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如何以辩证思维看待与应对利率市场化

2012-08-15

当代经济 2012年23期
关键词:存款市场化定价

○ 龚 青

(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 湖北 武汉 430015)

央行自2012年6月以来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50个基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56个基点,利率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与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背景和内涵

根据央行最新的政策,各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是改革存款利率上限及对公贷款利率下限管理的突破性尝试,也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利率管制时期高利差空间将不复存在、商业银行的“黄金时代”开始终结。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就是充分发挥利率在储蓄—投资转化中的功能,通过市场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用间接金融管理手段调节利率,降低甚至取消行政管理手段对经济较强的影响作用。但利率市场化决不意味着利率的自由放任,利率也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在一些利率市场化国家,国家制定的是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可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美国的基准利率就是联邦基金利率,其他国家主要为再贴现率)。央行的任务主要是制定、调整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不再集中统一管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其他利率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协商,根据市场平均利润率、资金余缺和市场竞争等情况来促成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便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利率的高低,不是由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来确定,而是通过市场,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以间接的金融管理手段来确定;二是利率的变化,能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三是利率的升降,能调节资金的供求,引导资金的流向,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利率市场化也意味着利率具有高弹性,借款者、贷款者和储蓄者三方对利率变动作出的反映是及时和灵敏的,高的投资弹性、储蓄弹性和传导弹性是利率机制能否奏效的关键。

二、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形势

辩证思维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辩证思维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整体性,同时观察事物的正反、利害两面,而非只看一面,孤立强调片面;二是动态性,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事物利的一面有可能变成害,事物害的一面也有可能变成利;三是多维性,事物的“利”存在着宏观利与微观利之分,有形利与无形利之别,外部利与内部利之异等等,不能简单偏执。因此,面对利率市场化,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

1、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中的每个主体所共同面对的。利率市场化终将宣告银行业发展黄金时代的结束。但是,黄金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利率市场化不是针对某一银行的市场化,金融市场中的每个主体面对的都是同等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从以前中国入世的经验来看,普遍觉得入世后狼来了,如何冲击、如何不利等等。但一路走过,中国现在的经济金融还是趋向更好,其关键是把握了机遇。因此,面对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保持积极而坦然的心态更重要。

2、利率市场化是给商业银行传导经营压力的。这一压力包括业务发展的压力、转型的压力、息差(利润)的压力,且这些压力必将与日俱增。但压力可以转化成悲观力,也可转换成转型发展的动力、“发展小气候”的营造力。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压力。

3、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包括竞争对手对客户定价策略、一揽子营销组合和出手时机的信息不对称,也包括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均增加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应对的难度。因此,加强形势预判与市场分析、弄清竞争对手定价策略、密切银企关系、摸清客户真正需求、找准信息对称最高点是利率市场化应对措施的重中之重。

4、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初步俱备。从利率市场化的产品,如外币存贷款、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国库现金存款、同业存款、票据及存放同业等领域看,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报价与定价、利率风险把握、交易时间窗口和业务机会捕获等方面并没有因利率市场化而陷于被动,而是积极主动并有所建树。再从人民币存贷款看,商业银行在人民币贷款重定价结构和敏感性负缺口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卓有成效。这也说明商业银行已初步具备利率管理技术与管理水平。

三、商业银行如何进一步应对利率市场化

1、统筹好“五项管理”关系,坚持“存款立行”不动摇。利率市场化并不能改变商业银行“存款生命线”这个主题,只是赋予存款组织工作新的内涵,也就是要什么样的存款、如何获得心宜的存款。为此应统筹好“五项管理”的关系:统一管理,均衡好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强化分类管理,均衡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强化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简称FTP)比较、上限管理,均衡好FTP、上限导向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强化成本控制,均衡好存款有效增长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强化动态调整,根据银行同业存款竞争策略、存款发展情况及利润承受力等因素,动态调整重点存款客户、业务利率的上浮标准。

2、立足好“三个结合”,科学应对资产业务的利率市场化。其一,利率或综合收益最大化与保持适度竞争力相结合。适度提高上浮贷款占比,有效控制下浮贷款占比,在议价过程中争取主动权,提升议价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市场有效竞争力。其二,共性化与差异化定价相结合。商业银行应抓紧制订并动态优化行业类型、客户类型、授信产品及担保方式类型的定价底线标准,做到定价有依;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争取客户、争做业务、地域及信贷规模松紧等因素,灵活运用定价的共性化与差异化策略。其三,外部收益与内部转移定价比较相结合。商业银行应努力在外部利润与内部利润上实现最佳均衡,并以此为抓手,动态优化资产品种结构、期限结构与利率结构。

3、精细“三项”管控,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其一,商业银行应顺应宏观经济及金融环境的大周期,切实执行好再定价周期政策,包括: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适度缩短存款定价周期、延长贷款再定价周期;在利率上行周期中,适度延长存款定价周期、缩短贷款再定价周期,进而有效规避利率风险。其二,在大周期里捕捉小周期、小波段,实现利率风险向市场转嫁。在市场利率相对低点时,加大同业存款组织与票据转出力度,在利率相对高点时,加大资金存放同业、直贴及转贴现力度。其三,在目前利率下行周期中,商业银行应有效控制固定利率贷款的提前归还再贷,防止利率风险回归银行。

4、坚持情报先行,打好利率市场化的信息战。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业务竞争,体现在信息获得、处理及快速决策并付诸行动的竞争。信息有误将诱导对策失误;信息精准及时,则可先人一招并实现主动。因此,商业银行应注重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迅速对信息真假、完整度和快慢进行分析,将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及应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在商业银行内部应加强信息互通、互享,从而实现“一个客户、一个银行”。

5、加快创新力促转型,着力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商业银行应充分研究细分中间业务市场,选择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发展潜力大、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品种。借助商业银行综合化平台优势,丰富业务手段和产品类型,构建覆盖信托、租赁、资产管理等渠道的多元化业务模式,形成投行、公司、国际、零售等全面对接的产品体系。通过加强与证券、信托、租赁等第三方中介的合作,突破市场、业务限制,整合打包金融产品,延伸现有产品服务线,实现投行业务突破发展。通过增加中间业务产品的技术含量,特别提倡创新技术含量高、不易模仿的产品业务及组合金融产品,扩大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深度和广度,让这些智力密集、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

6、坚持业务发展与资本耗用相平衡,努力实现风险收益相匹配。其一,落实风险收益匹配措施。商业银行应将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作为客户选择、议价定价、贷款存量调整的重要依据,完善对不同风险客户的差异化营销策略,体现差异化的风险补偿水平要求,真正做到“算完了做”而不是“做完了算”。其二,做精动态优化。在资源配置上,商业银行应优先向经济增加值高、经济资本占用少的战略业务、转型业务及客户倾斜;在业务期限配置上,应合理调整时间结构,在最大限度节约经济资本的同时,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7、着力防范“两种”风险,共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新生防线。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始终伴随着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前者的存在容易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即使贷款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贷款机会和合格的借款人,但执行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视而不见;另一种是给实际上已经濒临破产的借款人发放贷款,逆向选择的存在,导致了信贷商品市场效率的低下和资源配置功能的缺陷。后者主要表现为借款人在取得贷款以后从事违反贷款约定内容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有可能使贷款难以归还,银行面临的贷款人偿债和履约上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加,这也是当前银行界所面临的主要外部风险之一。因此,商业银行应从制度、流程与机制等方面进行技术与管理创新,共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技术与管理新防线。

[1]袁劲松:辩证思维10级修炼[M].青岛出版社,2012.

[2]席波、郭天钰: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借鉴[J].中国金融,2012(13).

[3]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1).

[4]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7).

[5]魏宝兰: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经济问题,2012(8).

[6]朱霞、刘松林: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

[7]王颖千、王青、刘薪屹: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思考[J].新金融,2010(2).

[8]牛长平、赵建刚: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下的商业银行应对策略探索[J]. 国际金融,2012(2).

[9]程文改、张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条件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4).

[10]尹继志:对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J].南方金融,2011(7).

猜你喜欢

存款市场化定价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追回挪走的存款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帮爸爸定价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