的线形关系,它讲究的是在空间里的构成形式,和我们中国绘画中的线条有着看似相同又有所不同的表现形式.若我们把平面设计中的这种相对抽象线型的一系列表现,融合中国绘画中的线一并用到现代设计中去,那将会创造出超凡的表现结果.

中国绘画中线性结构的表现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充分应用,尤其是和中国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的应用,则更加彰显了传统中国文化的魅力之所在.看了很多作品,还是觉得靳埭强先生为08年奥运会设计的一些标志独具代表性(图1).它把中国绘画的线条完美的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使得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元素的影响力.

还有一个比较具有线型代表的设计者--韩美林.他拒绝已经精英化和个体化的任何审美语言,而是将远古、现代和中国民间的三种基因编码合成在一起,用自由的心灵创造出了无边无际的艺术空间.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既继承提炼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又吸收了西方艺术的精髓,擅长用线条展现魅力.在他的家中,看不到装饰繁复却不实用不舒适的古典家具,但并不缺乏传统的韵味与美感.不论在厨房、客厅,还是卧室,抑或是那个简直可称“巨大”的画室里,大体量的家具都以极简的姿态呈现,简洁明快的直线条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不仅如此,他家中的许多摆设也充满了极简的现代设计风格.无论餐厅、家具、卧具、座椅等,处处闪耀着对线条与现代极简设计的热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摒弃了他赖以生长的传统中国土壤,中国元素会适时巧妙地出现,与这些现代的设计碰撞出美妙的画面.

4 结语

现代平面设计中线的应用,能够从中国绘画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并使之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再加上一些创意和创新,以及对传统绘画表现语言的反思、外来观念的融合、吸收等,就使得设计作品更具本土性、现代性和创新性.一门学问乃至一个人,抑或一个企业、一个民族,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勇于吸收新鲜血液,敢于继承传统文化,善于交融多方理念,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中国绘画线性结构的表现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发展将会更加炫目多彩、熠熠生辉.

〔1〕韩玮.中国画[M].教育出版社,2002.

〔2〕江波,贾悍.平面构成基础教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3〕靳埭强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贾涛.中国画论论纲[M].文艺艺术出版社,2005.

〔5〕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门小勇平面设计史[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7〕李砚祖.设计艺术学研究[M].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物象线条线性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线条之美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