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FDI区位分布因素的东西部比较
2012-08-15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管理总部巫才林
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管理总部 巫才林
中国FDI区位分布因素的东西部比较
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管理总部 巫才林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2003—2007年中国西部7个、东部12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位选择因素。通过对全国情况和东、西部各自情况的广义最小二乘面板数据回归情况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现阶段吸引FDI的情况,归纳出东、西部各自吸收的FDI的特点,并主要对东部和西部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FDI 区位选择 面板数据
一、文献综述
对中国FDI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于FDI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是通过设计各种区位选择因素并检验其显著性得出结论这一思路来研究。本文也主要采用这种思路设计模型进行分析。
在变量的选择上,以外商角度,其投资的区位选择主要有成本因素、市场因素、聚集因素三个方面。外商对外直接投资,很大的动机是要降低成本。在成本因素方面,徐杰(2003)认为,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和信息成本等构成了企业的主要投资成本,并且成本投资被劳动力成本代替为绝大多数学者研究采用。有些研究则侧重于劳动力成本的研究,黄肖琦、柴敏(2006),杨晓明、田澎、高园(2006)就采用的工资水平作为衡量。有的侧重劳动力素质研究,而在劳动力素质代理变量的选择上也有不同的特点,如邓炜、郑兵云(2004)采用大专以上人口比重这一变量来衡量劳动力素质,大专就业人员占比的衡量标准被李立新、金润圭(2002)采用,张海洋(2003)则通过研究每万员工中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来衡量。因此,本文认为劳动力素质与劳动力成本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关系,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必然上升,为避免解释变量之间产生多重共线性,仅选取劳动力成本作为衡量的指标,选取的变量为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市场因素方面,主要测量市场的容量以及市场接近度。朱津津(2001)研究发现,一地区GDP总量的规模越大,反映出该地区市场需求就越大。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在以后的投资生产过程中,GDP总量也是其运行的重要条件,当然GDP总量越高越能为外资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黄肖琦、柴敏(2006)认为可通过一个地方经济开放程度来衡量市场规模,可采用进出口商品比率来衡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总量衡量仅能衡量出总规模的大小,而对于各单位具体的能力衡量不足,因此,本文采用各城市的人均GDP衡量市场规模大小以及市场接近程度。
聚集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正影响,李立新、金润圭(2002)选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数、城镇人口的比例、FDI累计投资额这些变量来衡量集聚因素影响。何兴强、王利霞(2008)认为,聚集因素可以通过城市化水平来衡量。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产业聚集的最基本因素,对于产业聚集有很好的说服力,而基础设施建设通常都是固定资产投资,但在FDI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同一行业进行投资时,固定资产投资与FDI难免会出现两者相互替代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对聚集因素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
本文基于FDI投资方考察地区情况这一视角,利用面板数据建立实证模型来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吸引FDI的区位差异因素。
二、外商直接投资东、西部地区区位差异因素分析
(一)面板数据分析的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1.回归方程的设定及实证条件分析。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方程模型来研究,采用这一模型主要是研究横截面变量的影响情况模型,即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采用如下回归方程:
FDIit=αi+β1FIit++β2AGDPit+β3AWit+εi
其中,下标i代表各省份,t代表2003-2007各年,αi为截距项。被解释变量FDIit取值为当期FDI实际利用额,单位为万美元;解释变量ST取值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代表当地的高劳动力素质的数量,单位为人;解释变量RS取值为年末实际道路面积,以代表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单位为万平方米;解释变量AGDP取值为当地人均GDP,代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情况,单位为元;解释变量AW取值为职工平均工资,代表劳动力成本,单位为元。
2.本文利用EVIEWS3.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且选择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估计。这一估计允许异方差性存在,比较符合本文数据特点,因为各地区、各省份间的自然资源禀赋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会导致横截面数据间产生异方差性较大的可能性较高,若采用OLS估计的方法很可能导致回归结构失真,因此本文选择GLS方法进行估计。
通过计量结果可得,全国、东、西部各个城市的R-squared以及Adjusted R-squared的值都较高,全国和东部都超过了0.95,可决系数高,西部地区的可决系数也超过了0.8,说明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强。F值都较高,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F检验。由于在面板数据分析中,t值检验及其概率P值是判断回归模型的拟合度是否优良的主要标准。从回归数据来看,各方程内生变量的P值大多数均能符合,因此整体上的拟合效果比较好,而个别变量P值偏大对整个拟合效果影响不大。若P值大于0.5说明这一解释变量的弹性不显著,即只有东部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二)计量结果的实证分析
1.统观全国层面FDI区位差异因素的实证分析。其中,AGDP和FI通过T检验,即平均生产总值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FDI的影响显著,其系数分别为0.266622和0.008896,说明在 2003—2007阶段,影响我国FDI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在全国范围内AGDP作为衡量地区发展的总类指标,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代表性。从这个层面上讲,AGDP对FDI有相对较大贡献是合理的,在回归中从两个系数看出,AGDP在显著的前提下,对FDI的贡献的确远大于FI对FDI的贡献。在本文的定义中,AGDP代表的是当地的市场因素,因此,在全国层面上看,刺激经济,提高人均GDP,扩大、深化发展市场,对于吸收FDI有很大意义。FI对引进FDI效应显著,说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吸收FDI有着积极作用,但对FDI效果的影响有限。
从面板回归的效果上看,劳动力成本对FDI的贡献不显著。说明我国吸收FDI依靠以前低劳动力成本的因素已逐渐减退。
2.东、西部FDI区位差异因素的实证分析与比较。
东部地区AW、FI值均通过T检验,即平均工资、基础设施建设对吸引FDI贡献显著,说明在2003-2007阶段,我国东部主要沿海城市吸引FDI的主要因素是平均工资、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指标中,平均工资对吸引FDI的贡献较大。
与全国总体水平比较,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因素作为区位差异因素不显著,说明相对全国,FDI在东部地区投资会因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的效果小,这与东部地区经济高度发展至一定水平有关,各个地区都高度发达,对于指标绝对值而言超过一定量的质变后,绝对数量的变化在本质上意义不大。而对于在全国指标中的劳动力成本不显著而言,东部地区劳动力指标的结果显著,与FDI呈正相关关系,且贡献系数大,远大于FI的贡献。这与我国在吸收FDI初期,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是相反的。说明经过数十年发展,FDI进入东部对劳动力关注的侧重点有了新变化。
西部地区AGDP、FI值均通过 T检验,说明在2003—2007阶段,我国西部主要省会城市吸引FDI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指标中人均GDP对吸引FDI的贡献最大。与全国总体水平比较,西部地区显著的指标与全国数据所显示的显著指标相同,均为人均GDP和FI。劳动力成本指标相对东部而言,西部不显著,说明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关指标对于吸收FDI的效果不明显。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区位差异因素显著,与东部不显著的情况相比,FDI在西部地区投资会因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并带来影响。
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回归结果相似的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并且贡献较小。相对于东部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发达而言,西部地区是落后的。但由于进入西部的FDI相对东部的高科技含量较低,因此,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较低,但是,对于某些基本设施的要求会纳入FDI进入的考虑范围内,所以,对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显著,但其贡献较小。
三、结论
从三个回归可以看出,我国未来吸收FDI政策的变化,应从劳动力成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我国各区域起初在吸引FDI时主要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这一主要因素来完成的,但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深入及完善,东部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已消失,而优质外资企业只能通过更高的成本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在以后吸引FDI的工作中,东部地区应当把人才培养作为重点,从而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以吸引更多外商进行投资。鉴于目前在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指标还不显著,若西部要提升引入FDI的数量和质量,就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同时还要优化人才结构,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外资企业投资。
第二,全国数据和西部数据中得出人均GDP与吸收FDI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对其影响很大,说明了经济发展水平所代表的市场能力、地区发展状况等对FDI的影响。西部地区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FDI的增加,由此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东部地区人均GDP对FDI贡献不显著,在此模型下认为东部经济的增长对于FDI进入东部影响力不大,因此,东部地区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可减少在这方面的权重。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对吸收FDI起着关键作用。从三个面板回归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建设对FDI的贡献显著并且很大。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权重大,说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更高,对比东、西部发展情况,可以理解为技术含量越高的FDI对基础设施水平的要求越高,类似于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素质在东、西部的类比关系,为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各区域应更注重改善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陈建军、胡晨光.2007.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与FDI流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