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大学生文化免疫力
2012-08-15唐远华
□ 唐远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大学生文化免疫力
□ 唐远华
全球化时代,文化渗透越来越成为西方颠覆他国的优先选择,特别是在美苏文化战获胜以来,西方运用文化为其政治经济服务的技巧更加娴熟,手段更为隐蔽。针对当今世界形势新特点、新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1]。众所周知,美国作为最具文化攻击力的国家,对他国具有强大的文化进攻能力,这种强劲的文化进攻能力引起了包括同属西方国家的法国和加拿大等国的高度警惕。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对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侵蚀作用和对保有民族文化特质信心的消解作用,都给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2]为确保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迫切需要提高人们的特别是代表着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的文化免疫力,“如果没有很强的文化免疫力,国家的文化安全就很难保证。”[3]
增强大学生文化免疫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化免疫力,简单地说,就是对各种文化观念趋利避害的自我价值保护力、思想意识辨别力、理论知识更新力和创造力。与肌体生来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力不同,文化免疫力是后天习得而非与生俱来的。人生不同成长阶段由于思想成熟程度不同,文化疫力也不一样。幼童期思想单纯,文化辨别力尚未形成,属于不良文化的易感人群,为保证幼童思想健康成长,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对他们采取严格保护,他们所能接触的文化大都经过权威道德过滤和筛选,容易出现不符合甚至违背权威道德的场合均不允许幼童出入;到了青少年时期,思想已有一定积淀,初步具备一定辨别力,并能以前期接受的符合权威道德观为标准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言行,但自制力尚未形成,因此这一时期仍需对他们所能接触的思想加以筛选,一些不良文化环境依然限制他们出入;到了成年期,思想基本成熟,理应具备一定文化免疫力能对各种不同思想加以甄别和判断,趋利避害,并进一步促进思想丰富和发展。大学生从心智角度看处于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型或过渡期,虽心智较成熟但由于涉世不深,容易出现某些理想主义情绪。他们思想活跃,对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大学期间由于不再受家庭和学校的严格监管,思想触及领域远比中学阶段宽泛,拥有很大的信息自主选择权,尽管广泛的文化信息渠道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思考,但这些文化信息有的符合权威道德;有的并不符合权威道德,前者可能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思想养料,后者可能侵袭他们的思想健康。正是基于大学阶段思想成长的上述特点,大学生尽管不再像幼童和青少年属于不良文化的易感人群,但由于这一阶段可能受到大量不良文化的影响而成为不健康文化思想的感染者,犹如具备一定免疫力的人在受到大量致病菌侵袭而患病一样。具体可能表现为:一是对曾经接受的符合权威道德的健康思想加以抵触、排斥甚至批判、反对;二是降低对曾经认同的符合权威道德的健康思想的认同;三是立场不坚定,对各种不同思想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容易出现偏听偏信,缺乏对不健康文化思想的抵制力。
大学期间的思想成长状况将决定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想积极健康向上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针对大学阶段思想成长特点,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务必增强他们的文化免疫力。增强大学生文化免疫力一方面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文化鉴别力,划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界限,并能辩证、全面、唯物、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文化的辨析能力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将思想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思想理论。马克思教导我们:“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与此同时还可提高他们的知识创新能力。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各学科门类相对比较齐全和成熟,要开辟出人类从未涉足的学科和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实属不易,因此创新大多是在吸收和借鉴原有成果基础上的再创新。没有一定思想鉴别力和批判力难以找准创新突破口。提高文化免疫力有助于增强思想辨别力,提高思想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大学生文化免疫体系的思想基础和标准
肌体免疫力通常由确定的免疫系统承担,个体免疫力的强弱主要由免疫系统发育状况决定。而文化的多元性决定文化趋利避害的标准因各民族传统观念、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政治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不同。一球两制时代背景下,构建文化免疫体系必须首先理性分析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创造的各种文化体系并结合国家实际选择能让人们达成思想共识、引领思想领域的健康发展并能统一人们思想行动的指导思想,一旦选择某种思想体系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体系就成为人们文化免疫体系的基础。为此,从中国实际出发,选择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指导思想须满足以下标准:一是这种思想体系必须科学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思想体系必须充分体现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并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三是这种思想体系必须是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纯思辨的结果。四是这种思想体系必须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五是这种思想体系必须体现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并有助于实现这种目标。六是这种思想体系必须关注人的价值和作为人应当遵循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的基本道德准则。七是这种思想体系必须具有开放性特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升华。以这些标准来衡量,能成为中华民族指导思想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能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文化免疫体系的思想基础的只能是融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精神支撑和道德标准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思想标准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引领大学生理性认识和分析各种文化观念并以此作为抵制批判借鉴吸收其他文化观念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大学生提供优化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5]
从理想信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促使大学生理性分析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觉将自己的命运与前途系于国家的和兴旺和发达,增强使命感,并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进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的同时实现自身理想、谋得自身发展。
从精神支撑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大学生选择性学习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正确处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提供了标准,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关系,消除当今社会存在的某些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以及崇洋媚外或闭关自守的不良文化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为大学生敏锐洞察时代发展特性,培养改革创新精神,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吐故纳新,保持高度的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热情和积极性提供精神支柱。
从道德取向看,社会主义荣辱观能使大学生在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改革开放时代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和荣辱观,严以自律,培养诚信意识、团结精神和爱国情操,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并能自觉抵制不知荣辱甚至荣辱倒置的不良现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增强大学生文化免疫力
对外开放的信息交流为大学生广泛感知全球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也提醒我们: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大学生则是他们思想文化进攻的重要目标。因此,信息爆炸时代的文化信息选择理性和分析应用能力的有无对于大学生能否成为德才兼备的英才至关重要。这就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增强大学生文化免疫力,培养大学生理性选择文化信息和科学辨析、高效应用文化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保护力、思想意识辨别力、理论知识更新力和创造力。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构建大学生自主选择文化信息的价值取向准则作为自我文化保护屏障,增强自我价值保护力。大学期间学生具有较大文化信息自主选择权。但一贯曾长期处于师长严格监管和保护下刚刚具有文化信息选择自由的大学生可能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而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陷入某些文化陷阱无法自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对自身使命保持清醒认识并警惕不良思想文化侵袭,理性选择文化价值取向准则,坚守一直以来接受的符合权威道德的文化价值观念,增强自我价值保护能力。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准确选择文化信息的价值评价准则作为鉴别文化观念的过滤器,提高思想意识辨别力。在文化信息流通呈现非均衡性的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企图利用技术和话语权优势让中国人特别是大学生成为他们的思想俘虏,达到思想瓦解中国图谋。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为是否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而西方社会对中国实施的文化信息战究其本质,就是企图动摇人们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鼓动他们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放弃思想阵地的坚守,甚至充当西方袭击中国的文化炮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构建大学生文化信息选择价值准则,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辨别力和判断力,自觉抵制带有“西化”、“分化”图谋的外来文化侵袭,增进他们的文化安全观念和抵御文化侵略的能力。
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创造性选择文化信息的价值架构准则作为理论更新和知识创造的价值标准,提高理论知识更新力和创造力。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构建大学生文化免疫体系绝非封闭大学生知识文化体系,相反是为确保大学生思想健康的同时提高他们跟踪、跟进并引领学科前沿理论的能力,促成理论知识不断新陈代谢,并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在理论知识的创造性发展上做出开拓性贡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构建文化免疫体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更新力和创造力至关重要,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思想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产物,能以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告诉大学生如何更新理论知识、如何借鉴和吸收他人理论成果精华作为自己理论再创的原料并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实现理论知识的创新。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重庆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主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0QNZX43]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日报重要报道汇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0:3.
[2][3]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6.
[5]张国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北京:光明日报2007.12.13:12.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宋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