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校园建设与高校旅游开发
2012-08-15席一
席一
(重庆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系,重庆400067)
高校校园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一批高品质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一方面是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创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态体系;另一方面是起到兼济天下的作用,利用开放式的景观教育激发公众的生态意识,摸索研发先进的生态技术以待在更大范围内加以应用[1]。高校校园生态景观不仅给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对校园外的人群来说,校园景观充满了神秘色彩,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高校旅游是以高等院校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校园风景,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浓郁的学术氛围为依托,吸引人们前来参观游览,从而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社会活动[2]。近年来,顺应文化旅游潮流的高校旅游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1 高校校园中可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生态校园景观
1.1 自然景观
校园的自然景观大多与校园的地理位置相关,可通过规划建设良好自然环境。很多高校绿化美化工作做得很好,常被授予市、省级“花园式单位”。绿树成行、绿草成茵、卫生整洁的校园不仅是师生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园,而且能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美丽的自然景观成为了大学校园中造化钟神秀、清水出芙蓉的旅游资源,为发展高校旅游奠定了物质基础。
1.2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是现代建筑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革命。它基于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与人类意识深处的道德理想密切相关。校园的生态建筑布局既有满足教学、科研、生活需要的实用功能,同时又具有审美价值,是高校旅游的重要资源[3]。
1.3 人文景观
1.3.1 人工园林
大学园林依托其原有的地形地貌,经过设计师们的匠心独运和园林工人的精雕细琢,形成了其独特的人工景观,显现的是高雅、优美而独特;深刻、博大开张而多样统一。高校园林因高校中的硕学名家、文化品格、知识涵泳和历史积淀而内涵丰富。校园的景观要素,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形成校园特色美与文化品位的重要内容,许多著名大学中最富特色的园林场景均成为学校的象征。人在享受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化的陶冶。因此高校校园的园林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场所,而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4]。
1.3.2 历史与现代的建筑、场所
大学,因为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在其校园中往往会留下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场所,一所大学历史越是悠久,其传统越是凝结于物化的校园之中。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充满历史感的场所代表着大学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为学校带来良好的声誉,是高校校园特有的人文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这些古建筑和历史场所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既是高校校园的无形资产,又是高校校园的物质财富。
1.3.3现代建筑与场所
进入21世纪,高校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不但增加,校园规模不断扩大。一是高校之间合并,校园与校园之间的围墙拆除;二是校园的整体搬迁,重新兴建校园。合并的校园经过整合之后,缺少校园中心区,一些标志性的、具有一定特色风格的科技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艺术楼等校园主体建筑拔地而起,重新构建了新校园的中心区,并围合成有一定文化内涵和独具特色的中心广场。新建高校校园经过精心选址,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及富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使校园的建筑与环境景观充分结合,创造出山水大学、园林大学、绿色大学等各具特色的校园风貌,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丰富了城市景观,积淀了一定的旅游资源[5]。
2 建设生态校园和发展高校旅游可取得良好效益
通过建设好高校校园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不断发挥和完善好它们的功能,充分开发高校的旅游资源,促进高校旅游这一新兴的有特色的旅游项目的发展。这不仅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1 建设生态校园和发展高校旅游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首先,建设生态校园和发展高校旅游能加强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优化高校的育人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单纯知识教育无法达到的作用。其次,建设生态校园和发展高校旅游能更进一步扩大高校的知名度,使社会上的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校的相关情况。有较多旅游资源开发的高校,通常大多具有很长的办学历史和相当的知名度,而开展高校旅游活动,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扩大高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生源。最后,建设生态校园和发展高校旅游还能满足在校大学生进行跨校文化交流的需求。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各自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通过高校旅游这一形式,大学生可跨校进行文化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2 建设生态校园和发展高校旅游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高校旅游能促进高等院校与相关企业间的横向交流,有利于高校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旅游是一项经济活动,开展高校旅游必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6]。因此,我们应建设好高校校园生态系统,充分开发高校的旅游资源,促进这一新兴的有特色的旅游项目的发展,努力在建设生态校园和发展高校旅游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高校旅游开发策略
3.1 处理好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是发展高校校园旅游的先决条件,而校园旅游的发展应该反馈于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资源,改造老景点,建设新景点,提高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优美校园环境,力求各校园景观实现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艺术美和教育美的统一;将部分校园生态资源向游客开放,为游客创造一个优越的旅游环境。同时限制游客流量,为在校师生和游客营造一个宁静、幽雅、和谐的校园生活。
3.2 整合高校旅游资源
高校在利用现有旅游资源的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应加大旅游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为游客提供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高校可围绕自身特色,研制物美价廉的旅游纪念品:影集、相册和书籍以及印有校名或校徽的文化衫、帽子或刻有校训的纪念品等。同时联络附近各兄弟院校,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交流,将各高校旅游资源与地方旅游景点强强联合,丰富旅游线路,拓大旅游市场。
3.3 加强宣传促销活动
发展高校旅游可以加深人们对大学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可以增加学校的收入,减轻国家的财政承担,还能够丰富城市旅游,拓展文化旅游[7]。高校可借助在校师生、旅行社宣传高校优秀的旅游资源,同时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宣传栏及招生开学、举办重大会议、赛事等各种仪式、各类事件对高校旅游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
3.4 多方合作共同开发
高校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校方与企业共同合作开发。高校可通过招标等方式将旅游项目交由企业管理,利用企业进行市场融资,做好高校旅游资源开发工作。高校主要集中精力抓好教研工作,并规划、指导、监督企业。只有通过市场、多方合作,高校的旅游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只有学校监督、社会参与,高校的教研和旅游经济才能共同发展
4 结语
高校旅游的开发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因此,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合理、有效的开发协调机制是我国高校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高校旅游的开发应该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以旅游企业为开发主体,以高校旅游资源为开发客体,客源地教育系统积极支持配合的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政府通过制定高校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制定合理的价格税收体制、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对高校旅游予以大力支持,高校也应该积极探索开放和管理的合理模式。
[1]杜惟玮.生态校园的建设与发展趋势[J].四川环境,2005,3(24):33-35.
[2]顾筱和,顾胜和.发展高校校园旅游刍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5,(4):26-30.
[3]段联峥,李红萍.搞好校园生态建设,促进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2002,(3):61-65.
[4]徐凌.论校园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课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7-19.
[5]赖启航.高校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产业经济,2005,(11):21-23.
[6]龚伟,吕帅,程怡.高校旅游的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高校旅游开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5):31-33.
[7]邓芳.校园旅游的发展——以四川大学为例[J].安徽文学,2007,(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