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人学基础
2012-08-15刘云
刘 云
(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重庆 400074)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人学基础
刘 云
(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重庆 400074)
面对人类新的生存困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任务,发展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显得极其重要。本研究从人学思想的维度,即从人的存在、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和人的价值方面来阐述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基础。
马克思;精神生产;人学思想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提出于19世纪40年代,形成于50—70年代[1],但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及其历史使命,马克思在著作中对于精神生产理论的叙述较物质生产理论少;其次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马克思的继承人更多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精神生产的重要性等,造成了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的相对不足。而在我国,单就学者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思想来源的论述来看,主要集中在德国古典哲学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本研究则从人学的维度,从人的存在、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和人的价值方面来阐述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基础,希望以此丰富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一些研究。
一、人的存在
马克思曾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105
但是,马克思接着又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2]107
马克思的以上论述,告诉我们人双重地存在着,自然存在与自为存在并存。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一方面意味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来自于自然,生活于自然,人同其他动物一样,拥有趋利避害,维持自己生命活动的本能,同时人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另一方面,作为生命的存在,人的肉体组织不同于其他动物,随着世代的更替、历史的演进,人类生存环境与人自身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而这些变化通过生物遗传进化的方式改变着下一代的自然生理基础——人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先天禀赋和潜能,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正因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因此人不满足于自然存在,人追求的是一种自为存在,人是自为的存在物,类存在物。“动物只会适应自然界,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2]56。
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的自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的自然生命存在,就谈不上人的自为存在;人的自为存在是人的自然存在的发展和超越,一方面人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的先天禀赋,如复杂的人脑所蕴涵的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人的自为存在,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另一方面,人作为类存在物,在类生活中,不断创造自己的类本质,才能在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确证自身的存在,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理性存在还是自为存在、精神存在。“人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在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2]56
二、人的需要
人的存在的双重性,致使人的需要也不是单一性的。人作为直接的自然存在物,有生命的自在存在物,首先就有吃、喝、生殖等维持生命活动的自然需要;其次,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根本在于人是自为的存在物,类存在物,人需要在自然界和知识中确证自身的存在,即人的需要是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需要也是人的本质性力量的体现,人不会只满足生物体本身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丰富性和发展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2]55因此人除了肉体需要、物质需要外,还有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
当最基本的、最明显的、最强烈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又会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如生存需要满足后,人的需要向高层次精神需要方面发展。需要的层次越低,生理和生物因素所占的比重就越高,人跟动物的区别就越少;相反,需要的层次越高,心理和社会因素所占的比重越高,人跟动物的区别就越明显。需要永无止境,在人的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人的精神需要越来越凸显。满足需要的根本手段在于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并且,随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的需要的精神性、本质性更加突出。
三、人的活动
人既是需要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体。需要不会自我满足,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人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实现,人的活动既是满足需要的手段,又是需要本身。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的物质生活资料需要的物质生产劳动,用以维持其生命对生活资料的需要。马克思称这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产生这一基本条件的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3]18-35。
其次,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人还有精神需要,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使得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也具有多样性,人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精神生产,甚至可以说,精神生产才能确证人的存在不同于动物。“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
总之,人的各种层次的需要都不会自发地得到满足,必须通过人的自觉追求活动才能得到满足,人的活动水平越高,活动能力越强,人的需要就越丰富,需要的层次也就越高。由于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活动水平,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存在状况,并力求在需要、本质力量等各方面,丰富自己的规定性,发展自己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满足人的高层次的需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58
四、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在本质上是指人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对于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创造出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肯定人的存在的价值。
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的概念和内涵会随着社会的生产能力及其关系的发展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价值最初只表示物对人的使用价值;而在劳动分工和私有制经济条件下,交换价值的地位比使用价值的地位更为突出,人变成人的手段而不是人的最高本质,实际上造成了人的异化。
而在马克思看来,扬弃人的异化,使人自己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通过自己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价值又体现人的最高价值,才能成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完整的人。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3]74-75物质生产创造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满足和奠定了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时期显得尤其重要。
但精神生产产生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使人类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发展,正因为此,人类才得以和动物界的群居真正区别开来,从蒙昧走向真正的文明。精神生产代表了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向度,离开了精神生产就无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精神生产,人才可能最终“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8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人自身的最高价值。
五、结束语
物质生产的发展,把人从自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但这种物的力量又成为贬损人的价值、压抑人的自由的新的异化力量。面对人类新的生存困境,人类必须突破这种物的包围,重新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园,使得精神生产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显得弥足珍贵。在我国刚刚举行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和部署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种时代任务的召唤下,唤起国人精神生产的自觉性显得非常有必要有意义。而本研究侧重从人学的角度说明发展精神生产是人自为存在的需要,是人价值的展现,是唤起精神生产自觉性方面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1]景中强.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7):6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 张佑法)
A811
A
1007-7111(2012)05-0079-02
2012-03-06
刘云(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