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

2012-08-15宁翠娥

大庆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理念小学生思维

宁翠娥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1)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他的名著《大教学论》中,阐述了这样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种把传统教学从教师、学校的全负荷部分或者大部分地转移和交付到学生手中,通过教师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自主状态和学习愉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关于“生本”教育的最早理论了。“生本”的要义包含了多个层面,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摒弃教师主体,“以学生为本”,也包括了尊重青少年受教育者生活、成长的客观规律,尊重生命本身以及人类对汲取知识所具有的重要精神意义。在许多教育教研发达地区,“生本”理念早已经普及,近几年,“生本”教育也走进了我市的课堂,并逐步为教育机构、教育研究人员、学校和教师所接纳和认可,并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大面积使用,成为具有鲜明现代特色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小学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生本”意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突出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一般规律的科学关注,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天然的学习知识的能量,形成良性的学生学习形态。另一方面,“生本”理念引导教师,从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中解脱出来,将扎实的基础知识经验与多元的“生本”教育方式方法相结合,拓展了语文教育空间和知识含量,从而取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果的最大化。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还承载着小学生初始的审美价值、道德认知、汉文化语境等天然的训练功能,所以“生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成为决定教育目标完成质量的关键。通过几年来的小学语文学课堂教学研究和积累,我觉得贯彻好“生本”理念,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一、前瞻性的教育理论素养与创新性教学实践相结合

“生本”理念,说到底,还是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它基于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日常教育实践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其中既有基础教育理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指导规范作用,又有日常实践对基础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进一步剥离了传统教育体系中围绕“教师的教”来设置教育环节的做法,在教师的思想意识上要求完全转变认识,这种剥离不是使教师从教学活动中简单地脱离出来,不是减轻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参与的比率,恰恰相反,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存在教师的“教”,而且要在尽可能少的环节之内,发挥最大的“教”的作用,所以这本身已经完全超越了教学基本面上的“教”——教师要“善于”教。

依据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这个标准,更大程度上强调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素质培养,教师如果按照普通的课堂模式教学,显然是无法实现这些目标的,而“生本”理念为教师开展创新性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试用“加减法”,即尊重小学生智力构成,在基础知识目标方面尽最大可能地精简,如字词语意的背诵和默写,立小的课标,这是减法;加法方面,增加学生的自读和思考时间,增加互动练习和活动时间。逐步养成学生的学科兴趣,提出问题的能力,独立见解,情感体验等等,实现学生动手、动脑、观察等全部感官的共同吸收作用,这种吸收方式是符合学生差异性特征的,是每个学生个人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积累的基础。

二、平等的教学环境创设与良性的师生质疑碰撞相结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组织并逐步形成小学生美好学习生活形态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宽松、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做平台,作为教育主体的小学生已绝对的体量参与并占据教学过程中的大部分,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下,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并以此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主动的态度接受教师预设的各种环节,激发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可以达到加速学习的目的。其实,优质的教学环境不光是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教师“生本”理念在教学思想中的主导作用,还包括学生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丰富而高效的互动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只是一个低层面的基础,它能够帮助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融入朴素的、真诚的尊重和交付心理,确信每一个学生存在的潜能,在高于信任和尊重的视角上,共同完成平等、开放、宽松的教学课堂环境创设。

民主、探究、奋进的教学环境氛围打开了师生互动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团结协作的作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师的语文教育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还要求教师在“生本”理念下,了解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主体的小学生具有的一些特殊智慧构成,即智慧结构的单纯性,完整自我塑造的初始性,好奇心和质疑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充分掌握和利用好这一特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质疑是小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产生的的内驱力。学习兴趣的激发,或者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惊人的关注和努力,有力地证明了学生质疑的重要性。同时小学生的质疑还能够创设出他们个人的一定思维空间,逐步建立自觉寻找问题、抓住知识重点、难点和加深对知识理解的能力体系。

教师在学生质疑的互动中,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作用,体现出师生间的流畅交流,和谐交往的状态。课堂上质疑是双向的,老师和学生,教师质疑具有指向性,为小学生的思维引导方向,同时也提供多元的回答机会,与小学生的质疑同时为全体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必须做到质疑问题方向明确、层次清楚、难易适当,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过难、过易都不合适,也容易造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脱节,或者师生讨论“分家”,课堂气氛乏味等等。所以,教师的课外功夫要做扎实,一是钻研教材,抓重点,精心设计提问。备课时要“吃透”,熟练驾驭新知识体系,从新知识入手,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及衔接点,于此处设计疑问。力求让学生经过短时间思考就能够回答或发现问题关键。二是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学生的质疑,提高课堂质量。由于小学生的提问没有预定性,所以老师除了熟练教育新知识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教育机智,流畅应对,这种师生间的互动往往能产生许多预料之外的新知识和新乐趣。三是认真总结,探索规律,扎实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师积累经验,多层面了解学生群体,便于调整教育策略,因材施教。

三、丰富的教学方式与发散型思维点拨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具有特殊性,知识结构简单,强调小学生生命机制的自我开发,正如《礼记·学记》所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教育主体,更是作为开发自己生命能量而存在的主体。丰富的语文教学形式,能够最大可能性地使教师的引导和开发形式贴近小学生的内心要求,最直接地把教学活动延伸为小学生内心渴望的活动,使之以生命的自然的方式产生新的学习机制,这就是“生本”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带给学生健康、快乐、积极、优质、高效的学习过程的秘密所在。

小学语文学教学很多有效的传统教学方式依旧适用。如游戏、儿歌、图片等等,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这些方式有效拆解了新课程的难度,使抽象的教学思维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游戏活动思维,教学变成了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并且非常符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一切都变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深受欢迎。尤其是图片教学,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对于知识的理解处于抽象思维中,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需要借助直观教具这一外部的刺激来集中注意力,图片能把抽象的意义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强学生的识记兴趣。另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学习小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小组中,学生极易体察到与老师之间平等的身份关系,并共同完成问题探讨和共同解决,全面展示了“生本”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特征,学生之间也极易形成和谐、友好、协作、互助、竞争的学习关系,如何看待小组的“生本”意识强化作用,是教师对“生本”理念掌握水平的一大标志。同时,小组学习形成了一批学习骨干,形成了一种自觉的学习力量,是“生本”创设出的一种和谐、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每一个学生都能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真正实现新课标上所要求的教书和育人。

除了最根本的“生本”理念,良好的教学方式还需要配合发散型的思维点拨才能够发挥最佳效力,进一步奠定小学生后天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理解并抓住发散点,明确发散点的实质,发散点所蕴涵的内容,是发散思维的依据,通过点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广度,提高学生横向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如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想象,联想及系统思维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在无意识状态下调动各种方法,综合运用,突破定势,变单项思维为多元,从而提高思维的独特性。教师多鼓励探索,敦促创新,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弱化发散思维艰苦而又缜密的脑力劳动过程。实际上,语文学习也正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尤其是小学语文学习,与小学生一生的创造意识、观察、认识、情感、知识、人格等都密切相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自觉性和顽强性,也是“生本”理念的基本要求。

猜你喜欢

理念小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我是小学生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