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访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周熙明

2012-08-15刘清敏

大连干部学刊 2012年7期
关键词:文化

本刊记者 刘清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问题.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全会精神,大连 "一校两院"大讲堂日前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周熙明教授,围绕我党关于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这一主题做报告,本刊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周教授.

周熙明长期从事哲学和文化研究,除在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任职外,还兼任 《现代决策者文丛》主编、 《每周经济评论》最终审阅人.主要著作有 《思想的本性》、 《在历史中》、 《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等.曾参与国家重大课题 "和平崛起的新道路"的研究工作,为课题核心小组成员之一.近年主讲课程有"科学发展观中的文化视野与文化思维"、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意识形态创新"等.

本刊: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意义重大、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思想性和指导性,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您认为应该怎样从总体上认知和把握全会的精神?

周熙明:关于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我觉得有六个重点需要把握∶一是对世界文明发展大趋势的深刻洞察,二是对文化本质性力量的深刻把握,三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四是对自身肩负的文化使命的深刻自觉,五是对我们国家文化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省,六是对最近10年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刻总结.基于以上这六点,我们党提出了我们国家未来文化建设的崭新理念和崭新思路,从而给我们国家未来长远的、整体的发展战略注入了崭新的灵魂.这就是我对六中全会决定的精神的总体认知和把握.

本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论述文化的功能定位时,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您认为应该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

周熙明:我们一定要注意,理解六中全会精神的时候,不要局限于文化部所管的文化,去谈论六中全会关于文化改革和文化发展的决定.对文化功能的崭新定位,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东西.如果你对文化的概念理解是残缺的,文化建设不可能是完满的;如果你对文化的功能定位是残缺的,文化建设也不可能是健康的.

首先要突破对文化的狭隘的碎片化的理解的局限,放宽我们的视野、打开我们的心灵来看文化,解决文化是什么的问题.在谈中美文化的区别的时候,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做了一个对比,他说美国有美国梦,中国还没有形成中国梦.什么梦?关于幸福生活的梦想.美国梦不是一个单数,是复数,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梦想,合起来称之为美国梦.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中国梦,中国梦怎么实现?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些少数人,告诉你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追求幸福的道路在哪里;连你是否幸福、达到了什么程度,也是别人告诉你,这样的文化不可能繁荣.一个社会幸福的品种越少,它的文化越不繁荣;幸福的品种越多,达到幸福生活的途径和道路越多,这个社会的文化也越加繁荣.所以我们说,突破对文化狭隘的碎片化理解局限,要从实践上启动一个这样的程序∶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根据自己的偏好情趣和资源条件,去梦想设计自己的幸福生活,去发现探索实现幸福生活的道路,并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幸福.与此同时,还要从理论学术上启动另一个程序∶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不断揭示被遮避了的文化的多重面相,还文化以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本来面目.

我们谈文化,要将宇宙演化、生物进化、人类文化三者合在一起思考.人类文化是前两者的结果,以前两者为前提;人类文化以宇宙演化和生物进化为舞台;我们人类文化舞台上演出的剧目的内容,是想摆脱宇宙演化和生物进化的束缚,某种意义上是反自然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用中国式的方式谈论文化,他说文化是什么呢?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所谓人化是指人类认识、利用、改造环境的过程和结果,人类认识、利用、改造环境的过程,也是构建自己本质的过程.化人是指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精神自我,一开始像裸机来到这个世界,给这台裸机装上软件的过程,就是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让外在的规律、规则、规矩、规范内化到个体的精神结构当中的过程和结果.

那么,文化在哪里呢?凡是认真思考过文化这个特殊概念、这种特殊现象的人,都曾经经历了这样的困惑.文化就像我们中医眼里的人体的气血、经络,它并不能诉诸于西方的解剖学去发现.气血和经络对生命极为重要,但是你真要看到它的时候没了,就像我们今天这个会场,空气对于在座的每一个生命体都极为重要,可是你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捧出来给我看一下吗?捧不出来.文化极为重要又被人忽视的道理就在于,它极为重要,但是不显要,它不显身.所以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说,精美的精神天生就这么倒霉,它必须附着在粗鄙的物质中.这就是文化的命运.

我们说文化附着在物中,在我们做的各种事中,在书中尤其是经典中,在制度中,在历史的种种遗迹中,在人的跳动的带血的心中……文化在物中、事中、书中、历史的遗迹中,往往被人视而不见,我们常常把它附着的那个物看成是文化本身.为什么?重要的原因是有另外两种特殊的载体,一是制度尤其现代制度,通过它的奖励和惩罚的功能,引导文化的发展,让真善美越来越成长,让假恶丑得到抑制,所以制度有没有引导真善美是一个关键;二是最重要的载体——人.我们今天很多文化问题,都是因为这两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的缺乏引起的.比如说你可以印很多的传统书籍摆到书架上,但是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真善美就能复活了吗?没有.它是睡着了的存在.只有当这些东西活在人的心中,活人成为这些文化的载体的时候,只有当制度成为载体的时候,所有在物中、事中、书中、历史遗迹中的那些文化道德价值,才被唤醒来到我们身边.

本刊:您谈了对文化这个概念多视角、宽领域的理解,正如一位权威学者所说的: "文化,无论我们怎样给它下定义,都是我们所做的和所想的每件事情的中心."您认为今天中国社会最缺的文化是什么呢?

周熙明:我认为作为一种态度的文化对于今天中国社会解决现代化和改革的瓶颈问题非常重要.我国台湾一位女作家说,文化是作为一种态度存在的.一是对自己有自尊,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一个人要做到不苟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前人后一个样,慎独,任何时候不行苟且之举,完全是精神自我独立的自由人.二是对他人能尊重、不霸道,所以有道德.尊重每一个个体,这对于一个社会的和谐和一个团体的凝聚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今天很多文化、道德、社会问题,都是由于人们不能互相尊重,尤其有些强势群体的人对弱势群体居高临下,行霸道之举造成的.三是对环境能爱护,不掠夺,所以能长久.这揭示了文化最本质性的一个层面.文化是管时间的,能长久才叫有文化.最后我加了一句,叫做对历史有敬意,不轻薄,所以有智慧.文化不能完全归约为一种知识、一种理性的强大.智慧的主要的土壤在于对个人对生命精神史的深刻记忆和反省,在于民族对自己历史的充分尊重和反省.今天谈文化建设,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纠正以轻薄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把自己的宝贝看成垃圾.上世纪50年代北京有一堵古城墙,39公里长,最窄的地方10米宽.那是保留下来的人类建筑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不要说它的历史人文价值,就说它可能招来世界各地的游人所创造的财富价值,也不是今天的假古董可比的.可是从50年代末开始,我们花了近10年的时间,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它拆得近乎干干净净.有时候知识没有达到这一步,我们不懂这一堵古城墙到底有什么价值,先以敬畏之心留着别动,何况当时有人知道是镇国之宝.梁思成先生和他漂亮的太太,当时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两位教授,把眼睛都哭肿了,告诉大家这是北京不可复制的宝贝,它价值连城,别拆!可是没保住,留下千古之恨.在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多重转型的社会,如果人们具有以上这四种态度,社会就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今天我们正在深化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很重要但有可能不被人们重视的,是作为现代一切理性制度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性条件和基础性结构的文化.实践证明,现代理性制度能否良性的运行,不仅仅取决于自身设计的合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而且在于是否具有我们祖先在生活中世世代代创造出来、积累下来的,在今天主要作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常识、常理、常情、常德而存在的文化.它是一个无声的背景,是现代一切理性制度得以良性运转的一个基础性的结构和前提性的条件.有些制度改革设计得不可谓不科学、不周延,可是却往往失效;有些精神文明宣传教育不可谓不下功夫,可是社会道德底线常常被突破.为什么?最重要的原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作为常识、常理、常情、常德而存在的文化,被近代以来各种风雨扫荡卷走了.我们要把原来作为垃圾的这种文化复制回来,没有这一条,我们即使有理论、有措施、有论证、改革也不会取得真正的实效.

本刊: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您认为文化将发挥什么作用?

周熙明:文化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但是不能只限于这两种角色.我们要突破对文化功能的表象的极端功利化理解的局限,把握文化的本质性力量,解决文化到底能做什么的问题.

我们所以要把握文化的本质性力量,在于已经意识到没有体现文化本质性力量的文化存在,就不能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靠冷冰冰、硬梆梆的物质财富能引领吗?显然不行.比如说我是亿万富翁,但是我人格残缺、道德败坏,我虽然解决了一群人的就业,但是大家背后却骂我,我能引领吗?靠政治强力的绳索能引领吗?那叫捆绑,不叫引领,只能有效于一时.马克思曾形容德国政治压迫下的农民是"装在一个麻袋里的土豆",用外力强行地捆在一起.真正能引领我们的是那个照耀我们、温暖我们、慰藉我们、作为社会思想道德和价值理想存在的文化,它是全体人民的精神太阳.我们要充分认识体现文化本质性力量的层面,困难在于我们肉眼看不见它.

中央电视台曾在黄金时段热播 《大国的崛起》,讲述9个发达国家500年来发迹的故事.记者就国家的崛起这个话题采访了国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政要,谈国家崛起的技术性、操作性问题,他们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什么企业产品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海洋开发利用、国家政权和资本结合等等,唯有在一点上100多位被采访者达成共识、形成聚焦,他们都认为,这些崛起的国家非常重视思想、文化、道德价值、信仰的力量作用.我们谋国家之崛起这个梦想至今已经100多年了,一定要好好地记住这句话,好好地想想为什么文化成了这9个国家崛起的共同原因,而我们100多年不停地在谈文化,可是它却没有产生9个国家那样的效果呢?原因在于我们重视的是文化的表象的功利化的功能,没有看到肉眼见不到的文化的本质性的力量.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是一位非常务实的政治家,文化上也很有造诣,他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宁可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丘吉尔作为政治家,要处理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他那么需要资金、财富,而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意味着巨大的财源,可是他为国家长远之计,居然把那个代表英国人文价值的高度和广度、十八世纪就去世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排到了印度之前.这是政治家为国家长远、整体、核心利益,进行的坚决而又痛苦的价值考量和排序.中国的曹雪芹完全可以和莎士比亚比肩,可是我们长期局限于从政治、阶级斗争去解读 《红楼梦》.改革开放初期,有经济学家还说大观园开启了承包制的先河,以功利的、庸俗的眼光,去解读这部代表中华民族人文精神高度和广度、代表中国人智慧大全的 《红楼梦》.由此可见,我们在把握文化的本质性力量方面的差距.

我们今天谈文化问题,从国家的整体、长远、核心利益出发,一定要去构建文化之魂,把握住它的本质性力量,为文化引领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多年以来人们说社会上假大空套话太多了,有学者说这是语言的腐败,我们也一起跟着为之犯愁、发牢骚.但是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发牢骚以后还有一份责任,就是了解它的来源.只有了解它是怎么产生的,我们才会想办法、才有可能去克服它.对于人文文化领域的问题,你说的一番道理,如果自己没被感动,自己都不相信,也不打算身体力行,在你说的道理受到挑战的时候不想站出来捍卫它,你说的道理就统统无效.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口号,苦口婆心的说教,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愿望和标语,可是这些口号、说教、标语、愿望表达的美好的价值,并没有来到现实生活之中.因为我们说理的时候没有调动人们的希望、梦想、情感、意志,仅仅诉诸于冰冷的逻辑、生硬的数字、华丽的词藻,所以就产生不了理想的效果.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创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宏伟的精神事业.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千万别像某些宣传家、理论家那样,搞几个代表真善美价值的词组,在那儿组合来组合去,这叫言不及义,言不由衷,毫无用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好的载体是人格完美、道德高尚的人,通过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言行,去感染、熏陶周围的群众,才能达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