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困境与转型探索

2012-08-15徐文清

当代经济 2012年23期
关键词:预科民族教育

○ 徐文清

(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大学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层次,在中学和大学本科之间起着衔接作用。在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民族地区的考生想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困难重重,而民族地区要发展,就必须培养适应当地需要的各类建设人才。这时大学民族预科的优势和特殊性就体现出来了:在民族地区,各个高等院校降低录取分数,将高考分数低于正常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录取,通过委培预科或本校预科培养一至两年后,定向升入各本科院校。预科的作用就是向本科输送学习能力较强、各科成绩优良的学生。举办民族预科教育,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是为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它有效地缩短了由于各种条件制约而造成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文化教育上存在的差距,为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本科深造提供了机会。因而,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预科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我国大学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大学民族预科教育,由于办学形式特殊,民族特色鲜明,培养目标明确,且学制短,经费投入少,因而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预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至今还没有相关系统权威的政策法规,因此其办学层次、教育经费、课程设置、教材、学制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使学校预科教育的实施陷入困境。这种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办学理念陈旧、僵化、模糊

大学民族预科的学生均来自于民族地区,录取分数低于相应的各高校录取分数线。因此,加强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汉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就是预科的基本任务。一直以来,预科教育都被认为应该以“补”为主,即补习高中的课程;在补的基础上,适当地“预”,即预习本科的课程。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很明确的目标,但实施起来尺度并不好把握。以本校预科为例,“预”多少、“补”多少,这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各个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学生的基础也不一样。高分的希望“预”多一点,而低分的希望“补”多一点。对于“预”也有困惑,学生们来自各个不同的院校,将来的专业也不尽相同,而预习同样的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基于此有人提出一种观念,预科不能只学习文化知识,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正是这些模糊的办学理念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一直没有出台一套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民族预科教育大纲,缺乏统一的分类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学分和结业标准不合理;直升和淘汰制度不严格等。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条件看,对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陈旧落后,图书资料短缺等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高校对民族预科办学条件的各项重要指标,如生均校舍面积、生均教学与辅助用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图书占有量等均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不到教育部的质量评估要求。办学条件落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势必影响民族预科的教育质量,制约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

3、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在师资力量方面,目前高校民族预科师资队伍自身素质和数量状况,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偏低,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存在断层现象;有的学校专职教师人数不够,师资需求呈现紧张状态,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偏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教学负担过重。超负荷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无暇顾及学术水平和自身素养的提升,教学与科研矛盾突出,师资队伍中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短缺。另外,我们现有的大学民族预科教育普遍缺乏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各个大学民族预科之间的交流也不多。这些状况都影响了民族预科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教材、教学内容较陈旧

大学民族预科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地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因而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教学内容作及时的修订。但由于学生总人数不多,考虑到经济等原因,一本教材通常会用好多年。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看,现行教材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教学效果欠佳,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5、扶持补助困难学生的力度亟待提高

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学民族预科的学生贫困面大的问题很突出。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分布在“边、山、散、宽”地带,自然环境的恶劣,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限制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由于他们普遍经济条件较差,生活困难,与内地学生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学生负担不起学费和生活费,需要贷款和补助。

二、我国大学民族预科教育转型的必要与努力的方向

1、加大预科教育经费的投入

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大预科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改善预科教育的办学条件,让预科教育工作走出困境,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具体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高校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工作,以上学年招生规模为基数,并按上学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平均增长比例,确定当年国家部委及东中部地区所属高等学校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的招生规模;二是增加民族预科的经费,预科生的经费按本科生标准和当年实际招生数,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审核和划拨;三是加强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深化预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敬岗爱业的预科师资队伍,是提高预科教育质量的关键。民族预科教育应当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持民族预科教育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调整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稳定教师队伍,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采取优惠政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创造条件,加大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力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自觉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预科教师也应注重自我提升,从自身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优化工作环境,营造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的浓厚氛围;制定具体的优惠措施,切实提高预科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在职称评定、进修深造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聘任兼职教授,充实和提升预科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有效机制,如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竞争机制及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开拓创新,树立全新的民族预科教育理念

一是必须尽快转变办学理念,摒弃过去那种认为预科教育只是“预”和“补”的陈旧观念。预科教育具有自身的教育规律和教学特点。教师除了传授文化知识,消除教育差距外,更应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打造民族预科教育的坚实平台,让民族预科生进入本科后处于“特色”和“优势”地位,使民族预科教育真正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预科教育应该制定较为严格的结业标准和淘汰制度,坚持宽进严出,低进高出,而不是进多少就出多少,不顾民族高等教育的质量,损害民族预科教育的声誉和地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预科学习时已经确定了本科所要学的专业,因此他们学习没动力、无压力,行为懒散,频繁旷课,不管成绩如何都不影响其升入本科继续学习,这显然违背了预科教育的初衷。

三是应该尽快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民族预科教育大纲。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现有民族预科教学大纲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4、对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

进一步提高民族预科生的困难补助广度和额度,尽快改革和落实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较常见的资助有减免学费书费、临时的困难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假期火车票补助,以及其他补助和爱心捐款等。这些措施虽然能使贫困生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实际困难,但力度远远不够。有可能的话,政府应出台一些政策,使民族预科生在当地就能得到政府的资助和贷款,或出台一项预科生专项补助办法,以解决特困生的学费问题。

5、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基础、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但同时也应适当考虑学生进入本科后的学校要求及专业方向。以本校理科班为例,预科教育阶段,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为必修课,课时制定较多;而物理、化学为选修课,课时制定较少。这样的课程安排很不合理,有些学校的专业与化学的联系很密切,这部分学生因为在预科阶段没能加强化学的学习,进入本科后感觉非常吃力,预科衔接的特色没有体现出来。如能增加理科班物理、化学等课程的课时,对后续本科阶段的学习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善于把本学科最新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及其发展动态等信息传授给学生,充实和完善现有教材的不足;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锻炼和提高民族预科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打下良好基础。规范教学管理,建立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依然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不仅仅是指学生从本课程中学到书本知识,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是主角,部分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教师的主导作用被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老师圈定的范围里。教师应以引导代替主导,在课堂上提供各种机会,在课后布置与课程相关的课外习作,使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宽松的、有趣的、参与性高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找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选题进行研究,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提意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潜能,自行总结学习内容还能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等。

[1]霍文达著: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史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

[2]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滕星、王军主编: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预科民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我们的民族
题解教育『三问』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多元民族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跟踪导练(二)(6)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