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探析

2012-08-15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开放式院校人才

王 虹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与外语系,安徽 马鞍山243041)

我国高职旅游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生力军,在旅游业发展和发展大旅游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实现旅游人才开放式培养,创新服务类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切合旅游业需要的有用人才,真正满足旅游质量提升的需要,这是当前旅游经济发展对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1 开放式培养模式构建及其必要性

1.1 开放式培养模式

开放式培养是相对封闭性和孤立性培养而言的,它是现代教育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对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开放式培养强调教育对社会的开放,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和行业需要的适销对路人才;开放式培养也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开放,从而保证针对性人才的培养。开放式教育既重视开放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更关注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放人格的塑造。开放式培养强调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和品质提高。开放式培养重视教育行政方和行业主管方协调共建共管,推行校校合作(包括纵向贯通和横向联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区域合作共建的教育培养模式。总之,开放式培养不止于教育形式与手段的开放和教育内容与资源的开放,更在于塑造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开放人格,以及通过培养使教育培养对象能很好地融入社会能力的形成。真正的开放式教育是将教育的目标和对象与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1]。

1.2 构建开放式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2.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开放式培养的新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意见》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意见》要求整合旅游教育资源,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并指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而人才需求市场的活跃程度和专业化要求的高低是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动因和实现院校培养人才高效能的内因。《意见》从旅游大发展和发展大旅游的高度提出以品牌化为导向、标准化为手段的旅游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创新的高要求,这无疑为各级各类旅游教育送来了大发展的东风。十二五旅游人才规划的号角已吹响,人们真切地认识到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建设和办人民满意的服务业,人才是关键,切合业态发展的人才培养是基础。

1.2.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对开放式培养的要求 笔者梳理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要求,其内涵落实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工作是否具有开放的思想、开放的理念和是否建立开放的培养通道,以及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开放创新的品质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估中将充分体现开放式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作为一级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考核评估,对实践教学时间保证和顶岗实习的岗位针对性,毕业生获取“双证书”与社会职业资格制度接轨,行业企业参与性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在其它各主要评估一级指标中重点考察领域中力推开放式培养。如一级指标领导作用方面,重点考察的是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与区域、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符合度,学校事业和专业规划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或行业发展的适应度。一级指标师资队伍方面,重点考察的是专任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双师”结构,“双师”素质培养情况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一级指标课程建设方面,重点考察是否满足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是否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等。高等职业教育则必须对照评估的要求实施开放式人才培养。

1.2.3 旅游业大发展对从业人员开放型人格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德才兼备,知识与技能兼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关于《旅游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的成果对旅游院校人才培养产生了有益的启示。研究者通过设计不同视角下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包括领导专家卷,用人单位卷,校友和毕业生卷,并展开调查。李因等[2]整理出的调查结果显示: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很强的人际合作和语言表达等表现开放型人格的通用能力;具有很强的职业道德、团队归属感、服务意识和激情工作的职业素质。最受校友和毕业生欢迎的能有效服务于被培养者成才的教学方法是:实地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活动教学和情境教学等开放式教学方式;最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小组活动、讲授教学和网络学堂等封闭型教学方式。笔者与其教学团队在旅游教育领域探索和研究中发现,旅游各岗位(群)更多关注的是从业者的态度和理念,从业者优秀的团队合作、语言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是重点。因此,旅游教育不仅需要在教育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开放性,更须关注培养对象开放人格的塑造,高度重视其知沟通、善合作和精管理的开放人格以及阳光性格的养成和培养。

2 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培养模式的建构

2.1 旅游院校建构开放式培养的几点要求

2.1.1 开放生源是基础[3]首先,实现旅游大类招生,体现组班的开放式。旅游专业招生中须实现大类招生和广域生源,充分体现开放性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历特征决定着学生在入学初对专业细分和细分专业的岗位要求认识不清,对岗位是否适合自己较模糊。实现专业群内大类招生有助于学生在广泛接触行业和具体岗位后作选择,更有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人才。旅游类专业广域招生主要是指招生的地域范围要求广,广域性有利于异域文化的碰撞、交流和有效认知,对于须很好掌握文化特质性的旅游从业有很好的帮助。

2.1.2 教学过程开放是核心 确立“目标引领,阶段实施,开放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行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落实为学生学习领域内的具体目标和学习任务,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培养实施和实现目标,即在培养的进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培养的阶段性任务,有的放矢,学生积极主动、任务明确地将计划落实到学习的行动领域,出色地完成学业任务,实现目标。首先,确立开放性的目标要求:目标即方向,在人才培养中是根本,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从业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帮助学生在认知专业、思考自身潜能的基础上产生目标意识,教会学生在入学过程中完成两种转变:变对专业的兴趣为热爱,变在专业方面的潜能(非显性的存在)为技能(已经为你掌握并为你所用),最终确定目标和选择目标。其次,按1+1+1分阶段设计开放型的教与学计划;根据培养最终要实现的专业大目标,帮助学生确立学期学年小目标。一年级以旅游大类方式招生进入旅游专业学习通识教育模块、基本素质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由学生根据意愿、兴趣和潜能自主选择旅游专业团队之一,将学生编入不同的专业团队,加强引导,投入实践,广泛开展旅游专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打开专业认知通道,全方位接触旅游专业,让学生产生科学而明确的专业认同感。二年级分专业方向进入不同的旅游专业领域学习,以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组织教学,全面完成旅游学科专业教育学习,同时为学生开辟旅游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路径,开展获取各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取证培养培训教育工作。三年级为实践教学年,强调综合实践和顶岗,分方向掌握旅游各行业技能。第三,全面构建“开放式”培养:首先,深入开展课堂内外实践教学,实现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即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践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教学中,结合案例和实训,营造开放的课堂,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第一要务。其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全面实现“工学结合”。

2.1.3 学生开放品格塑造是目标 旅游从业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态度和职业观。一个旅游从业者需要具有开朗活泼,健康向上,略显外向的个性品质;需要具备懂沟通、善合作和精管理的人文素养;还要不断磨练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养成乐观进取态度比只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更重要。

2.1.4 校企开放教育资源是保障 全面实现开放式培养,企业须有公益的思想,企业优质的软硬件资源向学校教育开放,一方面保证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获取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解决了学校办学的实际困难,为校企合作添加了润滑剂。学校应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融入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积极开展旅游业内各种业态的社会服务,为旅游人才培养营造开放融通的内外部环境。

2.1.5 彰显学校文化底蕴,培育创新特色人才 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文化特质,蕴含丰富的与学校建设史关联,学科发展密切,专业特色关联的文化底蕴,它的显性或隐性存在直接构成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善于挖掘和凝练学校文化底蕴的各种要素,彰显各种已存文化特质对育人的良性促动,以开放的教育思想继承或发扬学校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在育人上做文章。

2.2 社会层面建构开放式培养的几点思考

(1)更新教育培养观念,贯通教育培养举办方和旅游专业行政方的关系。在教师职称评定、双师素质培养和认定、学生双证培养并轨、教科研、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步调一致,充分发扬举教育事业内外和旅游行业内外的全力,办好高职教育。

(2)建立政府、企业、学校的紧密型对接[4]。强化政府的引导功能,加强对院校办学的规划和引导,建立企业吸纳院校专业人才的开放长效机制。

第一,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量化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形成纺锤形人才培养格局。以旅游专业为例,旅游本科及以上是纺锤形的上尖端,数量少,水平高,组成旅游学科发展的前沿人才;旅游高职是纺锤形中部,数量多,应用型特点鲜明,构成旅游企业发展的各级管理和业务中坚力量;旅游中职是纺锤形的底部,数量适宜,保证旅游一线专业人才的不间断输送。各层次人才上岗后皆接受市场的自然选择,须在岗打通各层次人才深造的渠道。随着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层次上移,适当上移上调旅游人才培养的规格;规划各层次的招生规模和规范优化各层次的专业设置;制定旅游职业资格标准和考核机制,规范持“双证”上岗制度。

第二,高职院校本着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原则,为企业培养好人才,严格推进“双证”并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可通过建立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纵向贯通,保证基础学分认证制和学生学历水平提高。

第三,企业须适当提高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提升服务品质,倡导服务创新,推进从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亦是提升企业的声誉,建立规范的“双证”准入制度并落实“双证”的实际效能,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并建立晋级晋职的保障制度。

2.3 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搞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中接受教育主管部门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高职院校扬各自之长,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局面。如此这般,确实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却也消耗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严格意义上说,校企(校)联合是院校办学中深感力不从心的领域。建立区域性专业人才培养联盟,形成集群、专业、规模优势。建立以行业行政管理部门支持、高职院校主导和相关企业参与的联合培养联盟。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实习资源,建立师资库(专兼职)以共享优质师资资源。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以资金和政策扶持,并加强考评,以奖促联,以奖促建。同时在联合培养联盟组织中广泛开发政策引导下的社会服务和培训功能,强化互动和互惠,全面提升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类人才质量。

3 结语

旅游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院校通过主动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疏通人才培养渠道,通过全面建构和实施旅游人才开放式培养,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真正满足现代旅游业提升质量的需要。当然,从根本上践行开放式人才培养,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旅游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公益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1]李培根.论开放式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9):1-6.

[2]李因,汪艳丽,等.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9(7):84-89.

[3]刘兰明.美国社区学院的开放式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51-53.

[4]王虹,吴桐.校企合作:贯通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渠道[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35-36.

猜你喜欢

开放式院校人才
人才云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