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执政党形象建设的途径分析
2012-08-15吴伯奎
吴伯奎
(广东韶关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广东 韶关512000)
政党的形象是指政党展现给公众的风貌和公众对其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印象和评价.政党不同于一般的政治组织,它的形象如何具有全局性的意义,是衡量公众信任度和支持度的重要尺码,也是构成政党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党的形象建设正在被审慎地注视和研究.在我国,加强执政党的形象建设是我党维护自身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在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期,社会发展对党的形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的情况之下,党的形象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一、执政党形象建设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执政党形象建设提出了要求.在政党政治社会,政党成为执掌国家公共权力,组织领导政府的基本力量.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来进行,执政党更多地承担了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任务.能否有效顺利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成为赢得公众支持,塑造执政党形象的最主要的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承担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两个 "先锋队"、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论的提出和践行,适应了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改革创新的要求.进入新阶段之后,国际国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小康,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树立中国共产党勇于变革、改革开放、求实创新的形象.如此,必然获得人民群众肯定的评价,从而获得拥护和支持;反之,党的形象不佳,人民群众必然对其持否定态度,最终必然弃该党而去.
2.执政党形象资源部分正遭受流失.执政资源是执政党实现其目标可资利用的各种积极因素与有利条件的总和.历史告诉我们:对政党而言,谁赢得资源,谁就能够执政;谁能够保持资源,谁就能够持续执政.政党一旦问世就与资源息息相关,须臾相伴.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 "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毫无疑问,在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漫长而曲折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巨大成就,也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使其积累了大量的执政资源.但执政资源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不可否认,在国家和社会物质财富资源不断增长的同时,执政党的形象资源部分地正遭受侵害和流失.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贪污腐败现象滋长蔓延,停留在 "在抽象的谈论人民的重要性,而没有真正把人民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1].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损害了党的形象.中国共产党作为与时俱进的先进政党,不能透支革命、建设时期积累形成的党的良好形象的红利,而要注意解决新时期影响党的形象建设的突出问题,回应时代挑战,巩固维护党的良好形象.
3.传媒技术发达的新情况对党的形象建设提出了挑战.现代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政党活动越来越公开、透明,很难再完全脱离公众的视野,因而执政党形象的塑造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成熟以及成本的低廉,网络空间的传媒很可能成为 "形象政治"的最佳传递者和塑造者,人类社会将逐渐步入一个 "形象主导"的时代[2].在网络空间中,执政党的形象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诸多原本不会被人们关注到的问题,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很容易使问题扩大化,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热潮.特别是有关执政党负面形象的事件和传闻,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执政党任何一个微小的偏颇都可能给其形象带来严重损害.另外,受传媒固有特性的影响,执政党形象塑造的着眼点也在相应发生变化,例如,由于电视、网络的发展,执政党领袖的个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和执政党的形象重合在一起,从而使领袖个人占据了越来越重的分量[3].而传统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般比较重视执政实践与自身政治修养,少有人想到建立和维护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面对这些新的情况与挑战,执政党要在多方面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积极开辟多种路径,以提升执政党形象.
二、执政党形象建设的途径分析
1.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形象建设的基础和根本.首先,中国共产党需要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增强执政意识,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认识到作为执政党的执政行为是党的形象建设的关键所在.如此才能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寻找执政党自身状况和执政党地位之间所存在的差距,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从而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提升党的形象,增强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其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强 "五种能力":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全面观察和审视世界,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为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基本依据;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当今世界复杂多变,来自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界的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作为一个执政党,必须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要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树立起执政党改革、务实,公正、公平和民主的形象.
2.加强作风建设是提升党的形象的重要方面.作风是一个执政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在体现,它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形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环境、要素、功能、认识的变化而变化.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如十六大决议指出,党的作风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 "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气力加紧解决,是危险的".必须紧抓党的作风建设,确保党的良好形象.如江泽民同志指出, "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3]".
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因为党的形象就是通过党派成员各个鲜活而又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的,个体党员的形象直接影响政党的组织形象.必须加强党性修养,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自觉地树立形象意识,意识到自己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形象;要加强党员自身的政治修养,坚定理想和信念;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做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地抵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无论何时、何地、何岗位都要树立和维护党的形象.
另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建党.邓小平在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是加强党员修养的外在约束机制和改善党的形象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党的建设更多地要依靠法规和各项制度.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计划、分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使广大党员和群众看到实效,增强信心;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路子,努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作风,大力弘扬和展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风范.为党的形象建设打下制度保障.
3.积极塑造良好的政党媒体形象是执政党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策略.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对政党的政治运作和形象塑造提出了挑战.面对一个正在形成的具有洞察力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整体,要维持高度的民意支持和稳定的执政环境,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需要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以及网络媒体中作为主角站到前台,利用媒体对公众意识的塑造作用,建构起执政党自身的媒体形象,应对媒体社会的挑战.
首先,执政党要深入理解大众媒体运作规律,并运用媒体规律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政治优势,优化党的形象.我国的威权主义体制 "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既保持政府在政治上对传媒的有力控制,又在相当大程度上开放民营传媒,促进传媒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发展,一定程度上适应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4].但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媒体规律.西方政党形象管理或政治营销等涉及 "商品化"的政治行为,对我国执政党在新的政治环境中如何使用媒体建构形象不无参考之处.如加强政党领导人的魅力包装、加强政策在媒体上的包装等等.
其次,在优化现有政党媒体形象建构方式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方式.执政党已经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扩大了重要活动的媒体开放;主动发布政党信息,积极打造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就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及时、主动地向民众公开党的原则、立场、应对举措,防止舆论误读误判等等.还可以积极利用新兴媒体,助力党的形象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媒体沟通培训.在加强执政党对媒体的主导的同时,借鉴西方政党 "政治市场营销"的理念,以更主动更高效的制度设计来保证执政党形象的良好建构,展现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
总之,执政党的公众形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党的执政能力,也涉及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同时,形象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新的时代特点必然增加政党形象建设的内容.任何政党都必须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培养全党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政党才能树立起高大的整体形象,并转化为强大的感召力,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夯实党的社会根基.
[1]王长江.世界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77.
[2]黄丽萍,赵宬斐.网络空间政党形象的转型与提升[J].领导科学,2011,(20).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7.
[4]郑涵,沈芸.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角色定位与历史语境刍议[J].新闻记者,2006,(5).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大连干部学刊的其它文章
- 进德修业 共建民生幸福
- 发展社会组织 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 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大连市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 挖掘文化内涵 促进大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发展城市文化 提高生活品质
- ">简析"社会主义"为何可能——读陈独秀 《社会主义批评》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