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联动合力机制的构建与实施对策——以安徽省高校及其巢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为例

2012-08-15汪元榜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合力机制体育

汪元榜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变化,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注重培养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又要注重培养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大众健身指导与咨询、体育市场营销与与开发、以及具有体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可见,重视加强本专业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巩固学科知识、训练科研素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重要途径”[1];“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更深层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2]。

近几年来,在主持安徽省以及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课题中,通过较为系统的调研和重点分析,了解到安徽师大、淮北师大、淮南师院、巢湖学院、黄山学院、池州学院等6所高校分别开设的社会体育专业,在近十年的改革发展和探索中不断取得一些成效。其中对突出加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在思想上不断重视,在实施方案中不断改进。但是,基于各院校开设其新专业时间不长,加之受主客观和内外部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目前实践教学仍存在内容面窄单调、时数较少,基地建设不力、投入不足,责任不明确、体系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问题较为明显,从而导致本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3]。面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亟待需要不断探索构建“在学校和院系领导、教师、学生和校内外教学基地等范围内,形成相互联动并具有规范性的协同合力效应”运行机制。

对此,注重加强联动合力平台和机制建设,注重不断强化学校、院系领导和有关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注重建章立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齐抓共管形成有效合力,对不断提高本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竞争力,其现实指导意义和重要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1 客观分析和正视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06年以来,通过对安徽6所高校以及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调查与课题研究,分别同有关领导、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重点调研和综合分析,并结合参加2006年10月在天津体院举办的第五届、2007年8月在湖北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研讨会的机会,与100多所高校同行专家,针对本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在进行重点调查和访谈交流中获得的信息资料,参照有关文件要求和省外同类高校的有效做法,研究认为,目前安徽6所高校以及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与未构建完善一套有效的联动合力运行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1.1 组织领导责任不够具体明确,专题研究和定期检查指导较少,缺乏制度约束力

从安徽省高校及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和组织领导与管理机制来看,各校虽不断重视加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大都成立了领导组或督查指导工作组。但在实施中,一是定期督查指导少,对实践教学计划方案和质量监控体系机制建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讨论交流较少,缺乏突出本学校的专业特点、培养特色机制研究。二是齐抓共管责任机制落实不明确,存在对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三是对发现存在的问题,缺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的决心,缺乏有效联动合力机制而形成人人无责任无制约力。

1.2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不大,量少面窄,经费和精力投入不足,缺乏动力

从安徽省高校及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联系来看,各校虽是不断注重加强对校内外基地建设,设法不断增加投入,但仍然存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平台不力、投入不足,量少面窄等问题。据调研统计,目前安徽省6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联系安排实践教学基地平均只有3—5个,最多只有7个,最少只有2个,且大都在高校所属地市以健身房为主。与国内同类高校安排的7—15个且扩展到省内外共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相差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基地联系安排数量少投入经费有限,设备条件简陋内容单调,缺乏多样性和特色性。二是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中有关领导和教师投入精力少,且“各自经常强调客观困难较多而无法顾及”[4]。三是在有限的实践教学基地未能形成深度合作共建联动机制,缺乏有效动力和合力,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没有专业特色,学生就业创业时缺乏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1.3 实践教学时数安排少、教学时段安排不合理,教学环节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从安徽省高校及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和时数与教学环节安排来看,各校虽不断注重对实践教学的时数和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加以安排,但多数高校主要存在一是专业实践教学安排时数较少,计划安排不够合理且落实执行不力不到位。“大都实践教学时数约占总课时的5%—7%左右,只有8—10周时间并通常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其与有关文件要求和省外同类高校计划安排的约占总课时的15%—20%,用20—30周数并分别安排到四年8个学期中的有效做法差距较大”[5]。二是实践教学方法简单。创设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情境实践活动少,缺乏改革创新和激励机制。三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适时分类检查指导,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实践教学时间短暂走过场,实践环节松散无压力无制约力。

1.4 实践教学专业师资中“双师型”和名师较少,缺乏实践技能教学指导活力

从安徽省高校及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结构来看,各校虽也不断注重安排有经验有责任心有特长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但绝大多数来源于体育教育专业师资。一是缺乏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大都是安排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担重任唱主角,其中有的任课教师知识结构水平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和指导能力。二是缺少高水平的名师和有从事过社会体育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缺乏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案例式教学、模拟教学的实践教学带头人。三是缺少调动和发挥有关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激励机制。导致有关教师强调自身业务进修和申报课题和职称,“主客观上造成教师精力投入不足,缺乏责任意识和改革创新动力”[6]。

针对以上所列举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主观思想上认识不够高、缺乏改革创新的责任意识,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客观上受到办学有关条件和资源的局限,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受到客观“杯水车薪”经费投入上的局限,仍未能适时跟上专业招生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三是在改革创新管理措施上,缺乏动员和发挥校内外以及社会资源积极配合作用,实践教学体系机制不完善,管理粗放、责任不明、问责不严,没有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力,与未建立有力有效的齐抓共管联动合力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2 构建实践教学联动合力机制的主要思路与内容要求

针对目前安徽6所高校以及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厅有关文件精神与要求,结合各高校实际,在总结和借鉴近年来省内外有关高校实践教学中形成的有效做法与成功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联动合力机制,其主要思路与内容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实施。

2.1 主要思路与要求

“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需要各位领导和师生员工的积极努力形成工作合力”[7]。对此,必须明确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联动合力机制的主要思路与要求,即不断加强以校内外实践教学联动合力机制的平台建设为动力,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收集整合校内外各方面资源;以全面落实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提高本专业人才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强化实践教学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力为重点,着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以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途径为基础,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着力在校内上下、校内校外、校地校所协同共建、密切合作中形成联动合力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2.2 主要内容与举措

构建和完善本专业实践教学联动合力机制的主要内容与措施,“是不断提高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障,是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长效机制的迫切要求”[8]。第一,要着力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组织领导和工作责任机制,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带头带动联动作用。要适时调整充实和强化构建由学校、院系、教研室、实习实训基地等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实践教学工作领导组或督查指导工作组。明确各级人员承担的职责与要求,明确牵头单位,分清主次责任,切实把实践教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突出将实践教学方案与计划、师资队伍与骨干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与保障等目标任务进行逐一分解,明确具体责任分工,落实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制订实施时间表、明确承办责任并向师生员工公布,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各自有责任人人有指标,变压力为动力活力机制。第二,要着力构建和完善多元互动协同合力的机制,强化联动合力平台建设。注重充分发挥分管教学领导和部门的自身联动优势与沟通联络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建平台、促合力”等有效措施,建立定期协同会商交流机制。积极主动加强与校内外有关单位的沟通协商,着力整合校内外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联盟协同力量,不断加大对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努力形成校内上下积极参与、校企、校地相关合作单位联动协同给力的环境氛围。第三,要着力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强化实践教学联动合力保障实施效应。注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实践教学责任制和激励措施,通过全校上下和校内外的全方位、宽地域、多层次的合作互动和积极吸纳各方面的优势力量,不断增强实践教学的责任意识。注重用执行制度和责任追究激发联动,抓好领导履职尽责带动给力、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内在动力、校企校地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协同联动助力,不断为强化本专业实践教学注入联动动力和活力。

3 构建与实施中应注重把握和处理好的主要问题

3.1 突出重点、提高认识、加强研究、抓好落实

加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联动合力机制构建与实施对策研究,“是全面落实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提高本专业人才质量的必然要求”[9]。首先要突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创新与联动合力机制研究。要突出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对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水平,大力破除一切不合时宜而又妨碍实践教学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机制弊端。即突出对本专业的课堂实践、实验实习、专题调研、基地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中与质量标准、监控体系及评价机制建设研究;突出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同不断增加经费投入与保障机制研究,为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其次要突出加强实践教学联动合力机制中总体规划研究。即“突出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统筹兼顾,明确重点,研究制订实践教学体系与标准,适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不少于25%、个别专业方向不少于50%,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即不少于半年,确保实践教学有序有效进行”[10]。第三要突出加强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关键。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加强学生自主设计与集体情景模拟、典型案例与有关竞赛等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法研究,并与学生专业学习、就业创业能力拓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3.2 有机结合、协同关系、抓好队伍 加强建设

一是坚持“五个有机结合”。即坚持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厅文件中有关加强实践教学的规定、原则要求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坚持加强实践教学计划方案可操作性与管理规范性相结合;坚持充分吸纳近年来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与借鉴外省成功经验相结合;坚持理论教学、改革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基础性、技能型和应用性相结合。二是妥善处理好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价之间的关系、实践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三是着力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明确教师各自负有抓好实践教学的重要责任,制定完善教师承担实践教学的规定和政策,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重视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基础能力训练,鼓励教师增加实践经历,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活力,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责任意识的认识和能力水平。四是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考评和惩奖等管理制度。突出实践教学业绩评价,不断增加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比例,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为评奖晋级的重要依据。

3.3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统筹把握、培育特色

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实践教学的对象,也是课内外实践活动的主体。加大宣传和表彰力度,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组织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二要遵循认知规律、教育教学和人的成长规律。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内容循序渐进、时段分明、特点突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联动运行的合力机制。三要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多方联动、以就业创业能力培训为抓手,加强校际实习实训基地的结对共建共享,大力改善实习实训教学条件,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四要大力培育和拓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引领实践教学,不断形成校内外的典型带动、特色专业品牌和联动合力双向效应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探索构建完善实践教学协同联动合力机制,不仅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安徽省高校以及本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客观分析和把握主客观原因及其内外部影响与制约因素等基础上,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厅有关文件规定与要求,结合各高校实际,在充分吸纳近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与借鉴外省成功经验的同时,亟待需要不断探索和构建完善本专业实践教学联动合力机制与实施对策研究。这既是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破解当前存在问题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高校担当本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每位领导、教师等有关人员共同应尽的责任。

[1]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S].皖教高〔2012〕5号,2012-06-05.

[2]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S].皖教高〔2012〕7号,2012-06-26.

[3]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S].教思政〔2012〕1号,2012-01-10.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12〕4号,2012-03-16.

[5]汪元榜.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现状与改革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

[6]王健民.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动态评价——分段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科研,2008,(1).

[7]熊飞.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多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5,(3).

[8]张岚.建设社会体育专业实践基地的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丛论,2006.

[9]杜学工,白亚军.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体育世界,2007,(10).

[10]汪元榜.对构建和完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机制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合力机制体育
“芪”心合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合力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合力同行 创新共赢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在“合力”中呵护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