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初探
2012-08-15武洪玲
武洪玲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世界经济》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初探
武洪玲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世界经济》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课程内容涉及广泛,理论抽象,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不易掌握,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内容、方式,并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
《世界经济》;课程改革;教改内容;问题
一、世界经济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涉及面过广,相关理论抽象难以理解
《世界经济》课程实际上是以世界经济概论的方式来阐述世界经济的,它是一门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它是基于经济学原理,借鉴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并融汇文史哲以及地理类的专业知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现实经济出发揭示新的世界经济理论和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全球经济是基于国际分工,各国经济互补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多元化的各类经济的多角度集合。所以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上形成的现代世界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及其相互关系,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变化的特殊规律,国际经济各领域的情况和问题,对外经济贸易等。这就决定了此课程教学内容的面广且复杂,涉及的相关理论多且抽象。但是,上述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多有涉及,因此在阐述上述问题和理论的时候往往以简单的形式加以介绍。例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投资中的核心理论,在世界经济课程中却只是简短介绍,从而使得讲授相关理论时,就显得抽象从而难以理解。
(二)教材滞后现实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现象,新的经济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着。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在贸易金融投资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都无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无论是初版教材还是再版、修定教材,总是具有时滞性。教材的滞后决定了其内容的非现实性、体系的非完整性、方法的非新颖性。如果课堂的教学过程仅仅完全依赖于课本,结果是难以避免的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如果教科书不能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就只能成为空论,也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火热而多变的现实经济世界。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输的方式。教师讲解,学生听、记。此种教学方式仅局限于课堂,脱离于实践。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中心。教师中心观忽视了学生作为“人”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看不到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由内到外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生的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师如果不能走出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灌输晦涩、抽象的理论,就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就缺少积极性。
(四)考试形式单一
考核方式一直采取一考定乾坤的方式。且固定平时和期末考核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占总评比重的20%(或30%),考试成绩占总评比重的80%(或70%)。这种考核方法暴露了教学过程“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缺陷。只重视学生学习知识本身,不重视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只会呆背死记,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更谈不上超越教材和教师,结果在所难免地培养出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固有的考核分值配比,使得学生即使在平时忽视对世界经济的关注,缺乏对相关经济现象的理解的情况下,只要在考前突击相关理论,就可以获得此门课程的通过,无法检验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当今世界经济现象的能力。
基于上述的问题,对世界经济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
二、世界经济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世界经济的教材除了理论部分之外,部分章节无法融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授相关课程内容,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引导,要求学生在课后听新闻评新闻,增强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了解,增强对相关理论的了解,从而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并增加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点。利用课堂讨论、换位教学、观看视频、章节论文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世界经济的教学环节中,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经济的相关现象,关注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联系,甚至,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动向,为以后走向社会参加经济活动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教师根据所授课程内容及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布置一定的命题,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此方式在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认识深度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贸易规则和贸易壁垒的相关知识时,结合当时世界经济中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进行了课堂讨论课。因为学生对相关经济现象的不够了解,如果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直接把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摆放出来,给学生讨论,必然会造成讨论课内容的浅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在讲授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将讨论课的主题——初探中美贸易摩擦布置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课堂讨论。讨论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对讨论的主题都有很充分的了解,大家此起彼伏,不停地对其他同学的讨论进行着反驳或补充,课堂气氛甚是活跃。
2.换位教学
换位教学,就是教师提前布置一定章节的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分工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制作PPT等准备活动,并推荐一小组成员来进行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成绩计入小组整体成绩。此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在讲授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时,把学生分为4组,分别讲授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APEC,中国—东盟自贸区。学生在换位教学中,提高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学会了团队作业,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观看视频
基于课堂课时的有限,并不能将每一章的内容都通过课堂讨论和换位教学的方式来实现。于是,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深入性,教师找到和授课内容相关的经济深度报道视频,在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有关资深专家学者的视频资料,信息量大,观点独到,理论新颖,论述深刻,时效性和前瞻性强,是教师和教材做不到的。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弥补了当前教学的不足,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章节论文
章节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通过论文的写作,不仅能够提高相关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结合世界经济的某一热点,布置论文题目,让学生学会资料为我所用。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摒弃传统的一次期末考试定输赢的做法,将课堂讨论、换位教学、章节论文、平时检查和期末考试各种考核结合起来,在每个环节都给予学生相应的评定(平时和考试比重为八二开或七三开)。这种考核方法和成绩构成,特别强调了教与学过程的重要性,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个性。考核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综合全面,也更加趋于合理有效。
三、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在几个学期的《世界经济》的课程教学中,由于上述内容的改革,初步成果已见端倪。
(一)转变了学风,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不再是一本书,一份打印的课件,不动手的“学习两节课”。学生会高度关注教师提出有关当前经济管理领域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一条信息线(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课改中明确要提问、发言、讨论的内容。由于学生对于当前经济事件的关心,改变了传统的只在课本中、课堂上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经济就在我身边”,从而建立起“我是经济人”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教学各个环节的互动
教学改革之前,学生严重脱离于经济社会,对相关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都处于一种不知或半知的状态,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无法很好展开。教学改革后,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主动或者被动地去查资料、找信息、看新闻,了解现实经济世界。拥有了一定的经济知识背景后,形成了比较系统或条理性的观点,在课堂提问及课堂讨论时,学生也可以积极发言,并表达出比较深刻、具体、独到的见解。
(三)注重平时知识积累,不再一考定乾坤
课改前,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点,而且占比较大。如今,由于考核方式中,把平时成绩的比重大幅度加大,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讨论,每一次提问,每一份提纲,每一份小结等等,均计分在案。学生要想取得优良成绩,就必须重视每一堂课的每一项内容。学生不再是只带着耳朵,更需要带着心来上课,这就彻底摒弃了大考前临时抱佛脚式的突击复习应考的学习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局限,使得互动环节难以更好展开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相关素质的提升,在教学方式上设置了热点讨论及换位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第一次上讲台,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差,往往就会使课时延长,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其他章节课程授课的时候,必须压缩课堂内容。
(二)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环节的效率,避免“搭便车”现象
课堂的互动环节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能力,比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PPT水平,口头表达能力等等。但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很多环节只能通过小组方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就难免产生了“搭便车”现象,无形中也就降低了课堂互动环节的效率。
(三)选课学生人数不宜多与教师工作量的矛盾
为了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的认真性,建立以学生满意度为基础的全方位的任课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到课率、学生网上评分、专家评价,对教师的任课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并以此决定教师的收入和职称评定),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突破我国传统的硬式教育模式,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以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和发展愿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也有利于适应信息时代快速变化的社会节奏,适应行业岗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学校推进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全面实行学分制和选课制。但由于学校扩招,学生数量激增,造成师资不足。因此,参选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给课堂互动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难以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但是,如果都改为小班上课,将会给教师的工作量等带来影响。为此,我们在研讨会上提出:希望课改为小班上课,并改变对课改教师的工作量考核方式。
[1] 钟 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0(9).
[2] 金艳群.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3] 郭 曦.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博弈论课程教学探悉[J].科技经济市场,2010(9).
[4] 王长安.论教师信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1-104.
G642
A
1673-1794(2012)01-0126-03
武洪玲(1976-),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安徽工业大学教学改革课题(2009jg43);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2010jgxm0385)
201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