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2-08-15徐卓亚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隐性政治思想

徐卓亚

(常州大学 江苏常州 213164)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徐卓亚

(常州大学 江苏常州 213164)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注重显性的方式,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运用相对不足。因此,应全面了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0 引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价值多元化的挑战,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而且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灌输式”受到挑战,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诠释

目前学界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界定存在着多种理解。有的从隐性教育的载体形式来界定,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1]。有的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隐性特征来界定,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直接显露的,是隐藏的,其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方式[2],是采用非强制方式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3]。这些观点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和归属都是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同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为主要教育场所的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是不固定的,既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网络等有学生参与其中的地方。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单独的提法,其关键就在其“隐”字。这里所说的“隐”并不是“隐去”的意思,而是把它作为隐藏、隐蔽来理解,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教育目的等隐藏起来,不轻易地让受教者发现。从理论上说,当教育对象感觉不到教育影响的目的性时,无论主体、内容、载体以何种形态出现,都将在受众眼中褪去教育的色彩,教育就自然地转化为受众自主学习的过程[4]。

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划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并在一定情境下相互转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又强化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图,两者共同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目的的实现。

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要借助大学生的生活和环境等因素来发生影响,因而它能覆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包括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能全面、深入、持久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减少盲目的服从意识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多种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积极关心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去寻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答案。另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创造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淡化教育者的主体性,强化受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参与意识,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要求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2)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大众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显得单一沉闷,给大学生一种“灌输说教”的压迫感,并挫伤和压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单以课堂为主实施载体,还渗透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一种潜在的、无形的、非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发生作用。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对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制度、管理、服务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的利用,努力将教育因素渗透到这些载体中去,以实现对受教育者多方面的持续影响,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通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以把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理论和道德品质传输给大学生,使学生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念,更好地促使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高校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并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之上。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藏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多种教育载体之中,这就要求高校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必须健全和完善这些载体的建设,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

3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估等方面能否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搞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队伍保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学生。作为教师本身,必须自觉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素养,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还应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等,这些应是教师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提高自身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学校内许多师生之间的冲突往往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所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只是知识,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才是最为广泛、深刻、持久的,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不仅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还包括学校的文化环境。高校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必须注重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一方面给师生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工作场所,另一方面可以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染熏陶,从而制约自己的行为,产生一种规范化的体验[5]。高校自然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环境,而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环境,是由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和改造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环境。它不仅包括改造过的自然景观,即校园的布局、景点的布设、校园环境的美化及绿化等,还包括校园的人文景观,即学校建筑设计、教室布置、标语、画像、纪念碑、雕塑、宣传栏等。这些来自学校的物质空间信息,体现着学校的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其次,高校也必须注重加强文化环境的建设。高校作为一种微型的社会系统,其内部存在着各种规章制度,比如有学校的组织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课内外活动制度、校园管理制度和班集体管理制度等,都体现着学校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这些制度的总和也称之为高校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制度文化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人格形象的发展[6]。因此,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校园的环境建设。

3)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自由性与随意性等特点,使它具有比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魅力。而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因而互联网最先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因此,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网络的作用,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利用,拓宽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渠道,并使之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校园网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状态,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这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所以,在建设、利用网络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严格把关校园网络建设及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校园网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目前有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教育者往往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限制了隐性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重视隐性教育既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趋势,应成为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容忽视的有效手段[7]。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应充分认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发和利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隐性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隐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逐步提升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教育的意义及实施路径,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综合效益,共同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9.

[2]周俊,肖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01.

[3]彭向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4.

[4]徐安鑫,何义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求实,2008(2):85.

[5]李大健.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探索[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167.

[6]郭华茹,张健.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办学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7-70

[7]王云良.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41-43.

Analysis of Hidd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U Zhuo-ya
(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For a long time,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cuses on the explicit pattern,an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hidd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relatively not enough.Therefore,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hidd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and campus network,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ultivating people of the hidd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idd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alysis

H 641

A

1672-2434(2012)02-0079-03

2011-12-28

徐卓亚(1979-),女,助教,从事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隐性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