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

2012-08-15魏博辉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现实

魏博辉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 北京 100191)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

魏博辉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 北京 10019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先进的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时代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正是因为其理论本身的这些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党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西方,但却“远涉重洋”,在东方的中国“落土生长”,并且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其理论本身的先进特质决定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马克思是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马克思的观点总起来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1](P5)它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理论体系中,哲学居于最高层次,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部分。

马克思主义在对以往哲学的批判继承中,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史上首先把历史观变为科学,创立了唯物史观,后又把世界观变为科学,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对事物、现实、感性以及对不满意的抽象思维都诉诸感性直观,但是它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和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从中强调了“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性”和“主体性”。马克思进一步认为,感性世界也不是从来就有的直接存在物,而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世代活动的结果。他还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他把唯物主义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主张要用“社会存在”解释“社会意识”。马克思的这些思想理论阐发出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中“革命的方面”,即辩证法。它“重新把我们头脑中概念看做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恩格斯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2](P239-240)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由此反映在我们头脑中的概念也在变化和发展之中。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并进一步将其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中。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也得以证实。革命的实践运动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邓小平指出,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是我党把这样一个崭新的科学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才使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取得了今天的改革硕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说明。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公开声明为无产阶级服务,代表先进工人阶级的利益,以共产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使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于人的解放。它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他们指明了道路。它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即无产阶级获得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把哲学理论和无产阶级的斗争结合起来,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1](P15)马克思主义哲学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物质武器,使其理论的实现由可能转化为现实。而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精神武器”的无产阶级因此找到了斗争的方式和前进的方向。

共产党就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其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对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曾作过深刻阐述,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而不是一般的无产阶级政治组织。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共产党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主义的特征就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1](P264-265)等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现存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以至全人类的解放为目的的指导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理论,而且在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于革命的实践中实现了这一理论。我们把这一革命的理论作为共产党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和先进性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此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运动中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构成阶级的先进觉悟的阶层,保持着它的先进性。正是其理论的革命性,也说明这一理论的先进性。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结果。在实践的基础上二者达成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

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早在1845年就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19)这是马克思在革命的实践中用全部心血构筑出的话语,并且他竭尽毕生的精力为之而奋斗。这一话语概括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它标志着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矗立而起,即“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在西方的近代哲学中,康德使用了“实践”的概念,但他主要将其运用于伦理道德领域,并以此构成了他的“实践”哲学。在黑格尔那里也讲“实践”,他也提有“实践的精神”之说法,但他的实践主要是依附于“精神”,即“绝对精神”,而不是依附于人。他看到了比实践概念更为具体化的“劳动”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但由于他给予了“精神”绝对的、第一性的地位,因此,他还是陷于崇拜“劳动”创造自己、发展自己的“精神”之中。他把人类的实践归结为抽象普遍的精神实践,这种精神实践使人的实践和一般的实践概念有所贬损。如果把实践理解为人为改造世界所进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那么这种“精神实践”的问题也就会得到破解。然而旧唯物主义,如费尔巴哈“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P16)所以,它对实践始终没有作出科学的解答。

马克思主义对前人的实践观进行了扬弃,继承费尔巴哈的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的立场,但去掉了他的“直观形式”,并且批判了他将认识和实践相分离的观点,从实践的方面去理解主体能动性,并将“实践”作为其哲学的基础与逻辑的起点,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马克思批判地吸取黑格尔有关实践具有的自主性、主体能动性等合理因素,去掉其唯心主义的外衣。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一种主体能动地变革客体现实的对象化的活动,把它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所强调的不仅是一个“实践”的概念,而是真正的实践,即“改造世界”。他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1](P48)马克思主义不是停留在解释世界上,而是把变革现状和改造世界作为解释世界的目的。它实现了“实践的转向”,并称其理论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实践为前提,发展了实践哲学,同时又以实践为目的,指引着革命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指引下,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找到了适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方式和道路。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又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方式和道路。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

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3](P465)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时代的现实”造就的,它是自己的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反过来,它也选择了“时代的现实”。一种理论在一个时代得以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它对这个时代满足的程度,它要解答时代的问题,因而它要“选择”并反映与之相应的时代。马克思曾说,我们是本世纪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本世纪历史同时代人。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继续。当我们批判哲学的时候,我们的批判恰恰接触到了本世纪所谓的问题所在的那些问题的中心。[1](P7)因此哲学要解答时代的问题,也只有和时代的呼声相吻合,满足于时代需要的理论、真正的哲学理论,才可称之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其内在的内容和外在的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相接触和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在解答着时代的问题,选择了它所处的时代,因而对于“时代”有着深切的关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理论,它并不满足像以往哲学家们那样只是“解释世界”,也没有着力于构造自己理论的逻辑体系,而是强调理论要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的是自己时代的现实,人类的现实和现实的人类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扣住了时代的脉搏,扎根于生活的现实的理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唯一站在正统的当代现实水平上的德国历史。因此,德国人民必须把自己这种想象的历史和自己的现存制度联系起来”,[1](P7)并认为哲学理论是在现实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时代性,也就出现了后来的列宁时代、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

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在表征着自己的时代,这一发展着的理论和事物的现状、现实的“结合点”就是实践,因而“实践性”是“时代性”的基础。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满足于既定的历史所安排的现实,它总在不断地超越现实,故而,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会随之而发展。不同时代的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者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将其发展,并以发展的理论不断回答着时代的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实践的时代”。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场伟大的实践运动中,我们党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出适应现时代发展的新理论。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后来我党提出的一系列适合我国现实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都是我们党关注现实的时代声音。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先导,指导我们党的建设,并将它注入到改革实践的活动中,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体现出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的一生是批判的一生,其哲学也是批判的哲学。马克思运用哲学这一“批判的武器”不仅对以往人们所形成的“解释世界”的思想观念进行理论的批判,而且还在使现存世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或“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着实践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内涵有两个方面。

第一,实践的批判。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实践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精华的真正的哲学,要和时代相互作用,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批判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批判中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来自于实践,而不是囿于某一理论体系。“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那么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4](P416)所以,马克思主义从来不主张竖立起任何教条主义旗帜,它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实践,其理论创新是来自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如《资本论》是在当时社会实践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透析与批判,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阐释、理解事物。正如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不要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永远向前铺展,因而也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批判,在实践的批判中,才会使理论不断地创新。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了实践性原则,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转换。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5](P191)理论创新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马克思所强调的“改变世界”,也是理论创新的归宿,即实践。

第二,理论的批判。理论的批判来自于实践。

首先,理论的相互批判。哲学理论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批判的反思活动。哲学从古延续至今就是在这种理论的相互批判中,创造性思维的交织中和各种思想、观点的碰撞中生成的,并形成了各时代的哲学。哲学家们以这样的标题论证不同时代的“现实”哲学及哲学家,即《信仰的时代》(中世纪哲学家),《冒险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理性的时代》(十七世纪哲学家);《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思想体系的时代》(十九世纪哲学家)和《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哲学家)。[6](P1)这表明了理论正是在相互批判中而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中创立的,其中也显现出了哲学理论相互批判的性质。

其次,理论的自我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未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终极真理,它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也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自己的理论,如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划时代的纲领性的文献,但在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此书的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现在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关于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问题所提出的意见(第四章)虽然大体上至今还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而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进程所彻底扫除,所以这些意见在实践方面毕竟是过时了。”[1](P228-229)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说,在把稿子付印之前,“我又把1845-1846年的旧稿找出来,重读了一遍。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一章没有写完。写好的一部分是解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个解释只是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知识还多么不够。在旧稿里面对于费尔巴哈的学说本身没有批判;所以,旧稿对于我们现在这一目的是不适用的”。[2](P208)马克思恩格斯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审视、分析、反思自己的理论,在批判中发展自己的理论。

正因马克思主义有勇于自我批判的精神,因而不断获得理论创新的动力,通过自我批判、自我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和地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理论形态。

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时代性就已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是分不开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完整的,但不是完成的,它具有开放性。胡锦涛总书记说:“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是完成的和封闭的体系,它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完善,从而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具有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每一个阶段对自己的时间和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看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2](P213)马克思主义反对“最终的绝对真理”,没有一成不变永恒的定义,事物及其反映在思想中的观念都在无止境地发展与提升。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在“辩证的否定”中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正是我们以这种具有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我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的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因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它们从理论深层解答了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所指出的,它“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7]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性品质的充分展现。例如,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理论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里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来说,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5](P275)中国要发展生产力,首先应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三要素在不同的时代,其各自的地位不同。奴隶社会时期,重在以奴隶主占有奴隶的多少作为衡量区域经济是否发展的尺度,这时是以劳动对象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以占有大机器的多少作为衡量经济是否发展的尺度,“劳动资料”是这个时期的第一生产力,此时区域经济发展“行为”扩展到国家经济发展“行为”。如今,国家的经济发展“行为”又扩展到了世界经济发展“行为”,就世界范围来讲,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高科技给予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其巨大,它推动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全球经济“一体化”,这里体现了高科技的力量,所以,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正是在这样的世界经济背景下,邓小平同志预见性地确认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强调了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实践出发,并会永远保持在实践里。然而实践是在变化的,如果以为马克思可以把他正在发展着的东西规定下来,认为人们可以一般地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到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久适用的定义,这是“误解”。不言而喻,只有把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为可变的东西时,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也会同样地发生变化和变形。因此,人们就不要把它们限定到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历史的和逻辑的形成过程中加以阐明。[8](P17)由于实践无限地指向不断地变化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会与时俱进,并在历史的和逻辑的展开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因而它不是静止的,不是教条,而是动态的,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某些行动纲领或某些个别论断会变得陈旧,但是,先进的理论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和“变形”,生成出反映时代发展趋势、推动时代发展的新生理论。所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党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我党思想理论建设和制定方针、政策及永葆其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依据。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勇于理论创新。

上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有其内在的联系,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性的特质,也正是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先进特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党思想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怀特.分析的时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 dfpd/jiandang90nian/2011-07/01/content_12820233_2.htm,2012-08-21.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A8

A

1008-8466(2012)05-0004-05

2012-08-09

魏博辉(1957— ),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研究。

张忠义]

猜你喜欢

马克思哲学现实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菱的哲学
漫画:现实背后(下)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