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办法
2012-08-15邱镇
○邱镇
(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务段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浅议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办法
○邱镇
(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务段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帮助企业更好地达到自身规定的经营目标。铁路运输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支柱,是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的发展对我国的国计民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部控制 铁路运输企业 现状 改进办法
2008年6月28日,我国五大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各项因素,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有企业的支柱,国有运输企业的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焦点所在。分析国有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政策对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质量与经营效果。研究内部控制的相关定义与特征,有助于我们从理论角度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为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1、国有铁路运输企业的介绍
铁路是国家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我国的各种运输方式中处主导地位。因此,国有铁路运输企业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在承担重大责任的同时,又像其他企业一样,面临着经营压力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竞争。
2、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关于内部控制的话题被提上日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及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并借鉴COSO框架将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性与合规性;二是保证企业资产(含资金)的安全完整;三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四是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五是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国有铁路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铁路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成果及效率、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所实施的一系列控制过程。
3、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
任何企业都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地在单位内部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其中,内部监控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风险评估是企业制定内部控制策略的前提;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具体的控制措施;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是保证集团企业上下形成统一的整体的先决条件;内部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予以纠正,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五个要素缺一不可。
二、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分析
作为市场的主体,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必须有提高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的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通过分析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现状,我们可以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国有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下面,我们将从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方面逐个分析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相对恶劣
内部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具体反映在管理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为上,也反映在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经营作风上。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大多管理层思想陈旧,缺乏市场竞争观念与全面的企业管理观念,在经营作风上,大多是以利润为导向,忽视了培养运输企业的市场形象与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不正当竞争与垄断等外部环境,也不利于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管理层观念的落后与不利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使得我国国有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在设计和实施时存在高风险隐患。
2、缺乏对风险的评估与防范意识
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企业在设计与制定内部控制政策时识别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从而有助于企业的风险控制。由于铁路运输企业在我国的国有地位,使得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企业的风险基本上都由铁道部承担,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缺乏对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意识,风险意识普遍薄弱。此外,在风险应对方面也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与风险应对机制,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工作分散在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这些情况反映在内部控制上则是在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环节缺乏必要的对风险识别与应对的措施,使得内部控制应对风险水平降低,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3、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是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过程。常见的内部控制活动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调节和复核;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营运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具体控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的最终效果。
相对于国外运输企业,由于我国国有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历史较短,大多方法都是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很少设计实施出具体适合国有运输企业的控制活动,使得现阶段内部控制与我国国有运输企业的具体情况很难做到百分之百融合。另外,我国国有运输企业的控制活动更新较慢,使得在具体实施中难以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铁路运输企业很多制度的制定,都是属于“亡羊补牢”型的,即救火式的,实际工作业务中出现了什么,就马上制定一个制度解决它,缺乏前瞻性。以上内部控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国有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4、信息与沟通不畅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体系的建立可以为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信息支持,保证内部控制内部信息的畅通。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不断完善与调整的管理过程,是动态的、连续的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相比,内部控制对信息沟通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国有铁路运输企业由于下属部门多,层级复杂而且大多行政效率低下。路局和站段及站段所属车间、职工在信息传递时速度会变慢,信息的失真、遗漏、失控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内部控制信息在沟通上存在或多或少的滞后,内部控制信息反馈不畅。此外,铁路运输企业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构建方面意识薄弱,没有建立具体的信息畅通情况考核指标,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
5、内部监督与评价不健全
持续而有效的内部监督可以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而监督也是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我国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在设计与实施内部控制时,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方面,而忽视了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监督,最终影响到内部控制实施的整体效果。
三、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办法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铁路运输企业实行的是国有产权制度,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难免会有种种缺陷暴露出来。铁路运输企业当前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快铁路建设,提高铁路运输承载能力,缓解国内运营不足与运力紧张。在外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更多的从企业内部着手,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铁路运输企业应着力于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员工的参与意识,避免内部控制决策实施中“少数决定多数”情况的存在,增加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参与度,以实现更加公平透明的内控文化。
2、增强企业风险识别与风险应对意识
铁路运输企业应在企业财务部之外单独设立一个风险管理部门。铁路运输企业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决定着其面对着更大的经营风险。识别和应对风险应成为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中的重点,而这需要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统一规划进行。风险管理部门需根据企业客观情况制定适用于各运输企业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政策,在这些政策和标准的指导下,各运输站或项目部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风险管理准则,以此进行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报告、风险处理等,以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
此外,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铁路运输企业应避免盲目“一刀切”的情况,而是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风险承受度与全体员工的风险偏好,避免因个人或是小团体决策给企业带来损失。
3、完善内部控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切实贯彻授权审批制度,特别要在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方面加以规范。各层级人员应在内部控制授权的范围内活动,防止越权行为的出现。对于重大事项与业务,应当做到集体决策,避免单独决策给企业带来损失。对于决策的制定与修改,应有整套确定规定,由专人对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在分析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效益与效率方面,应该加大计算机管理的应用,避免人工分析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尽量做到统一标准。
4、完善企业信息沟通体系建设
加强信息沟通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要加强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可加速铁路运输企业内信息的传递和控制,保证各站段的安全、经营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铁路局,铁路局的意图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下达。
5、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考核体系
企业的考核体系设计要落于实处,建立契合企业客观情况的考评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的各责任单元与员工的活动与绩效记性考评。考评应做到按时与客观,此外应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以及晋升等挂钩,切实将考核作为内部控制的激励机制,促进内部控制活动实施效果提升。
四、结论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是顺利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的保证。国有铁路企业也应该针对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