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动力分析

2012-12-10王林王兰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非营利俱乐部动力

王林 王兰

(1黄山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经营管理系,浙江 杭州 300018)

1 前言

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下发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体政字 [2000]079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的发展思路,顺应了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社区体育职能增强的趋势。而国家体育总局20 04年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试点工作的通知》(体群字[2003]139号)(以下简称<通知>)则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部门培育社会体育组织的决心。《通知》要求有条件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要开展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试点工作。要求试点结束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能够达到自我经营、自我运作的发展目标,并为政府分担部分社会体育管理和群众体育服务的职责。

目前,国内有关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主要“多停留于理论层面的现状分析,对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的研究深度不够”[1]。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实践过程中,更面临社会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社区体育建设俱乐部如何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分析研究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动力势在必行。

2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动力

2.1 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资源分析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不同于商业性的健身俱乐部,它具有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具有社会服务和社会沟通的作用。社会资源是指“社会所提供的对社会成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与精神要素之综合”[2]。对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而言,其社会资源包含对俱乐部成员有意义的物质与精神要素(见表1)。具体来说,有形的,如健身俱乐部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场地空间等;无形的,如健身俱乐部相关的技术、知识、组织、社会关系等,均属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资源的研究范畴。

表1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社会资源

2.2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动力分析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动力,本质上是需要且能够调动某种或多种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资源,以满足社区体育俱乐部自身及服务群体的发展需求。

2.2.1 经济动力

经济繁荣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其决定了是否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来支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经济基础的改变将会带动社会资源分布结构的转变。伴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分布的结构也将会有所转变,政府对资源和社会空间的控制将会有所弱化。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有关理论,结构的转变对功能的发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西方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政府手中握有的大量资源,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权限的缩小而逐步转移给社会团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组织。而可供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社会资源将会伴随这一过程逐步增加。二、经济的繁荣还可以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目前,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如德国、英国、芬兰等。当人们在自身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是无力,甚至无心去帮助别人的。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部分先富起来才有能力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上才能有一部分闲散的资金去用于公益事业的发展。三、经济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推动还包括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和庞大的志愿者团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里理论,人们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以后会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发展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所需求的志愿精神,本身是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只有在物质生活富裕以后,人们才有可能将目光逐步转向利他、助人的志愿活动。

2.2.2 需求动力

“需求动机是驱动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最初原动力,对主体的行为起支配作用。”[3]需求必然引起供给,因而,需求同样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的本源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政府的需求。在西方福利国家改革,政府从大量的社会福利领域退出,期望非营利组织的介入以低挡市场机制的过分扩张。中国正在调整政府职能,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所不能的政府职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呼吁和鼓励社会力量的角色功能的发挥。政府既然转移和下放了部分职能和权限给与这些社会组织,当然不可能再像对普通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那样管理。它要求社会组织能够独立自主,依靠自身和社会的力量来实现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

二是社区居民的需求。在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单一的由政府提供的体育产品已经不足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而经济条件的制约又使得大部分居民被排斥在商业健身场馆以外,它也要求出现一个社会化的体育组织来承载社区体育服务的职能。它使俱乐部即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同时不能像市场组织那样收取高昂的费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事实上就承担政府与市民沟通的一个桥梁工作。它一方面承担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功能,另外一方面,成为政府各项体育政策的落脚点。

2.2.3 政策动力

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是资源的一次重新分配,其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人获益,而另一部分则遭受损失。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非营利组织,其本身既有自己的特性,又兼具非营利组织的共性,其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建设既要取决于非营利组织整体发展实力,也取决于政府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特殊支持。“英国没有体育法,但政府涉及体育方面的公共立法还是相当多的。如《教育法案》、《全国公园法案》、《体育运动和娱乐白皮书》等,对有体育问题作了规定。体育经济政策方面的主要内容有:“政府的体育拨款;全国性体育彩票;税收优惠政策;体育比赛的商业赞助政策;体育用地政策;体育运动基金等。”[4]英国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其提供的优惠政策。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1998)、《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有力地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2001年民政部在《民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今后五到十年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包括“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建立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政策导向越来越多地强调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而在有关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具体政策方面,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成立本身正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出台。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通知中》指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要在“在两年后,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亦是试图通过政府资源的撤出来激发俱乐部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特性。

2.2.4 人才激励

在一个组织中,各种资源都各有其重要性,然而人力资源更加显得重要。人力资源成为现代社会和组织的战略资源,一方面源于现代社会的性质——知识和信息社会。另一方面源于人力资源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动资源,即它在经济和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和处于中心地位。它发起、使用、操纵、控制着其他资源,使其他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配置和利用;同时它是唯一起创新作用的因素。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其所拥有的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因而如何管理人,激发人的积极性,则是俱乐部资源整合的关键。整体而言,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系统的动力。正是因为如此,维持与提升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人力资源的质量就成为组织持续经营与发展的战略与活动。

2.2.5 权力驱动

适当放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权限,使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拥有更多的自主性。通过放权来激发俱乐部员工的积极性。放宽俱乐部的资金使用权,每年可以通过各种考评、财务审计等来监督俱乐部的发展,而不能过于死板的管理,应着重激发俱乐部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俱乐部在日常管理和运作过程中也要多听取会员的意见,使会员俱乐部的权力更多,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使他们主动关心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和生活。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最终应依托于社区,要随着自身的发展,通过各方渠道拥有一定的资金,能够主动生存,而不是等着被给钱。

2.2.6 组织内部动力

根据马克思关于内因决定论的哲学理论,我们可以认为有效的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对于推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更是促进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是指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控制、引导和操作的内在过程。它既包含了狭义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和理事会功能、结构安排,同时也包括了非营利组织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竞争机制和财务机制的完善,是一种指导和控制非营利组织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关系的过程。”[5]

3 结论

3.1 经济动力是根本动力

经济繁荣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推动作用,也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社会资源开发前提。因而,经济动力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社会资源开发的根本动力。

3.2 需求动力是源动力

需求动力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资源开发的源动力,源于政府的需求和社区居民的需求,源于政府通过供给体育健身形式的公共产品,服务于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

3.3 政策动力、人才激励、权利驱动是直接动力

权力的社会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职能主体的多样化,使得政府与市场提供体育健身公共产品的机制渐渐呈现失灵的迹象,这同时也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资源开发一开始就伴随着政策的变更、人才的导向、权利的再分配等因素,并成为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直接社会动力。

3.4 组织内部动力是实施动力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本身是一种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其自身组织内部动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种社会资源开发的程度与效能。有效的组织内部结构与治理机制,是各种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等实施行为的基本保障。

[1]张燕霞,张晓华.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进展[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5):145-147.

[2]陶能祥.教育流层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对应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5,(1):11-14.

[3]陈晓春,李苗.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动力、机制与作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72.

[4]闽健,李万来.公共体育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3.

[5]李苗苗.非营利组织发展动力因素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06:32.

猜你喜欢

非营利俱乐部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侦探俱乐部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