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江西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2012-08-15林火平

财政监督 2012年30期
关键词:江西省江西旅游业

■林火平

近年来,江西旅游业紧密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战略定位和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的重要决策,着力打造“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与江西丰厚的资源禀赋和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市场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江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温泉旅游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这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通过发挥财政调控职能,激活旅游产业活力,为江西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江西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一)资源与区位优势明显

江西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温泉旅游、乡村旅游并驾齐驱,形成了以“四大名山”(秀甲天下庐山、革命摇篮井冈山、峰林奇观三清山、道教祖庭龙虎山)、“四大摇篮”(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摇篮南昌、共和国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四个千年”(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和“一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一村”(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一海”(西海)、“一峰”(龟峰)、“一道”(小平小道)、“一城”(共青城)等为主体,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包含世界遗产3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国家自然遗产3处,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3处,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5处,全国水利风景区14处,国家湿地公园10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99个(其中5A级2个、4A级4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处,中国旅游强县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处、名村17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6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8个,国家级生态村9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9个。

(二)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目前江西旅游正逐渐从观光旅游占绝对主体地位转向观光、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协调发展。大多数主要旅游景区均组建了旅游股份(集团)公司,旅游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江西省旅行社达700余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22家;旅游星级饭店达389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62家,初步培育了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旅游开发经营企业。有实力的央企、旅游集团纷纷布局江西,高档次的饭店、旅游商品企业不断涌现,一批名村、名镇带动着全民创业,一小时旅游交通和产业圈日益充实。2011年江西省接待旅游总人次1.599亿,增长47.8%,增幅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达到1106亿元,增长35.2%,增幅居全国第四位;接待入境旅游人次150万,增长27.98%;外汇收入 4.9亿美元,增长35.8%。

(三)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江西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2009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投放播出江西省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广告片,以红博会、网博会为代表的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相继举行;旅游接待人次首次过亿而举办的“‘亿’游未尽、江西有礼”大型宣传、江西旅游宣传月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江西知名度;从2008年开始,相继举办了中国(江西)旅游产品交易会和 “首届红色旅游纪念品创作设计大赛”、“江西十大赣菜评选”、“十大新景区评选”、“江西省十佳旅游商品”和“江西省名牌旅游商品”等活动,深化了江西旅游品牌建设。同时,着力建设和打造江西省精品线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全方位塑造“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形象品牌。

(四)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江西旅游区位得天独厚,是全国唯一同时连接长三角、珠三角、海西区、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省份,旅游资源、旅游客源、旅游线路的整合优势明显。随着航空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网的完善、高铁时代的到来,江西旅游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长三角旅游规划、珠三角旅游规划、海西区旅游规划,都已明确将江西纳入,江西旅游正驶入区域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两翼齐飞”成为江西发展的强劲引擎,旅游业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红色苏区的亮点资源。以两个国家战略规划为引领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开发建设逐步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江西旅游发展中的若干制约因素

(一)客源市场亟待拓展

江西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周边省份,在全国的市场影响力与云南、山东等省份相比知名度相对偏弱,特别是入境旅游市场长期以来是江西省旅游业的一条短腿,在境外缺乏实质性的影响力。尽管从2009年开始江西省每年政府集中投入资金,用于江西省旅游整体形象广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国际旅游市场宣传和各类旅游市场促销仍感力不从心。

(二)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目前,江西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进步,庐山、井冈山、三清山等景区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但在旅游设施的综合配套建设上尚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旅游交通、景区通达性、旅游标识、旅游信息系统、旅游客服体系和景区周边环境等方面。这些综合配套设施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逐步予以改善。

(三)旅游企业亟待壮大

江西旅游企业小散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旅游经济活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没有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现代产业的要求。这从根本上制约着江西省旅游业的大发展。龙头企业是做大做强旅游市场的主力,江西省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700多家旅行社中仅有一家全国百强社。由于改制成本高,旅游企业的改制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推进企业改制、培育龙头企业,是江西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政府政策和资金应重点支持的领域。

(四)融资平台亟待搭建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的门票收入不能纳入股份公司,除去门票收入之后的景区企业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偏少,达不到商业银行的投融资要求。而旅游业发展的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来支撑,致使江西省旅游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资金投入渠道不畅和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亟待建立能吸纳社会资金的综合性开放式的旅游金融平台。目前江西省仅有一家旅游担保公司,按该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规模计算,融资担保规定最大限度担保总量只有1.5亿元,规模偏小,且主要支持农家乐等小型项目发展,存在融资力度小、支持范围窄的问题。

三、财政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途径的思考

(一)增加专项投入,重点支持旅游宣传促销工作

江西省级财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逐渐增加,资金数额也在不断增大,包括旅游设施补助费、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基本建设投资安排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2009年达到5100万元,2012年达到8100万元,旅游投入位列全国第16位。省级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调动了市级财政投入的积极性,2011年设区市财政共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8580万元,2012年达到10330万元。省、市两级财政投入加大,为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今后应进一步强化旅游宣传促销职责分工,即在央视整体宣传江西旅游由省级承担,在省内媒体宣传景区、景点及具体客源市场开拓工作由各地组织。除坚持和加大整体形象宣传,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分市场宣传;跳出省内传统客源市场地域范围思维定式,进一步稳固以长珠闽为重点的东南旅游市场和以长沙、武汉、郑州、合肥为重点的中部旅游市场,大力开拓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旅游市场和以其他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为重点的东北、西北、西南旅游市场。根据国民休闲计划,继续推进“江西人游江西”活动,进一步开拓以南昌、九江、上饶、赣州等为代表的省内大中城市休闲度假市场;加大对港澳和日本、新加坡市场的宣传,持续提升入境旅游市场份额。通过上下联动,形成立体宣传网络,使电台、网站、报刊、杂志、广告等媒体以及手机客户端从多层次、宽领域更好地宣传江西旅游,使江西旅游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使江西旅游的影响力和震撼力更加广泛,把客源市场做大做实。

(二)整合财政资金,不断拓展旅游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

近几年,江西通过创新思路,资金整合,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一是基层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维修经费的设立,有效解决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问题。为切实保护好文物和红色资源,江西省财政每年专门安排了4000万元专项资金,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抢救了一批红色资源,促进了红色旅游健康发展。二是将乡村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扶持范围。江西省财政每年安排5.5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补助,把美化、优化农村环境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改善农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并引导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的资金投入乡村旅游,使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得到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三是引导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投入温泉旅游。给予分红、占有股权等优惠政策支持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多找温泉、找准温泉,切实解决温泉旅游勘察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促进文化旅游建设。整合宣传文化专项资金2亿元,用于“江西民俗风情展演中心”建设,解决“白天看景、晚上看戏”问题,让来赣游客饱览秀美江西的同时,体验到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成功经验,为今后逐步解决旅游信息系统建设,改善旅游交通条件等配套基础设施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今后应进一步整合旅游、文化等资金,结合旅游产业的特色,探索和创新文化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模式,着力抓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文化渗透到旅游各环节,建成一批独具魅力的精品,把江西省厚重的文化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消费优势,如明月山的“月亮文化旅游”、九江县的“岳母文化旅游”等。

(三)支持改革发展,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支持旅游企业改制,组建旅游集团公司。二是鼓励旅行社开发市场。2008年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集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规定“从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按每创(结)汇1美元不少于0.2元人民币的标准给予奖励”。三是研究出台旅游汽车补贴措施。旅游汽车比其他营运车辆要求高、受季节影响较大。为鼓励旅游汽车更新换代和企业发展,2006年到2008年,江西实行了减免旅游汽车座位费的优惠政策。2009年和2010年费改税之后,连续两年投入省财政投入资金用于旅游汽车的座位费补贴。在此基础上,江西还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出台鼓励旅行社吸引客源的措施,促进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包括:建议比照南昌机场对外籍飞机开放的扶持政策,支持韩、日、香港、新加坡等重点国际客源地航线开通及井冈山机场、黄金机场等支线机场开通国际航班,鼓励航空公司服务江西旅游。实施财税优惠政策,推进旅游招商工作,广泛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星级宾馆建设、温泉旅游开发、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企业改制等,促进江西旅游企业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

(四)担保贴息支持,有效扩展旅游业融资规模

为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发展,2009年省财政支持成立了江西省旅游担保公司,建立了省旅游创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平台。为弥补该平台融资功能较弱的不足,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有限公司发挥优势,积极开展旅游投融资业务,先后为前湖迎宾馆、井冈山旅游发展公司、大觉山旅游投资担保公司等十余户企业提供十多亿元的信用支持。在此基础上,建议将旅游业纳入小额贷款贴息支持范围,鼓励个体经营者、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中小企业等在旅游领域和景区、景点开展创业活动给予贷款贴息支持。鼓励通过组建“江西旅游投资集团”等措施,构建强有力的旅游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资源的优化重组,引导旅游业发展。此外,还可以考虑出台国有股权收益、土地出让金、支持旅游企业上市等政策,支持旅游产业发展。部分生态和环保效益兼具的旅游项目,还可寻求外国政府,国外金融组织的贷款支持。

猜你喜欢

江西省江西旅游业
模拟成真
江西银行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考了个大的
我爱江西奶奶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